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持盈富基金(二)
網誌分類:股票經
網誌日期:2017-07-30
近期港股節節上升,投資氣氛良好,恒生指數不經不覺已經抵達27,000點的水平。今年預測市盈率13.5倍(基於Bloomberg的數據,2017年預測每股盈利約2000點),稍為高於過去11年(2006-2016)的平均值約12-13倍。均值回歸後,我認為大市目前的估值不算便宜,投資風險正在增加。
上星期四,我決定於27.7港元減持部分盈富基金(2800)的股票,藉此降低股票佔個人投資組合的比重。
盈富基金股價從2016年1月我買入時的20.5港元,上升到27.7港元,連期間收到的股息0.93港元在內,一年半內的總回報率達40%,我感到十分滿意。假如未來股價持續上升,我會分段沽出。
太座問:「何解要減持盈富基金,不是說要長線投資嗎?」
我解釋:價值投資者的行為和操作很多時都是孤單和反人性的。當大家對後市都感到樂觀、興高采烈的時候,我反而感到害怕,居安思危,減持股票,減低風險。相反,2016年初當大家都不想買股票的時候,我卻可以從容地低價買入估值便宜的盈富基金,人棄我取,增持股票。
著名基金經理鄧普頓(Sir John Templeton)說得好,“It is impossible to produce a superior performance unless you do something different from the majority. ”還記得曹Sir曾經也說過「眾地勿企」的道理。
太座聽後似明不明,還是對她的愛股有點依依不捨,擔心日後「買唔番」。於是,我引用阿諾舒華辛力加在1984年科幻動作片《未來戰士》中的一句經典對白“I will be back”來安慰她。假如將來盈富基金的股價回調,出現估值偏低時,我樂於買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