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金融業“綠色革命”前景可期

“氣候挑戰的關鍵是亟待解決的兩個問題:雄心和投資缺口。” 這是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融資倡議主管埃里克·亞瑟(Eric Usher)去年11月在聯合國氣候大會第23次締約方大會(COP 23)上的精辟概括和重點強調的內容。

投資缺口是國際金融界能夠提供支持的一個方面。解決這一投資缺口的一個主要途徑是發行綠色債券和貸款,因為全世界都認識到,私營部門將是綠色革命的最大資金來源。

2017年綠色融資創下了新的紀錄。根據氣候債券倡議(CBI)的報告,2017年全球綠色債券發行總量達到1555億美元,較2016年增長78%。據CBI估計,2018年綠色債券發行量將比2017年翻一番,增長到約2500億美元—3000億美元。

自歐洲投資銀行2007年首次發行綠色債券以來,發行人和投資者對綠色債券的接受程度已大幅提高。實際上,自巴黎協定在第21次締約方大會(COP21)上首次磋商並於2015年12月通過以來,2016和2017年的綠色債券發行總量已經超過2400億美元,這比2007年至2015年發行量總和的兩倍還要多。

主權國家帶頭

主權國家的綠色債券發行最引人註目,既履行了他們對氣候的承諾,又為更環保的未來指明了方向。繼波蘭於2016年底率先發行綠色債券以來,法國在2017年初設定基調,發行總量為70億歐元的巨額綠色債券,接著於2017年6月又發行了17億歐元。斐濟也為其他易受氣候變化影響的新興國家樹立了榜樣,在去年11月第23次締約方大會(COP 23)之前完成了首次綠色債券的發行。緊接著是尼日利亞,該國成為非洲第一個發行綠色債券的國家,融資用於可再生能源微型公用事業和植樹造林工程。

中國仍然是無可爭議的國際綠色轉型發展的領導者。習近平主席在2017年5月的“一帶一路論壇”上宣布,“一帶一路”倡議將是“綠色、低碳、循環、可持續”的。中國正在各方面尋求增強與其他國家的合作,包括科學家/工程師的培訓,設立生態和環境保護的大數據服務中心,以及承諾為相關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提供支持。今年3月香港財政司司長在預算案中宣布了一項綠色債券發行計劃,借款上限為1億港元,為政府的綠色公共工程項目提供資金。

許多其他國家還重點致力於環保的投資發展。作為全世界最大的養老金基金之一,日本的政府養老金投資基金計劃將其對環境、社會與治理(ESG)的投資組合持倉從3%增加到10%。新加坡推出了一項綠色債券津貼計劃,通過為外部審查費用提供補貼激勵發行人。

國際金融公司與東方匯理聯合推出了綠色基石債券基金,這是一項20億美元的計劃,將專註於新興市場銀行發行的綠色債券。在世界其他地方,我們也看到綠色準則正在取得進展。這對於改善快速發展的綠色債券市場的透明度和誠信至關重要。

永不停歇

有一些趨勢幾乎是確定無疑的。主權國家會發行更多的綠色債券,因為各國政府要尋找方法來遵守他們對國家自定貢獻的承諾。2018年會有更多的國家加入發行綠色債券的行列。這些發行為在其各自地區的公司和銀行設立了卓越標桿,將會得到發行人和投資者的密切關註。

綠色貸款將是下一個值得關註的市場。2018年3月初,貸款市場協會(Loan Market Association)和亞太區貸款市場協會(Asia Pacific Loan Market Association)推出了一套新的綠色貸款原則,以確立交易評估的一致方法。誠如我們已經在綠色債券方面看到的,這些原則對於新產品開發至關重要,並且是綠色貸款市場走向健康和功能化重要的第一步。

綠色標準將持續演進。迄今為止已經取得了更多進展,標準的制定和在全球範圍實現標準化並被采納仍有更多空間。政府、超國家體和行業協會必須持續在此方面成為表率。進一步的透明度和標準化將會推動需求,消除有關“漂綠”的顧慮,這是對債券資金擬定用途的環保益處的誤解。

投資者將會重新調整他們的投資組合,以包括ESG投資。我們已經看到,在“走向綠色”的道路上出現了一些最大的參與者,並且這將會刺激額外的供應量,因為發行人會從日益增長的需求中得到信心。

我們認為綠色是未來的方向。

(本文作者為渣打銀行資本市場全球主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21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