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回顧篇(2): 回報篇(更正)
基本上,今年回報可以說是心電圖一樣,年初還有些小波動回升之後回降,年中以後基本上只成住下直線。除提取54.8萬元後,今年約虧了14萬餘,回報率約是-8.36%左右。僅供備考用,扣除少量1股實股持貨後,本人現時股票資產為976,237.5元。
今年年初,只是進行了佳華百貨(602)之交易,以約1.8元水平沽出新昌管理集團(2340),套現後購入遠大中國(2789),其後因為急需套現,被迫沽出。之後陸續需要進行還款予味皇,也一路向戶口提款。其後只是佳華百貨的股價下降,組合表現也是相應下降。現時仍持有該公司0.2%,本人已與佳華國際溝通過不少,並要求增發股息及其他建議選項,並引介投行朋友支持公司,希望下年能夠獲得成果。
以現時資產而言,計及物業價值,本人及小花可供備考資產值為536萬元,包括:
(1) 物業價值(以匯豐估價推算)約611萬減按揭餘額316萬,淨值295萬。
(2) 股票價值約98萬元,按大到小比重的組合分佈是佳華百貨控股(602)、愛達利網絡(8033)、長江製衣(294)、越秀房地產基金(405)、港燈(2638)、國際家居零售(1373)、朗廷酒店(1270)、中國服飾(1146)。另外持有1股的股票有九龍倉(4)、恆基發展(97)、四海國際(120)、旺旺中國(151)、統一中國(220)、康師傅(322)、陽光房地產基金(435)、味千拉麵(538)、唐宮中國(1181)、富臨(1443)、鴻福堂(1446)、理文造紙(2314)。
(3) 合營資產,主要資產為2個已成交工廈單位、1個未成交工廈單位,資金來源為租金收入、稿費、Zkiz.com收入等,現時應佔資產為133萬,扣除未付股金7萬,實際應佔資產126萬。
(4) 小花倉,資金量約為5萬,持有股票包括佳華百貨(602)、國際家居零售(1373)、建業建榮(1556)。
(5) 強積金資產約22萬。
(6) 但需扣除欠付味皇兄之10萬。
但本人手上資產不包括:
(1) 1代家人持有的ibond(4228),價值1萬。
(2) 家人倉持股約30萬,包括及佳華百貨(602)、國際家居零售(1373)及愛達利網絡(8033)。
(3) 家人投入物業合營資金約34萬。
(3) 代家人持有的細價股,包括世大控股(8003)及金威資源(109,前榮德控股、數字地球、榮豐控股、榮德豐),市值約400元,價值微不足道,升值空間不多。
今年各倉買賣交易估計約100次,每月交易約12次,組合外資產約10次。
本年目標希望在每月供3個物業支在該倉支出之下(4個物業按出資比例全年供款約相等為組合約16%),繼續保持穩健的增長。
今年又再重覆自己過往的說法,現在又再一次提醒自己,但去年有些都會犯上:
「學習認識股票底細,堅定持有信念,以中長線眼光買股。還有在熊市上一定要儘量減少持股,只保留少量房地產資金的倉位,並要努力研究股票,以基本因素及概念所在選股,另外要大膽主力購入,才能獲得厚利。」
「我要記得,買股賺錢是幸運,輸錢是功夫不夠,不要怨別人,這樣才能成為成功的投資者。」
「要保有足夠的現金,亦要使手上的股票有足夠的現金流量,才能以戰養戰,在低位購得股票,才能獲得厚利。」
「要記得某些月份一定要忍手,到月份過後儲得一大筆資金後,再作投入,回報可能會改進一些」
「績前一段股價差,且最後一日股價升也要當心,不要再大留戀,否則就損失重大」
「忍耐是非常重要的,萬勿在眼前重大利潤下妄加注碼,應該在低潮期慢慢積累」
「留意組合平衡,應該有守有攻,在高潮購入未來會達到高潮的低潮股,使收益平穩地增長,不停貨如輪轉。」
「不要由於過份看好組合就瘋狂加入注碼,如果太看好買得太大,會損失慘重」
「會適當時候分散至工商物業,在股票上做出集中,從而作出資產上的變相分散」
但今年會在最後一句下補充一小段:
「堅決擴大物業事業,把物業作為事業後盾,擴大資金實力,把業務做起來」
今年底,這個回顧仍會存在,祝大家新年快樂,萬事如意,身體健康,財源滾滾,百年好合,蒸蒸日上,開開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