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博弈“最後一公里”: 社區商業搶奪戰背後的邏輯困境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9-02/1144451.html

最後的博弈

在社區商業這片陣地,房企仍是主力軍。在土地供應方面,企業競得地塊常被要求一定比例的商業自持,這成為房企進入該領域的先天因素。

RET睿意德中國商業地產研究中心總經理崔崇彥曾表示:“中國很多社區商業的開發往往是作為其住宅項目的附屬產品。”目前,社區商業市場活躍的房企有萬科的“第五食堂”、龍湖的星悅薈、世茂的MiniMall、藍光地產的“藍街”等。

此外,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發現,盒馬鮮生、繽果盒子等新零售業態的電商也陸續加入。

社區商業並非是近幾年才出現的概念。早在20世紀50年代,社區商業就興起於美國,隨後發展至其他國家。1998年,以新加坡“鄰里中心”為範本的蘇州鄰里中心——新城大廈首次出現在中國。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小區商店,蘇州鄰里中心是類似購物中心的形態。

中購聯購物中心發展委員會主任郭增利表示,早期零售商出於業務拓展需要,更傾向於選擇聚客能力強、商圈範圍廣的購物中心,從而保證客流量。而隨著生存競爭日益加劇,一味做大型購物中心面臨經營等方面的考驗,於是就近消費的社區商業成為企業爭奪的“蛋糕”。

那麽,“社區商業”是如何定義的?

按照天華邁卓副總經理宋若嘉的觀點,社區商業指的是建築面積在5萬平方米以內、輻射範圍在1.5公里以內的商業,以滿足居民日常需求為主,同時提供公共服務和精神服務。

他表示,商務部將商業社區分為三類:第一類是鄰里商業,服務1-1.5萬人;第二類是居住區商業,服務3-5萬人;第三類為社區商業,服務8-10萬人。

郭增利則認為,社區商業不僅是以面積、表現形態等維度區分。目前社區中自發形成的底商履行了社區商業的服務功能,但缺乏統一規劃管理,不屬該範疇。而從開發模式看,社區商業與購物中心一致,即通過開發物業,經過土地規劃,做社區商業定位、招商、品牌組合,最後實行統一管理。郭認為,標準社區商業的業態邏輯應該是“統一管理,分散經營”。

廣闊市場下的困境

資本關註緣於近年來社區商業呈現蓬勃發展的態勢。

商務部2016年12月發布的《居民生活服務業發展“十三五”規劃》顯示,2015年,我國居民生活服務業營業收入為5.2萬億元,同比增長12.6%,高於國內生產總值增速。

宋若嘉表示,居民的生活便利性需求,是未來最大的趨勢。當下居民消費中有60%左右是生活型消費,其中有50%-60%可以在一公里內解決。

郭增利則表示,未來的商業市場中,社區商業占比會逐漸增加,但是由於社區商業服務面積較小,未來商業的平均面積也會相應減少,出現小而分散的特征。判斷社區商業好壞的標準之一,是消費頻率。

目前這類業態的市場占有率仍偏小。郭增利表示,正常情況下,社區商業的消費占到整個社會消費的30%-40%,才能體現生活配套服務的便捷性。然而,中國目前整個消費市場上社區商業占比沒有超過10%。

交通堵塞、生活節奏加快等也在推動社區商業發展。《中國社區商業規範化發展研究報告》顯示,在消費需求層面,有就近消費意願的受訪者占比高達92%,但我國社區商業發展水平並不高。報告顯示,受訪者對周邊社區商業和生活型商業的滿意度僅為42%。這說明我國社區商業市場具有廣闊發展前景。

不過社區商業市場發展目前尚存各種困境。禦嶺資本創始人、合夥人牟榕就認為存在五個問題:規劃協同差,定位不清晰,專業人才缺乏,資本環境不成熟,地區發展不均衡。宋若嘉表示,目前市場缺乏成熟的證券化渠道與退出機制。

郭增利表示,社區商業的發展需要地產商、零售商和政府三方合作。房企需要從服務的心態出發,積極打造社區商業;零售商要註重細水長流的經營方式,來保證消費黏性;社區商業可以理解為民生工程,這更需要政府在稅收等方面的扶持。不過,他坦陳這一邏輯在中國很難落地。“商業邏輯是最短時間賺最多的錢,而社區商業的邏輯則相反,是通過有效長期的服務得到穩定增長,再實現可能不是很高的平均利潤率。”他說,“大家都不願意讓利給別人。”

多方博弈難以得到平衡,帶來的結果就是社區商業的艱難前行。目前,全國各地政府對社區商業的發展有著一系列支持政策,比如,“菜籃子工程”提供投資補助等舉措。不過顯然,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17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