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被資本熱捧的“無人便利店”,會是實體零售“終結者”嗎?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5722

無人便利店在保證用戶體驗的前提下,大大縮減了人力成本,單位面積盈利能力較好,模式和產能均有利於快速擴張。(南方plus/圖)

進入新零售時代,線下購物體驗不斷刷新著人們的認知。在一個無人值守的便利店或小超市,你掃碼進門,拿起東西就走人……這一切,現在北京、上海、廣州、杭州等城市已經實現了。這就是繼共享單車之後,有望成為下一個爆炸性新型業態的無人便利店。無人便利店究竟有多火?在剛剛過去的一周,無人零售領域發生了兩起融資,金額超1億3千萬人民幣。在7月初的第二屆淘寶造物節上,阿里也來給無人便利店加了一把勁,將落地無人零售計劃呈現在名為“淘咖啡”的快閃店中。此外,娃哈哈也宣布要3年開10萬家無人店。

無人便利店的出現刷新著消費著的認知,使未來商業場景又多了一種可能,甚至被認為是未來與實體零售、電商比肩的“第三零售”業態。無人便利店的消費體驗真的好嗎?技術問題如何解決? “無人”是噱頭還是發展趨勢?風口之上,質疑頻出。業內人士認為,對於無人零售來說,技術尚不是最大的問題,必須滿足“低成本”和“高穩定”兩個要素才能真正促使無人零售從概念落地為“用戶購物場景”,而打通與消費者直接接觸的場景是無人零售長久生存下去的關鍵。

市場:無人便利店被資本看好

6月28日,“F5未來商店”對外宣稱,獲創新工場3000萬元A+輪投資,融資將用於產品、供應鏈的進一步打磨和快速布店。此前,F5已獲得創大資本200萬元的天使輪融資,以及TCL創投的1000萬元Pre-A輪融資。據公開資料顯示,F5試圖依托自主研發的機械臂和後臺管理系統來構建24小時無人值守便利店,並計劃在3-6個月內開出30-50家門店。

繼“F5未來商店”後,另一家無人便利店企業繽果盒子日前也宣布已完成A輪融資,金額超1億元。據了解,繽果盒子於2016年8月開始在廣東中山地區啟動項目測試,2017年6月初落地上海、開啟針對一線城市的大規模人流測試。在超過十個月的試運營期間,繽果盒子接待顧客數萬人,用戶複購率接近80%。據繽果盒子官網顯示,目前盈利點主要有三個,分別是銷售利差收入、渠道變現價值、現金流再利用。

不久前,娃哈哈和阿里巴巴支持的研發無人零售店鋪技術的深蘭科技簽訂了一份“3年10萬臺,10年百萬臺”Take Go無人店協議。隨後,乳業巨頭伊利也計劃在2000多個社區內推廣和深蘭科技合作推出的無人便利微店。

而在7月初的第二屆淘寶造物節上,阿里宣布將落地無人零售計劃,首先呈現為“淘咖啡”快閃店,“淘咖啡”是一個占地200平方的線下實體店樣板,集商品購物、餐飲於一身,可容納用戶50人以上,實際容納規模可隨場地面積而增加。官方宣傳視頻顯示,消費者首次進店需要打開“手機淘寶”,掃碼獲得電子入場碼,同時簽署數據使用、隱私保護聲明、支付寶代扣協議等條款,然後通過閘機開始購物。而離店前,消費者需經過“結算門”:第一道門感應到用戶的離店需求會自動開啟;第二道門開啟後就將完成扣款,此時一旁的提示器會告訴用戶“支付寶共計扣款XX元”。結算時,若消費者試圖作弊,例如刻意掩藏商品、或撕毀電子識別碼,則被視為不良記錄,並會影響下次購物。

不到一周時間,兩家無人便利店企業獲得融資,資本相繼入局,加上娃哈哈和阿里“助陣”,這把火徹底被點燃了。資本為何熱衷進入無人零售領域?創新工場華南區投資總監熊昊表示,當前我國處於便利店的快速成長期,無人值守便利店可以差異化切入並且競爭,市場相對空白,無人便利店在保證用戶體驗的前提下,大大縮減了人力成本,單位面積盈利能力較好,模式和產能均有利於快速擴張。

體驗:多種商品補貨不及時

 

記者現場體驗發現,無人便利店內消費常會遇到貨品不足的問題。(南方plus/圖)

從亞馬遜的Amazon Go到阿里的淘咖啡,無人便利店似乎已成“香餑餑”,那目前被資本力捧的無人零售的消費體驗究竟如何?7月2日下午,南方日報記者來到廣州塔下新開的“F5未來商店”,進門左手邊是一面由各式飲料和零售組成的商品墻,墻面頂端寫著兩行大字“全自動機器廚房封閉無塵環境內現做鮮食,每件食品獨用生飲水蒸、煮,杜絕人為與環境汙染”。

總體來看,“F5未來商店”主要由四臺機器設備構成,一臺快消品售貨機,主要售賣罐裝飲料等標品;一臺鮮食商品售貨機,售賣車仔面、魚蛋等鮮食;一臺沖飲售貨機,售賣咖啡等飲品;以及一臺自動餐桌清理設備,看起來科技感十足。記者在菜單看到,店內提供的鮮食品種豐富,包括車仔面、餃子、廣式點心流沙包和牛肉球。

F5商店目前提供三種購買方式,一種是通過移動端下單,到臨近的F5門店取貨;第二種是通過店內的自助終端下單,機器出貨後取貨;第三種是通過店內的商品墻掃碼下單,機器出貨後取貨,三種購買方式均由用戶自助完成。記者掃描商品右下角的後,自動跳轉到了“F5未來商店”的微店頁面,但記者嘗試掃碼5件產品,每件商品都因為沒存貨導致交易市敗。“什麽都沒貨,還想來體驗一把呢。”店內另一名消費者也遭遇了這一尷尬,他想購買的三款木糖醇都沒有貨。

另一位消費者小張則順利取到了自助購買的魚丸車仔面,“口感一般,不過居然是從由機器里出來的,而且還熱氣騰騰,感覺很酷炫。”記者註意到,店內的5張餐椅上都坐滿了人,但實際上在店內進行了消費的只有小張,更多人是在充電、上網或者休息。

成本:約為實體便利店四分之一

“未來商店選址廣州塔未必是最合適的地方,開在鬧市的這家店更適合做商業推廣,而生活設施沒有完全配備的社區附件反而更需要無人零售店。而且這些新樓盤里住的大多是年輕的白領,對於無人零售這一消費方式是樂於接受。”艾媒咨詢CEO張毅表示,據其調研,無人零售是充滿活力的市場,背後的驅動力包括三方面:第一,零售業態的演變到了無人零售登場的時間,電商出現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傳統零售領域已經被幾大零售集團壟斷。同樣,目前電商的流量紅利漸漸喪失,利用無人零售消化碎片式消費的體量其實不少。第二,支付寶、微信等移動支付系統為無人零售的出現提供了基礎。最後,商業具有逐利性,無人零售節約了大量人力資本,資本願意在這一領域嘗試。

根據繽果盒子的測算,無人便利店在成本方面約為傳統便利店的四分之一,占地15平方米的盒子SKU與40平方米的便利店基本持平。由於采用無人方案,因此每月運營成本約2500元,低於傳統便利店。

“無人零售目前有兩種形式,一是自助販賣機,現在自動販賣機上除了可以買飲料零食外,還增加了流食,可以看到其也在不斷擴展品類;二是無人門店,比如無人便利店、無人咖啡館等,目前也非常火。”從事零售行業多年的百聯咨詢創始人、商性學院院長莊帥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在一線城市的主要商圈里,例如廣州的天河城商圈 ,開一間面積為100平方米的便利店,鋪租為70萬-80萬元,店內配備一名店長和2名店員,店長工資在5000元左右,店員工資大概在3000元,每月人力成本超過一萬,加上水電費、維護費用,運營一家便利店的資金起碼需要在100萬以上,其中人力成本所占比例為15%,在鋪租不太高的的三四線城市,人力成本所占比例為30%-40%。

可以發現,無人便利店所節約的人力成本大概只占到15%,而剛起步的無人零售店在科技投入成本巨大,360度感應的攝像頭、人臉智能識別系統都造價不菲,兩廂抵消之下,無人零售基本是沒有賺頭的生意,那為什麽還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的呢?對此,莊帥表示,資本看重的是規模連鎖經營,在連鎖經營的模式下,不能從單店模式去看店鋪的成本了,這將會涉及多重管理成本,這一成本將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而技術成本卻是在逐年下降的,“比如去年2800元的手機,由於零配件造價的下降,今年就只值1500元了。”

在節約人力之外,品牌、電商、資本界相繼加碼無人零售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商家對消費核心數據的把控以及品牌自建零售渠道的需要。

“傳統便利店里一般是店員報數,由店員記錄銷售情況,當店員受限於教育水平和市場經驗,對這些銷售數據並不能做出有效的分辨,這是傳統零售的瓶頸所在。”張毅表示,在新零售時代下,各方都在探索如何變現消費數據,無人零售的價值之一是真正利用了大數據做消費分析,在產品上架、貨架陳列等方面提供更精確地解決方案,通過這些消費數據實現智能補貨,日後功能更完善後,甚至能為消費者進行定制化提貨服務。

“此次娃哈哈和伊利投資無人零售,很重要的一點是飲料品牌在電商上不具有優勢,飲料客單價低、質量重、體積大,在電商上銷售毛利非常低,而在商超銷售成本又太高,而且娃哈哈有擴充零食產品線的戰略,電商和品牌是推進無人零售計劃是雙贏的選擇。”莊帥表示,自建零售渠道是這些品牌一直想做的,但品牌在渠道管理上並不擅長,通過無人零售實現線上線下流量的捆綁,管理精簡的同時多了一個供貨出口。

莊帥認為,未來無人零售、電商、零售實體店將成為未來並駕齊驅的三種的業態。隨著中國城鎮化進程加速,無人零售店將下沈到三四線城市,作為功能補充。對於電商來說,無人零售店有可會充當物流配送站的角色,而在寸土寸金的當下,便利店想開進去在一線城市的購物中心里很難,而“無人零售”、“未來商店”等概念式的店鋪有助於購物中心吸引客流,這一點使得無人零售可以在各大購物中心的迅速拿地的原因,在重點商圈占有資源後,無人零售店可以一步一步改善所遇到的問題。

建議:打通用戶接觸場景

盡管看起來前景無限,但處於起步階段的無人零售,仍面臨較大的風險和挑戰。根據亞馬遜申報的Amazon Go相關專利內容顯示,Amazon Go通過特殊的貨架來計算用戶的購買,比如感知人與貨架之間的相對位置和貨架上商品的移動,來計算是誰拿走了哪一件商品。但這項技術曾出現無法準確識別的問題,比如無法在20人以上同時進入時保持正常工作,且無法識別出商品被放到錯誤的貨位,Amazon Go在2017年3月就打算在海外開店,也是因技術問題有所延遲。

除開目前尚未能解決的技術難點,產品品類組合也是無人零售要面臨的問題,張毅就指出,無人零售店更適合標準化的商品,但無人便利店未來要發展就要強化鮮食類產品,而無人便利店在鮮食的銷售、加熱服務方面,還存在著不少難以解決的問題。

此外,信用問題也是無人售貨商店需要面臨的一大挑戰,比如顧客惡意弄亂商品,破壞店內衛生,或者有人故意遮擋住攝像頭,Amazon Go的系統就沒辦法識別出來。

“在一些鮮食需求不大、流動客流大的地區,無人便利店也是存在著不小的發展空間。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無人技術能夠對上述問題加以解決的話,無人便利店也將會得到大面積的發展。而大面積的發展,才能夠大幅度降低現有的技術成本,就目前的技術成本而言,還只是賺吆喝的階段。”羅森中國董事副總裁張晟指出,自動販賣機出現的時候,曾被人當成垃圾箱,或者動歪腦筋取貨,後來演變成了自動販賣機前面還要有專人看守,無人零售的發展將面對和自動販賣機類似的風險,如果運營方需要額外投入大量的人力去監督、管理、整理的話,為便利店節省人工這一美好願望就會落空,因為目前大部分便利店除了高峰時段,平時每店也只有一位工作人員。“我認為無人便利店不是下一個風口,而是‘下N個風口’。如果便利店不從現在就開始探索、實驗、取得經驗、對現有的技術加以改善與進化,那麽無人便利店的普及永遠無法實現。”

業內人士認為,便利店的功能在於滿足顧客既定的消費需求,因為其生存模式的要求,對於效率要求更高,無人便利店在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方面無疑有著更大的優勢,但是對於無人便利店來說,技術不是最大的問題,打通與消費者直接接觸的場景才是這種長久生存下去的關鍵。“除了銷售外,服務也是進店消費的一部分。人本身的一些作用其實是無法替代的,比如店員的講解,對身體不方便顧客的照顧等,更為現實的問題是,消費者在無人零售店買到不滿意的商品如何進行退換貨也是很大的問題,無人零售還要經歷較長一段的市場培育期。”莊帥表示,無人便利店首先是便利店,必須滿足高頻發生的基礎民生需求,“低成本”和“高穩定”兩個要素是真正促使無人便利店從概念視頻落地為“用戶購物場景”的關鍵。

(來源:南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15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