📖 ZKIZ Archives


海南亮出醫療旅遊新名片:建超級醫院 享超級政策

全球醫療旅遊規模日益增大,各國都在以優勢醫療項目示人,而在這一領域一直空白的中國,今年也做出了改變——第一批針對醫療領域的開放政策已在海南到位。

4月8日,國務院發布文件,指出為進一步支持海南省試點發展國際醫療旅遊相關產業,國務院決定在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暫停實施《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第十一條第二款的規定,對先行區內醫療機構臨床急需且在我國尚無同品種產品獲準註冊的醫療器械,由海南省人民政府實施進口批準,在指定醫療機構使用。

中華醫學會副會長饒克勤對第一財經表示,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積極探索,先行試驗,海南作為國際旅遊島,不僅僅是經濟貿易,應該是全方位尤其是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在醫療衛生服務領域,我國的對外開放還是比較保守的。發揮海南經濟特區、區位和資源優勢,推進海島休閑度假旅遊,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要素是旅遊醫療,滿足國內外多層次的醫療需求。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建設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還是需要突破一些門檻。國家專門下放給海南省國外先進醫療設備、藥品和疫苗等方面進口審批權,先行先試,也體現了國家新一輪改革開放的姿態。

海南醫療旅遊新名片

“海南去年有5300萬境外遊客,我們做過調研,遊客對我們的建議意見中,有90%是希望海南能夠提供更好的、更全面的健康服務。”海南省衛健委主任韓英偉對第一財經表示。

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於2013年2月28日經國務院批準設立,是我國第一家以國際醫療旅遊服務、低碳生態社區和國際組織聚集為主要內容的國家級開發園區。這個被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譽為博鰲亞洲論壇“第二樂章”的先行區,被國務院賦予了九條優惠政策,可以概括為四個“特許”。

一是特許醫療:醫療技術、醫療器械和藥品特許準入;二是特許研究:開展幹細胞臨床運用等前沿醫療技術研究項目;三是特許經營:放寬部分醫療審批權,允許境外資本進入和經營;四是特許國際交流:允許引入和創建國際組織,承辦國際會議。

韓英偉表示,國務院批複設立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獲批的醫藥衛生優惠政策突破了國家現行的一些管理規定,賦予了海南發展醫療健康產業的政策優勢,和探索改革的重要責任,這已經成為海南服務全球的醫療旅遊新名片。

韓英偉還表示,海南擁有第三、第四、第五航權政策,免簽入境政策擴大到26個國家,實施購物離境退稅、離島免稅等政策,這為海南發展醫療旅遊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先行區規劃控制區45.96平方公里,規劃區20.14平方公里,總建設用地規模9.96平方公里,規劃期限為2015-2030年,其中近期2015-2020年。常住人口規模約5.6萬人,就業人口規模約4.1萬人,年接待醫療旅遊人次約500萬,核心產業實現年總產值1000億元以上,年稅收100億元以上。

先行區管委會黨政辦負責人王文若曾向第一財經記者介紹,先行區的基礎建設“六路一廠”總投資約13.7億元,2016年一期基礎設施將完成投資約8.5億元。二期基礎設施計劃實施“十路四園兩廠一溝一堤”,總計劃投資20億元。

130天的海南速度

3月31日,海南博鰲“超級醫院”正式開業,包括允許試用國內未上市新藥等重磅“超級政策”揭開面紗。

一位海南醫療界人士介紹,“超級醫院”是利用130天時間,在成美醫院的基礎上,打造而成的。

130天,打造一個超級醫院,這不僅僅是效率的展現,更是海南醫療領域開放誠意的最好展示。

超級醫院一期規劃150張床位,配備共享影像診斷中心、手術中心、門診中心等部門,泌尿外科與生殖臨床醫學中心等8個頂尖學科團隊將於近期入駐。按計劃,超級醫院未來將建成超級醫院集群,即“1+X”模式,即由“一個共享醫院(平臺)+若幹個臨床醫學中心”組成,采取多元投資,市場化運作,專業化管理。同時,超級醫院采取全新運營機制,即實行醫療領域的機場與航空公司式服務方式。

“博鰲超級醫院是由屬地瓊海市政府設立國有醫療資產的投融資機構,國有出資50%,與社會資本(成美醫療)共同舉辦的混合所有制醫療機構。通過招標,由李蘭娟院士創立的樹蘭醫療集團承擔超級醫院的運營管理工作。超級醫院也是深化醫改,社會辦醫的體制機制探索。”饒克勤表示。

瓊海市委常委、先行區工委委員、管理委員會副主任何鵬飛在超級醫院開業時表示,創新建設超級醫院,能夠充分發揮國務院賦予先行區九條優惠政策及海南經濟特區和國際旅遊島等優勢,創新服務方式,為患者提供國際先進醫療技術服務,實現民眾看病不出島、不出國,為醫療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參考樣本。

他還表示,超級醫院還將創建和引進國際醫學組織落戶,力爭成為國際臨床醫學創新中心,並搭建國內外醫療新技術、新藥、新器械的專家交流平臺,使先行區成為高端醫療、醫學人才、尖端醫療技術應用和創新集聚區,實現健康醫療與旅遊充分融合。

饒克勤表示,應該看到,近十年來我國的臨床醫學發展非常快,相當多臨床重點專科和技術,如心腦血管疾病診斷治療、顯微外科、器官移植、幹細胞和免疫治療、人工智能等已經達到世界一流水平,醫療服務水平也有長足的進步,許多國家尤其是“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的患者也有來中國求醫治病的需求,如三亞中醫院每年就有近2萬俄羅斯旅遊醫療客人。

他還介紹,“這次超級醫院開業,有來自國內頂尖的臨床醫學院士和學科帶頭人領銜的國際感染病醫學中心、國際肝膽胰腫瘤診療中心、國際耳鼻咽喉中心等12個學科團隊入駐,加上世界高端醫療設備、藥品等資源進口審批政策,按照PPP模式運作,一定會吸引更多海外患者。同時,我們還看到,我國醫療服務需求旺盛,由於一些門檻限制,現在每年約60萬國民跑到國外求醫購藥、疫苗接種,被稱為醫療衛生領域的‘馬桶蓋’問題。”

醫療健康產業與旅遊產業的有機結合,已經成為全球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根據美國斯坦福研究機構的調研數據,預估2017年全球醫療旅遊的收入規模達到6785億美元,而2013年該收入為4386億美元。全球醫療旅遊增速是旅遊業增速的兩倍,2017年全球醫療旅遊的收入占旅遊總收入的16%,而2013年該比例為14%。

另據世界衛生組織預測,到2022年,旅遊業將占到全球GDP的11%,醫療健康產業將占到12%,成為全球第一大產業。亞太地區是醫療健康產業最具發展潛力和活力的地區。在中國,醫療健康產業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預計到2020年,中國健康產業總規模達到8萬億元人民幣以上。

特色項目是關鍵

各國醫療業的特色差異是醫療旅遊產生的主要原因。瑞士、美國、德國等傳統的醫療旅遊大國的地位近年也發生了改變。到韓國做整形美容、到泰國接受牙科服務、到日本進行癌癥早期風險篩查,特色醫療項目使得這些國家也成為醫療旅遊的熱門目的地。

“近幾年海外醫療旅遊發生了變化,中國人不僅僅是去國外尋求最新的藥品,更多的是尋求更好的治療方案。而國際上的醫療旅遊,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特色項目,中國將拿出什麽樣的項目,這是一個關鍵問題。”北京盛諾一家醫院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創始人蔡強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近年來,以癌癥、心腦血管疾病治療為代表的跨境醫療行業發展迅猛。據不完全統計,2011至2016年間,海外就醫的中國重癥患者從數十人增長到約5000人,年均增長率達150%。但是,相比國內龐大的患者基數,以及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更高醫療品質的需求,這一數字仍然小眾。

隨著中國藥品監管部門加入國際人用藥品註冊技術協調會(ICH),也意味著中國的藥品監管部門、制藥行業和研發機構將逐步轉化和實施國際最高技術標準和指南,並積極參與規則制定,推動國際創新藥品早日進入中國市場,滿足臨床用藥需求,同時提升國內制藥產業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這也表示,國際創新藥在中國上市較晚的時間差將逐步消失,中國企業也能同步進行國際上的註冊。

但當全球新藥同步上線時,追求新藥也就不能成為任何一個國際醫療旅遊區的特色。

“其實中醫項目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只不過具體項目目前仍然不夠明朗。”一位醫療業內專家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29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