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2017年《財富》全球論壇今天在廣州開幕 廣州的目標是“全球一線城市”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31311

夜色璀璨的廣州(12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圖)

繼2010年亞運會之後,廣州又一次站在世界舞臺上。2017年《財富》全球論壇今天在廣州舉行,整個論壇為期三天。本次論壇的主題——“開放與創新:構建經濟新格局”。

據外交部消息,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將出席論壇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

另據論壇執委會主任蔡朝林介紹,確認參加2017年廣州《財富》全球論壇的企業共計388家,其中世界500強企業152家,行業領軍企業72家。包括蘋果公司CEO蒂姆·庫克、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騰訊CEO馬化騰等。

時代公司首席內容官兼《財富》雜誌總裁穆瑞瀾表示,廣州《財富》全球論壇是一場重大的國際商界盛會,受到了各個領域商業領袖的極大關註。

對於本次論壇的主題——“開放與創新:構建經濟新格局”,穆瑞瀾表示,論壇將聚焦“開放與創新”作為主要推動力如何引領中國乃至全球經濟發展,推動世界的繁榮與進步;同時,也將會探索“開放與創新”的下一階段情況,探討企業如何在這一階段抓住機遇。此外,還會討論在中國和全球發生這一關鍵變化的時候,跨國企業面臨的種種問題。

論壇期間還將舉辦《財富》國際科技頭腦風暴大會和《財富》中國創新獎,探討中國企業與全球企業在科技創新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展現中國創新發展的最新成果。其中,《財富》國際科技頭腦風暴大會將永久落戶廣州,計劃每年舉辦一次。

作為“把握世界經濟走向最清晰和最直接的窗口”,《財富》論壇被譽為全球經濟的風向標。穆瑞瀾表示,廣州《財富》全球論壇將從三大趨勢塑造全球商業,“這三大趨勢將在接下來的《財富》國際科技頭腦風暴大會和廣州《財富》全球論壇上進行深入討論”。

作為本地研究學者,廣州市社科院副院長楊再高如何看待廣州在新時代背景的未來發展,他有自己的獨特見地和思考。

廣州應以新發展理念引領建設現代化全球城市的新征程,加快培育發展的新動能,當好廣東實現“兩個走在前列”奮鬥目標的排頭兵。

正如《華爾街日報》大膽預言,廣州——一個世界樞紐型網絡城市正在崛起。

近年來,廣州推進“三大戰略樞紐”“三中心一體系”“三大環境”及現代產業體系等建設,經濟社會發展和城市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城市綜合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不斷提高, GaWC發布的2016年世界級城市名冊顯示廣州已進入全球一線城市並排名第40位,《福布斯》6年內5次將廣州評為“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第一名,普華永道連續兩年將廣州列為中國“機遇之城”第一名、全球城市潛力指數和金融中心指數持續提升等,榮獲“中國可持續發展範例獎”等獎項,市民對環境的滿意度也創新高。

富庶廣州

從經濟發展來看,廣州地區生產總值從2012年的1.35萬億元增長到2016年的1.96萬億元,年均增長9.2%,增速分別高於全國(7.2%)、廣東省(7.9%)2.0個和1.3個百分點;廣州經濟總量與以色列相當,超過香港地區、新加坡,約占廣東省的四分之一,連續28年位居國內城市第三位,位居世界主要城市第18位。

廣州人均GDP達到2.1萬 美元,是全國(0.8萬美元)和廣東省(1.1萬美元)的2.6倍和1.9倍。廣州以全國約1╱100的常住人口和1╱1300的國土面積,為國家貢獻了1╱38的經濟總量和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城市功能上,廣州城市更新改造有序推進,價值創新園區、產業特色小鎮等不斷壯大,美麗鄉鎮建設取得新成效。城市空氣質量達標天數達310天,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比 2012 年下降 29.4%;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6.1%,森林覆蓋率42.1%,城市幹凈整潔平安有序。

協調開放邁向新高度。2012年以來廣州積極貫徹落實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發揮國家中心城市、省會城市的輻射引領作用和對外開放先發優勢,區域合作和對外開放發展取得新成效,開放型經濟實現穩步提升,參與全球城市競爭和合作能力有新提高。

廣州主動對接融入和協調引領多層次的區域合作發展,促進了廣佛同城化、廣佛肇清雲韶經濟圈、大珠三角城市群和泛珠三角區域合作持續深入發展,區域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生態環境共育共保、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產業合作互利共贏等協調發展及優勢互補格局初步形成。

廣州新潛力

在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的宏偉藍圖中,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先行一步的廣州,加快建設現化化全球城市基礎較好、優勢突出、潛力巨大。在廣州,我們看到了中國的希望、世界的未來。

綜合服務功能優勢明顯。作為區域及國家中心城市,廣州是長期歷史積澱、文化傳承創新、改革開放發展和綜合功能不斷提升形成的。今天的廣州是千年商都、國際商貿中心、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和我國對外開放、國際交流的重要門戶。

廣州擁有世界級海港、空港、高鐵港和信息港交通、信息網絡互聯互通國內外主要城市,國內外通航城市達201個,168條集裝箱航線連通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個港口,與廣州有貿易和投資往來的國家和地區達220多個,世界500強企業近300家在廣州投資發展,商品進出口總額連續五年居全國外貿大市首位,跨境電商外貿領跑全國,在穗留學生有2.2萬人,常住外籍人士8.5萬人,城市綜合功能完善,集聚輻射影響力較強,綜合服務發達,“廣州服務”品牌響譽國內外。正如《華爾街日報》大膽預言,廣州,一個世界樞紐型網絡城市正在崛起。

產業均衡協調促持續發展。廣州綜合經濟實力多年來居全國城市前列和省會城市第一位,是全國現代服務業中心和先進制造業基地,第二、第三產業發展相對均衡,傳統優勢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和新興產業發展相互支撐,各產業發展相對均衡協調可促進產業可持續、跨界和創新發展,有利於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建設協同發展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和經濟體系,避免錯綜複雜的經濟大環境中出現產業及經濟發展的大起大落。

與全國一線城市比較,廣州房價和創業、生活成本相對較低,引來和促進了微信、網易、數控等一大批創新企業在廣州發展壯大,有13家中國最佳創新公司50強在廣州迅速成長,主導未來的IAB(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和NEM(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等創新型產業在廣州不斷崛起,預示未來牽引廣州經濟發展的新動能日漸形成。

國際化的營商環境聚攏資源。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對在穗企業建立健全市場主體誠信檔案、行業黑名單制度和市場退出機制,讓各類企業切實體會到在廣州發展的公平公正和自由競爭秩序。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全面取消,行政審批效能大幅提高,企業成本有效降低;全面實行“五證合一、一照一碼”,工商登記實現“全城通辦”並同步推行電子營業執照,南沙自貿區更是在全國率先推行“一口受理、十三證三章聯辦”。

廣州率先成立知識產權法院、自貿區法院等,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等試點,法治政府和營商環境建設走在全國前列。富士康總裁郭臺銘稱贊:“我們在全世界27個國家設有工廠,在行政效率上,廣州是NO.1”。與國際接軌的營商環境和相對合理的營商成本使廣州備受跨國企業的青睞,引來了富士康10.5代顯示器全生態產業園、GE生物產業園、思科中國創新中心、百濟神州生物制藥項目、冷泉港(廣州)研究院和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微軟廣州雲暨移動應用孵化平臺等國內外知名企業齊集廣州,並帶來2016年常住外來人口(37.9萬)集聚領跑一線城市。

美麗生態環境與發展空間受青睞。近年來廣州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城市建設發展全過程,加強城市環境治理和山城田海的生態城市建設,高水平打造“一江兩岸三帶”和一批濕地、花園、公園、生態廊道等綠色生態空間,當今的廣州呈現出幹凈整潔、平安有序、藍天白雲、城美人和的大美城市景象,“廣州藍”“花園城市”“綠色廣州”“美麗廣州”等刷爆朋友圈,聯合國相關機構2016年將廣州評為全球發展最快的超大型城市和中國城市人類發展指數第一名。

同時,廣州市域面積達7434平方公里,尚可供建設利用和城市更新改造釋放空間超過800平方公里,在全國一線城市中廣州未來具有可持續發展的空間優勢。繁花似錦春常在,千年商都邁新高,宜居宜業、美好生活的美麗廣州是我來了就永遠不想走的城市。

《財富》全球論壇帶來新機遇。享譽世界的《財富》全球論壇,是把世界經濟走向的重要窗口。在《財富》雜誌主編看來,一個漂亮美麗的廣州是舉辦《財富》全球論壇的理想城市。

隨著2017年廣州《財富》全球論壇開幕,廣州將再一次站在世界舞臺的中央,註冊參會創歷史新高的世界500強企業CEO和知名人士將聚首花城,共商開放與創新及構建國際經濟新格局,近距離感受廣州的開放與活力,分享廣州發展的速度、成就和故事,展示廣州未來發展的魅力和潛力,必將使廣州全面融入接軌和互聯互通國際,更加聚焦世界目光擴大影響,更多聚才吸智引資招企,贏來新時代發展的新機遇和註入持續發展的無限動力。

正如一位土生土長於廣州的企業家感慨,看到廣州今天的變化與成就,為我生於斯長於斯的城市自豪,悠久的歷史、輝煌的成就,開放的格局,包容的文化,還有無數的美食、繁花的四季,怎不令人為之留戀和驕傲、為廣州的未來看好。歷史的廣州是聞名中外的千年商都,當今的廣州是中國富起來的縮影,未來的廣州是中國強起來的重要支撐。

廣州新征程

廣州已站在全球一線城市的新座標上,後財富時期廣州發展商機無限、潛力巨大。未來的全球城市以創新、服務、文化、經濟、網絡、環境等綜合功能論輸贏,而不是單一的經濟總量或房價高低論輸贏。適宜的房價和合理創業生活成本也是城市競爭力。城市市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僅是向往城市有發達的經濟、繁榮的文化和完善的基礎設施,而且向往城市有健全的民法與法治、完善的社會保障與服務、公正正義的社會、安全穩定的秩序、綠色美麗的環境。

廣州建設現代化全球城市,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必須付出更為艱巨艱苦的努力。

一是培育新支柱產業為重點,建設高質量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堅持質量第一、效率優先,以培育IAB和NEM等新支柱產業為重點,加快發展智能化的先進制造業和國際化的現代服務業,大力發展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優化提升傳統優勢產業,培育發展一批基於新支柱產業的國際化創新型企業,加快發展形成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及現代化經濟體系。以實施鄉村振興發展戰略為契機,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促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主動融入和引領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建設大灣區核心城市和廣深科技創新走廊,推進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發展,拓展廣州經濟發展腹地空間。

二是以“三大戰略樞紐”建設為抓手,打造國際化發展的新平臺。

以大學城為重心,整合生物島、長洲島、國際創新城、科學城、中新知識城、琶洲互聯網創新集聚區等空間資源和科技創新、產業資源,打造面向未來的科技城及國際科技創新樞紐。以廣州第二機場建設為引領,完善航空和航運集疏運體系,提升航空航運服務品質,打造國際一流的航空航運樞紐。建設新一代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及智慧城市,打造虛擬型國際化網絡交易、集散、交流、合作、信息平臺及國際信息網絡樞紐。以改造整治和減少城中村為突破口,以價值創新園區、產業特色小鎮、城市客廳等建設為重點,以“黃金三角”、“一江兩岸三帶”和南沙城市副中心等建設為支撐,協調構建多中心、多組團、網絡型的發展新平臺。

三是探索建設“廣州自由貿易港”,構建開放型經濟發展新高地。

以南沙自由貿易試驗區及南沙新區、空港經濟區為載體,爭取國家支持賦予自由貿易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以制度創新為核心,探索建設基於“海港+空港”核心區域構成的“廣州自由貿易港”,打造廣州及廣東全面開放的新平臺。以國家“一帶一路”樞紐城市建設和廣交會創新發展為引領,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主動加強國際產能合作,構築廣州面向全球的貿易、投融資、生產、服務網絡,高效率吸納國際化樞紐型網絡企業、功能性機構和高端資源集聚,建設國際資源配置中心和國際消費、會議、交往、旅遊中心,為廣東及全國開放型經濟發展提供新支撐。

四是 堅持以市民為中心,建設全球美麗的生態花園城市。

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意識,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構築形成廣州城市綠色低碳、循環持續的生產生活方式。以珠江及河湧、城中村、城郊結合部的治理為抓手,持續加強水環境、大氣汙染和固體廢物的治理,堅決打贏黑臭河湧治理攻堅戰;深入推進城鄉綠色生態網絡體系建設,完善城市主題花景、花帶和生態景觀,建設綠色建築、綠色樞紐、綠色網絡、綠色社區、綠色村鎮和海綿城市,優化城市建築景觀和風貌,發展綠色企業、綠色產業和綠色經濟;以“工匠精神”“繡花功夫”的要求高質量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現代化,加快促進城市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提升城市建管品質,提升城市文明素質,實現全球城市讓全體市民生活更美好。

(作者系廣州市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研究員 張笛楊對本文亦有貢獻。)

延伸閱讀:

《財富》世界企業500強廣州3家企業上榜

中國企業500強廣州有17家上榜

廣東企業500強廣州有167家上榜

2017年胡潤百富榜廣州90人上榜

胡潤全球富豪榜廣州20人上榜

福布斯2017中國400富豪榜廣州有16人上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58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