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比比特幣更“奇葩”的電子貨幣——狗幣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9425

這可能是2013年最奇葩的小故事。一位澳大利亞的品牌與市場營銷專家,一位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市的程序員,這兩個人此前素昧平生,卻成功地將今年最火爆的兩種產品——比特幣和狗狗(Doge,對美國人而言Doge就跟土豪在中國的流行程度類似)結合在了一起,結果Dogecoin就誕生了。而且人們還真的在使用它。如果你沒聽過關於“柴犬”(Doge Meme)的故事的話,這件事解釋起來可能有些困難。反正就是一張柴犬的圖配上幾句話,這些話要用特殊的彩色字體標示,例如下面這樣。然後美國人民覺得很搞笑(奇怪的笑點)。就算不懂也沒關系,反正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有人喜歡就行。大約三周前,Adobe公司悉尼市場部門的Jackson Palmer一直在研究電子貨幣,看了Doge後突發奇想,在Twitter發了個推文:投資Dogecoin,這就是下一個大機遇。隨後不久他得到了不少回複,都是鼓勵他繼續完成這個想法。而一個禮拜後他買下了Dogecoin.com的域名,該域名被Doge的大本營reddit收錄。而與此同時,在波特蘭,Billy Markus一直想創造屬於自己的電子貨幣,他希望這種貨幣能夠滿足更多人的需求,而不是像比特幣那樣為投機者服務。在Dogecoin.com剛註冊沒兩天,他偶然知道了這個網站,頓時覺得找到了歸屬。於是他給Palmer發了條推文,表達合作之意。在Palmer回複之前,他就開始重新排列比特幣的源代碼,並加入了Doge Meme的元素。後來兩人一拍即合,在Palmer半開玩笑的推文發布後一周左右,Dogecoin誕生了。在reddit的推波助瀾之下,這個網站立馬就火了。不過兩周的時間,Dogecoin已經有了專門的博客、論壇,市值達到800萬美元,一度躍升為全球第七大電子貨幣。它是如何做到的呢?答案是“小費”。如果你在互聯網上表演了一個相當不錯的段子,人們通常會願意通過電子貨幣給你點小費。在小費文化盛行的美國,這種事情很容易得到認同。但比特幣太貴了,所以更便宜的Dogecoin受到歡迎。其上線僅一周的時間,便成為第二大的小費貨幣。他們正希望Facebook能夠接受Dogecoin,這樣你的朋友不僅可以點贊,還可以順便給你點小費。Dogecoin如此受追捧的理由當然不止如此。從技術上說,Dogecoin實際上與萊特幣是一個派別的,他們都是基於Scrypt算法,與萊特幣一樣,其交易過程比比特幣更加便捷,而且他們的數量也更多,Dogecoin最多可以挖出1000億個,而比特幣是2100萬個。Palmer也提到,Dogecoin並不像比特幣那樣,人們並不是為了投機才參與其中,這是一種表達分享和感謝的方式。上周四,Dogecoin的平均價格飆升到0.002美元,但是在周五開始驟然下跌,周日晚上價格已近跌落到0.0003美元,較周四的高點下滑了近80%。Billy Markus解釋道,Dogecoin在這段時間人氣爆棚,因為有利可圖,所以挖礦的人太多了。Dogecoin雖然排名下滑,但仍然是最受歡迎的電子貨幣之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5849

一免放榜 5A生高分落榜比比皆是 高喊免試 卻落入分分計較的輪迴

2014-06-30  TWM  
 

 

決斷力不足的教育部,在與地方首長、精英名校及眾多家長團體的角力妥協後,設計出荒謬的高中升學制度,讓十二年國教成了一場「四不像」的鬧劇,教育部再不拿出魄力改革,沸騰的民怨將繼續延燒。

撰文‧賴若函

今年首度上路的十二年國教問題重重,其中最為人詬病的是,選填志願有如賭博。果然,六月二十日,第一次高中職免試入學放榜後怨聲四起,台中市一名羅姓女學生,五科A、作文五級分,填了五十個志願竟落榜;台北市黃姓女學生四個A++、作文六級分,填了三十個志願也落榜。

綜觀上述高分落榜案例,都和志願序的扣分機制、特色招生搶走免試名額有關。本來志願序扣分,是希望鼓勵學生就近填志願、落實高中社區化;而特色招生的存在,是為了招收具有「特色」專才的少數學生。但是在不良的制度設計、和被「精英主義」綁架的思惟中,卻原意盡失。

以基北區的遊戲規則為例,被選為第一志願者,會得到滿分三十分,差一志願就多扣總分一分,也因此,出現高分落榜情況。而明星高中特招名額高達總名額的五成至七成五,也限縮了學生在一免時進入這些學校的可能性。

「毀人不倦」的政策令人跳腳台大名醫施景中的女兒五A++、作文五級分,竟在一免中落榜。他氣憤表示,老師給作文分數本來就很難公平,但作文比重遠超過任一學科,令人憤怒。教育部號稱十二年國教是要成就每一個孩子,但實際上卻是毀了很多用功的學生,這是一個「毀人不倦」的政策。

除了基北區的作文比序引發爭議,台南區的超額比序更高達十一項,連體適能、幹部、競賽成績、服務學習都要比,一名楊姓家長感嘆,這套不倫不類的制度,拉大了社經地位的差距,也讓學生的價值觀變得扭曲。她舉例,有的人花費數十萬元,買來只要參加就有獎項的國際發明獎;也有人找里長作假蓋服務學習章;最糟糕的是,當學校老師請同學做事時,大家舉手問的都是:「做了可不可以加分?」會考五科未錯半題的台南市後甲國中陳品銓,因滿分二十分的競賽成績只拿到○.五分,還有體適能、幹部、獎勵紀錄等皆分數不足,成為高分落榜的犧牲品;台南市崇明國中施瑩群已拚盡全力,仍然未達體適能項目最低標,因此滿分八分卻一分也未得。他說,恨不得把自己手腳砍斷,至少可以倣傚殘障學生,取得四分。

在這場由教育部和地方首長、明星高中及眾多家長團體角力的鬧劇中,免試入學的願景遙不可及,又回到分分計較的邏輯中。過去以基測定生死,現在除了會考,還有超額比序、志願序扣分、特色招生,把戰線從五月一路拉長至八月中,學生、家長飽受煎熬。

一免放榜時,教育部長蔣偉寧說,錄取第一志願的人數高達六二.八六%、超過十三萬人,顯示有過半數的人都進入理想學校。三天後,各校報到率慘澹,蔣偉寧馬上被打了臉。

基北區報到率呈現U形化,前、後段高中職爆滿,中段學校冷清,如松山高中、景美女中、中正高中,報到率僅五成,連傳統前三志願成功高中、中山女高,報到率也不過六成和八成。顯見許多人的第一志願是以高分低就的方式,先填穩上的志願以「卡位」,然後放棄報到,轉戰以明星高中為主的特色招生,七月十二、十三日特招考試若未上,再搶攻八月九日的二免入學名額。

如此一來,教育部期待的「一免就定位」成了空談。當我們喊「免試入學」,卻讓學生用更多變形、扭曲的方式,考更多的試、進行更多的比較。

以最快速度改變教學現場

「只要大家搶進明星學校、迷信精英教育,要『分分計較』,我們就沒有辦法實行真正五育並進、適性揚才的教育!」教養專家陳安儀感嘆,只要考試還在,教育永遠正常不了。她支持學區就近入學,因為她相信每個人只要找到自己的優勢,在哪裡都可以當一流的學生。

施景中認為,現在的作法令人質疑,還是在比成績,卻讓成績好的人落榜,一點也不公平。與其用現行的制度,倒不如恢復基測或聯考,「如果教育部認為明星學校應該消滅,乾脆不要辦考試,直接用學區入學或抽籤分發。」在扭曲的制度下,只會延伸出更多亂象。施景中說,這導致有能力的人把小孩送出國,不然就是去上私立學校,或去擠各種奇怪的、因應會考產生的補習班;如此一來,教育資源分配更加不均,平民學生更是永無出頭之地。

面對民怨,教育部必須大刀闊斧改變作法,在明年的免試入學制度中,限縮特色招生名額,淡化志願序扣分的比重,縮小學區範圍,用抽籤取代作文、體適能等超額比序。

十二年國教課綱委員丁志仁說,教育部應成立專責工作小組,分析國內外相關資料,和民間反覆溝通,不能只是閉門造車擬定製度。如此,才能在過程中連結贊成十二年國教的聲音,逐步形成社會共識。

想要落實高中社區化,說服家長拋下精英教育的觀點,接受孩子就近入學,教育部不能只在入學制度上打轉。首要之務,是建立均質、優質化的高中,編列預算,挹注資源扶植原有地方高中的品質;同時透過設立完全中學,解決偏遠地區高中數量不足的問題。

而在課程設計上,也該依據學生能力實施跑班制,讓程度好的學生選修進階、資優課程;讓學生依據興趣選修多元課程。如此一來,才能讓免試入學白皮書中,「引導適性入學」、「舒緩過度升學壓力」、「均衡城鄉教育發展」的目標,成為可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4302

創新政策,比比哪國強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8670

智能娛樂機器人。(新華社 王建中/圖)

2016年7月28日下午,華東政法大學政治學研究院、中國與全球化智庫聯合發布了《世界創新發展報告(2016)之公共政策篇》。

報告稱,目前中國已經走到需要將創新列為頭等發展戰略的時刻。要激發中國的創新潛能,不能僅依靠研究團隊或個體的創新行為,還應該從國家戰略和公共政策上進行整體規劃和推進。

報告選取了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法國、瑞典、瑞士、日本、韓國、新加坡和以色列共11個在創新領域卓有建樹的國家,從五個維度來討論國家的創新公共政策,包括整體規劃、協調性機構、激勵環境、教育環境和法治環境。

美國是世界上公認的最具創新力的國家之一,美國的研發投入總量常年處在世界第一的位置,據統計,2015年美國的研發投入約2.8萬億美元,相當於第二名中國的兩倍。其他國家也在研發投入上不遺余力,如瑞典、以色列的研發投入都在GDP的4%左右,韓國在2014年的研發投入更是占GDP的4.29%。

為了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各國都建立了一套創新協調機構和機制,比如美國的國家創新協調機構主要分為兩個層次:第一是白宮決策機構,包括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國家科技委員會和總統顧問委員會等機構,主要任務是通過制定有利於科技創新的政策和法律、法規,為科技創新提供一個良好的制度環境;第二個層次是多部門的執行機構,包括美國教育部、商務部、環保署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等11個聯邦部門機構,它們負責具體執行第一個層次所制定的政策,協調非政府部門與企業的關系,促進美國創新的系統化建設。

報告指出,大部分國家普遍存在創新資源局部分散、企業研發資金匱乏、創新主體缺少互動等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有必須在國家創新體系中建立調控創新資源的創新協調性機構。

創新離不開人才,為了吸引海外創新人才,各國各顯神通。比如,在瑞典工作的外國專家、高管和科研人員前三年可獲25%的稅收減免優惠,外國雇員前6個月可免交所得稅,取消對風險資本征收資本稅,以鼓勵風險資本投向創新性中小企業。

為了將頂尖人才留在美國,美國民主黨總統參選人希拉里近期提議,為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數學(Mathematics)類外籍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生發放美國綠卡,另外還將通過支持“Start-up”簽證,讓更多外國企業家也能到美國創業。

更多國家還是崇尚創新教育從娃娃抓起,註重從小培養年輕一代的創新能力。

比如,加拿大的基礎教育著眼於尊重孩子的個性發展,加拿大政府明文規定小學生的家庭作業必須限制在半小時以內完成,老師會因材施教,根據每個孩子的特征和具體的家庭背景布置適合每個人的作業。學校同時開設理論和實用兩類課程與培養學生的應用實踐能力,例如發散性思維課會鼓勵學生去研究牛奶盒究竟有幾種用途。

瑞典小學課程設置以培養興趣和動手能力為主,家政課好手工課等實踐課程占據相當大比重。小學生在12歲以前既沒有考試,也沒有任何成績評定,中學教育同樣也很自由開放,沒有高考,很多學生高中畢業後會工作幾年,熟悉社會和確定興趣後再讀大學。

1996年德國總統赫爾佐克提出,創新意識要從小培養,學校要培養青少年有獨創和負責人的個性。德國進行了一系列的創新教育探索,如通過各種競賽,在中小學選拔有天賦的學生,根據人才“早發現早支持”原則,使中小學生在大學之前就能夠獲得相應的開發和資助。

報告建議,中國也要加大基礎教育投入;增加手工課、自然科、藝術課等實踐課程的課時比例,對理論課進行瘦身;提倡跨學科的通才教育;註重教育對創新文化的滋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003

創新政策,比比哪國強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8670

智能娛樂機器人。(新華社 王建中/圖)

2016年7月28日下午,華東政法大學政治學研究院、中國與全球化智庫聯合發布了《世界創新發展報告(2016)之公共政策篇》。

報告稱,目前中國已經走到需要將創新列為頭等發展戰略的時刻。要激發中國的創新潛能,不能僅依靠研究團隊或個體的創新行為,還應該從國家戰略和公共政策上進行整體規劃和推進。

報告選取了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法國、瑞典、瑞士、日本、韓國、新加坡和以色列共11個在創新領域卓有建樹的國家,從五個維度來討論國家的創新公共政策,包括整體規劃、協調性機構、激勵環境、教育環境和法治環境。

美國是世界上公認的最具創新力的國家之一,美國的研發投入總量常年處在世界第一的位置,據統計,2015年美國的研發投入約2.8萬億美元,相當於第二名中國的兩倍。其他國家也在研發投入上不遺余力,如瑞典、以色列的研發投入都在GDP的4%左右,韓國在2014年的研發投入更是占GDP的4.29%。

為了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各國都建立了一套創新協調機構和機制,比如美國的國家創新協調機構主要分為兩個層次:第一是白宮決策機構,包括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國家科技委員會和總統顧問委員會等機構,主要任務是通過制定有利於科技創新的政策和法律、法規,為科技創新提供一個良好的制度環境;第二個層次是多部門的執行機構,包括美國教育部、商務部、環保署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等11個聯邦部門機構,它們負責具體執行第一個層次所制定的政策,協調非政府部門與企業的關系,促進美國創新的系統化建設。

報告指出,大部分國家普遍存在創新資源局部分散、企業研發資金匱乏、創新主體缺少互動等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有必須在國家創新體系中建立調控創新資源的創新協調性機構。

創新離不開人才,為了吸引海外創新人才,各國各顯神通。比如,在瑞典工作的外國專家、高管和科研人員前三年可獲25%的稅收減免優惠,外國雇員前6個月可免交所得稅,取消對風險資本征收資本稅,以鼓勵風險資本投向創新性中小企業。

為了將頂尖人才留在美國,美國民主黨總統參選人希拉里近期提議,為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數學(Mathematics)類外籍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生發放美國綠卡,另外還將通過支持“Start-up”簽證,讓更多外國企業家也能到美國創業。

更多國家還是崇尚創新教育從娃娃抓起,註重從小培養年輕一代的創新能力。

比如,加拿大的基礎教育著眼於尊重孩子的個性發展,加拿大政府明文規定小學生的家庭作業必須限制在半小時以內完成,老師會因材施教,根據每個孩子的特征和具體的家庭背景布置適合每個人的作業。學校同時開設理論和實用兩類課程與培養學生的應用實踐能力,例如發散性思維課會鼓勵學生去研究牛奶盒究竟有幾種用途。

瑞典小學課程設置以培養興趣和動手能力為主,家政課好手工課等實踐課程占據相當大比重。小學生在12歲以前既沒有考試,也沒有任何成績評定,中學教育同樣也很自由開放,沒有高考,很多學生高中畢業後會工作幾年,熟悉社會和確定興趣後再讀大學。

1996年德國總統赫爾佐克提出,創新意識要從小培養,學校要培養青少年有獨創和負責人的個性。德國進行了一系列的創新教育探索,如通過各種競賽,在中小學選拔有天賦的學生,根據人才“早發現早支持”原則,使中小學生在大學之前就能夠獲得相應的開發和資助。

報告建議,中國也要加大基礎教育投入;增加手工課、自然科、藝術課等實踐課程的課時比例,對理論課進行瘦身;提倡跨學科的通才教育;註重教育對創新文化的滋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31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