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馬雲:鄉村教育強了,教育才真正強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32842

2014年3月11日,隆回縣三閣司鎮天子萬福教學點,體育課孩子們在學校前的草坪上玩“背人”遊戲,這個教學點只有9個孩子,57歲的邱小雲老師是他們唯一的老師。(東方IC/圖)

(本文首發於2018年1月25日《南方周末》)

◉編者按:隨著學齡人口下降和大規模城市化,農村學生逐漸減少,我國從1990 年代開始農村“撤點並校”。但是,大量撤並農村小學和教學點,農村學生出現“上學遠、上學難、上學貴”的問題。2015年11月,國務院頒布《進一步完善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的通知》,要求“加快探索建立鄉村小規模學校辦學機制和管理辦法,建設並辦好寄宿制學校,慎重穩妥撤並鄉村學校,努力消除大班額現象,保障當地適齡兒童就近入學”。面對已經產生的“遠、難、貴”問題,具體應該怎麽做?馬雲提出了繼續撤並小規模學校,但是辦好寄宿制的計劃。另一種思路,是政府、企業家、專業教育公益機構等各方投入資源辦好“小而美”的學校,保護學生,尤其低年級學生就近入學的權益。我們編發本組文章,意在激發讀者對鄉村教育難題的關註,根據具體的情況,從不同的路徑,為解決中國農村教育難題而共同努力。

為什麽要做農村教育

為什麽要做農村教育?第一我有私心,我是老師出身,我四年的大學教育是學師範的,最早16.5元每個月的補貼,我大學畢業之後當了六年老師。我離開學校去創業的時候就想,如果有一天能夠成事,我把很多精力返回給學校。但是中國教育之複雜,也不是我一個人能幹的,做任何事情,要做我們能做,應該做,必須做,不得不做的事情,我鎖定的是農村教育。中國絕大部分農村今天在不斷發生好的變化,中國政府在過去三十年,我自己覺得做了非常多的努力,讓幾億人脫貧,這是很了不起的。

我們覺得不能讓孩子們失去未來競爭的能力,精準扶貧首先要從教育、醫療進去。年紀大的,四五十歲的人,你要改變他也很難,但是七八歲的孩子,如果第一天在教育上就沒有被公平對待,那就永遠沒有機會。

我鎖定了鄉村,特別是偏遠地區的孩子的教育提升。

另外一件事印象比較深,1992年我有一次到浙江臨安昌化,早上五點多一點,我要趕車,正坐在長途車上,前面車突然停下來。我看到前面有一個小女孩,六七歲的樣子,手上拎了一個飯盒,背著一個書包。那樣的事情,1992年到現在了,在中國依然在發生。不是中國不努力,不是社會不協力,而是有些地方達不到。

我們這些人也許可以做一點這樣的事情。我覺得只有鄉村教育強了,教育才真正強,只有農民發生變化了,農村發生變化了,中國才真正發生變化。衡量一個國家的水平多好,不是在於你這個國家有多少很牛的大學,很牛的中學,而在於我們最差的學校到底有多差。最差的學校改變了,國家才會有機會改變起來。

有學校更要有老師

我們過去的三年,把所有精力放在鄉村教師,這是解決幾千萬兒童的關鍵點。我們沒辦法幫助一個學生、兩個學生,只有幫助老師,一個老師一輩子至少影響兩百個學生。如果我們能夠幫助老師,老師就會影響很多學生。我們後來又發現一個問題,中國原來有近四百萬農村教師,但是後來只有330萬,很多老師離開了,同時很多校長沒受過專業訓練,他從來不知道該怎麽當校長,當了十年老師以後,人家說“你經驗比較豐富,你當校長”,他也不知道什麽叫做財務、管理、領導力。

我們決定把精力再度加入到校長培訓,我們2017年開始,選擇優秀的校長進行系統性的培訓,給他們錢,甚至我們把他們送到美國去,三個星期,讓他們看看美國教育的發展,這些校長可能都沒有出過國。到這里來的一百多個鄉村教師,他們都沒有坐過飛機,沒有見過企業家們,他們怎麽影響孩子,讓他們對未來充滿激情?

我們對老師培訓以後,還對校長培訓,我們安排他們去聯合國大廈,在聯合國安理會桌子上面,中國的席位上,那一拍照片,一講,回去以後,至少興奮一兩年,帶動更多的校長。今天晚上這些老師們,能夠跟在座的企業家一起參加會議,回去會影響無數的老師、無數的學生。

第三個,我們又開始啟動了鄉村師範生計劃,現在很多人不願意去農村,有些師範生,他想當老師,但找不到好的學校,我們馬雲公益基金會支持五年內,你到農村去教書,這五年內的錢我們補貼,如果他覺得不行,五年以後回來,他愛幹嘛就幹嘛,只要承諾五年。

中國農村教育,我們跑了很多地方以後,發現一個大問題,特別貧困的孩子們,特別貧困的地區,很多學校是只有十幾個學生,然後兩個老師,很多是夫妻,要教五六個年級,那樣老師也不願意去,學生也教不好,學校條件越來越差。

應推進中國的拆校並校機制

這次想推動一個進程,就是再度推進並校機制。鄉村學校現在從51萬所並成23萬所,農村小學生平均上學距離為5.4公里,這是教育部門的數據。很多學生上課,坐船去,跋山涉水,包括那位頭上全是霜的孩子。我自己這麽覺得,這些孩子根本就不應該走讀制,就應該是寄宿制,中國必須大力推動寄宿制。

我喜歡那部電影《阿甘正傳》,媽媽早上帶著孩子,坐著校車,送到學校。從我的經驗來講,一百人以下的學校,老師也不願意去,學生也學不好。並校的一個重要機制,必須要有寄宿制,住在學校里。

現在很多孩子,來四公里,回去四公里,回到家以後,跟爺爺奶奶在一起,爸爸媽媽在城市里打工,爺爺奶奶也不知道怎麽教他,他們課後的作業、生活全亂套了。我們如何改變這個狀況?我的想法,用校車禮拜五全部送回家,禮拜一早上到每個村口,用車一拉,二十分鐘、半個小時,全部送到學校,這些孩子在學校里面,因為有三百個學生,老師就願意去,我們把寄宿弄好,晚上晚自修弄好,早上早自修弄好,農村的留守婦女也很多,把她們訓練起來,學怎麽照顧孩子的生活,這整套寄宿學校的機制,在歐美是已經很成熟了,我們應該帶進來,如果這樣的話,在我們中國幾百個國家級貧困縣,特別窮的地方,孩子們就不用自己在路上。

我希望大家共同來推進中國的拆校並校機制,大家往鄉鎮靠攏,一個學校再遠,二十分鐘的車程夠了。

另外一個,企業家能夠做什麽事情?很多人來找我,要給馬雲公益基金會捐錢,做公益的錢永遠不夠,但我確實有足夠的錢來做這件事情,而且大家的參與感,每個人的心,希望為農村做一點事情,為孩子們做一點事情,更重要。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歡迎大家參與並校,歡迎建校舍。我們鼓勵大家為家鄉服務,原則上所有參加的企業家們,你是福建人,就做福建,你是廣東人,就做廣東,你是安徽人,就做安徽,每個省都有貧困的地方。

在當地,我們歡迎建宿舍,宿舍的標準,馬雲公益基金會會把標準拿出來,怎麽生活,怎麽住宿,這些標準全部包括。

第二個,我們會做校車計劃。宿舍可以以你們公司的名字命名,車也是一樣,中國高速公路上面,也要有我們自己的校車,我們可以設計很漂亮,現在二三十萬買一個校車,讓孩子們能夠被接送到學校里面,還能夠培養一到兩個司機,每個學校可能就兩三輛車,我們很多問題就解決掉了。我們還會系統培養農村留守婦女的生活照顧能力,這些人有一兩千塊錢,兩三千塊錢,幫助孩子做一些生活料理。

所以並校,建宿舍,捐助汽車,就鎖定在你們家鄉,要跨省,我們來協調,馬雲公益基金會只做這幾件事情,標準制定、監督、落實,然後每年的匯報,我們不要你把錢給我,太複雜了,你們就自己做自己的。

(2018年1月21日,馬雲在企業家教育溝通會上的演講,王江濤整理,經修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50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