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老司機雷軍與新企業小米沈浮錄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706/163981.shtml

老司機雷軍與新企業小米沈浮錄
小馬宋 小馬宋

老司機雷軍與新企業小米沈浮錄

從小米這幾年的沈浮中,我們看到了一幅商業社會的人情百態圖譜,社會生態比商業更有趣。

來源 | 小馬宋(ID:zhongguowenlian)

作者 | 小馬宋

雷軍

老企業家雷軍

有人說,雷軍的名字帶火,原來做金山,是火克金,雖然有成績,但總沒有大成;後來做小米,小米名字里有木,木生火,所以小米火了。

這個說法,權當玩笑吧。反正一個人、一個公司火的時候,你說什麽都是對的,不管是科學邏輯還是封建迷信,反正都能往上按。

之前還有人說酒仙橋和望京附近風水不好,互聯網公司去那里都不行,現在阿里巴巴過去了,估計就鎮住了。

在41歲之前,雷軍是互聯網行業的一位重要人物,但雷軍和他領導的金山(金山的事比較複雜,這里不詳述)一樣,雖然不錯,卻不能和馬化騰與騰訊、馬雲與阿里、李彥宏與百度相提並論。

2010年,雷軍41歲,在互聯網圈子里,這個年齡如果還沒有大成之相,似乎很難再折騰出大名堂來了,就像新浪的創始人王誌剛一樣,似乎金山也就是雷軍的人生銘牌了。

可是雷軍卻準備做一家手機公司。

後來小米當紅,雷軍分享過很多經驗,雷氏語錄也曾經在互聯網圈子里風行。

比如雷軍總結的創業成功三要素:巨大的市場需求、靠譜的團隊和花不完的錢。

當然還有一句更知名的話: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這句話常常被一些互聯網創業者拿來提醒自己、以及教育別人。可是,好像大部分人也沒有搞明白究竟什麽是戰術,什麽是戰略。

不過雷軍創辦小米的時候,可沒有這個自信,說手機項目一定能成,所以小米創立初期其實是對外保密的,可能覺得做不成會很丟人。盡管他自己組建了一個超豪華創業陣容,其他六位聯合創始人如下:

原Google中國工程研究院副院長林斌

原摩托羅拉北京研發中心高級總監周光平

原北京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主任劉德

原金山詞霸總經理黎萬強

原微軟中國工程院開發總監黃江吉

原Google中國高級產品經理洪峰

小米當紅

61

小米當時要做手機,但是供應商對小米完全不鳥。

小米最早曾經與夏普談,想用夏普的手機屏,但被夏普拒絕了,因為夏普覺得小米訂單量太小。

後來日本因為海嘯發生了核泄漏,雷軍和劉德等人在這期間親自拜訪夏普,當時日本人很感動,因為那時沒有人敢去日本了,小米是夏普在那個時期唯一的客人。

小米從MIUI開始聚集粉絲做手機的故事在《參與感》這本書中已經講了很多,這里不再贅述。

小米賣出第一個30萬部手機的時候,用了不到3個小時。雷軍在創業之初曾經跟兄弟們說,要用4年時間做一個100億美金的公司,結果小米手機開售的3個小時後,這個目標就變成了要做一個1000億美金的公司。

2011年,小米銷售收入5.5億。

2012年,126億。

2013年,316億。

2014年,743億。

2011年很美好,2012年也很美好,2013年小米紅透了,我記得當時我們創業做第九課堂,組織過一次小米的參訪培訓,一下午3個小時,收費1200,當時爆滿,小米成為互聯網和傳統行業競相學習的對象,那時候也有無數營銷大師認領了小米策劃、顧問的頭銜,並通過講小米方法論圈了好多錢。

2013年12月,雷軍和董明珠小姐打了一個賭,10億。

2014年,小米顯得特別美好。那時候小米主要用線上銷售的方式賣出了6000萬部手機。我在聽聯合創始人劉德講課的時候,說那時小米內部顯然膨脹了,覺得做得太好了,沒有意識到後來的很多問題。

2017年,今年剛剛過了半年,如果你關註互聯網,應該會有感覺,2105年和2016年小米是有點沈寂的,很多有的沒的消息滿天飛,一會兒說小米融不到錢了,一會兒說小米海外市場出現了問題,一會兒又是增長乏力。

小米在2015和2016的營收,分別是780億和790億,如果以一個傳統企業的角度看,好像沒什麽問題。但是從互聯網企業的角度看,問題就非常大。過去幾年的高速成長一旦慢了下來,就會出現很多問題。

一家企業高速增長的時候,是非常容易吸引一流人才的。比如現在的共享單車,比如去年的直播,比如兩年前的滴滴,比如四年前的美團,比如六年前的微博,比如八年前的開心網。

而一旦發展速度慢下來,人才就會流失,資本就會質疑,媒體就會唱衰,好的時候會越好,差的時候會越差,馬太效應非常明顯。

沈寂兩年

傳統行業有個好處,盡管發展得不會很快,但也不會衰落得很慢。

但互聯網公司不是這樣,紅得快,死得急,一旦出現頹勢,往往很難複興了。這種故事在互聯網行業里一再上演,小米面臨的這種局面,是非常危險的。

小米在2015、2016兩年的增速放緩,有幾個背後的原因。

1、這兩年互聯網擠進了幾個玩家,魅族、樂視、360、一加、錘子等等。魅族的VP李楠曾經跟我說過一個事情,他說手機市場很有意思,一家出來鎖定了100萬部,那這100萬部的市場份額就搶走了,我們很難為市場再創造100萬部的新增需求。所以360出來做手機,不管怎樣都會搞走大概100萬部的需求,而樂視這樣完全不在乎是否盈利的做手機的方式,又會搶走一部分份額,所以各家發手機的時機、配置等等都非常謹慎,做手機尤其要精打細算。

2014年算是互聯網手機的頂峰,這個量出現了一個天花板,而且又有一些互聯網手機的友商殺入,結果小米的份額就被搶了一部分。

2、因為前幾年線上賣手機賣得太好,導致小米完全沒想到要做線下,發現問題的時候已經晚了,線下的能力不是一天能做出來的,所以在2014的後兩年,雖然線下渠道在建設,但小米幾乎沒有增長。

3、三星在這兩年開始走下坡路,但是三星手機定位在3000以上,小米基本是2000以下,所以三星的份額雖然讓了出來,小米卻沒有對應的機型來補位,結果華為和O/V兩家接棒,沒有小米玩的什麽事。

4、這兩年小米供應鏈出了問題,據傳說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根本沒有貨可賣。

5、隨著友商水平的提升,小米手機在這兩年產品力相對下降,沒有推出特別拿得出手的機型。

反思與行動

65

和大部分一夜爆紅的互聯網創業者不同,雷軍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企業家。

面對這種情況,小米的反思和反應是非常值得學習的。

小米沒有死守自己前幾年的經驗,而是深刻地反思並行動。雷軍在公開場合說,2017年的銷售目標是1000億,而從上半年的數據看,這個目標似乎不難。

那麽,又是什麽原因讓小米重拾升勢呢?

1、首先是對線下渠道的重視和發展,聯合創始人林斌轉而負責小米線下店,2015年9月份,小米在當代商城開出了它的第一家線下體驗店。到今天為止,小米之家線下店已經有100家。

據林斌說,零售行業在2015年有一個排行,全球最高的零售店的坪效是蘋果,大概四十萬一平米。第二名是Tiffany,大概二十萬,小米的線下店全部打平了是二十六萬,如果小米參與這個排行,應該是全球第二位。

我經常去的五彩城B1層的小米之家,那里即使是工作日的下午,也有不錯的人流,周末則真的是人來人往。

2、其次是,產品能力的提升。

小米MIX的研發是一個極度保密的項目,在2016年下半年推出的時候,驚艷了手機行業,一貫高傲的羅永浩也在微博上發文稱,小米MIX是一次讓人肅然起敬的了不起的嘗試,但它不是好設計。

對於習慣了吐槽對手的老羅來說,這已經算是最高評價了,因為羅永浩還順便吐槽了蘋果7,說蘋果7已經跟設計沒啥關系了。

據說,因為MIX的突然亮相,小米內部一些已經遞交辭職信的員工又主動要求留下工作了,MIX的產品勢能一下子將小米的士氣和對外的勢頭提升了起來。盡管2016年的銷售情況並不完美,可是MIX已經是一個不錯的開端了。

而且,從MIX開始,小米算是正式進入了3000元以上的手機陣營。

小米6的發布,同樣在業界和客戶中開始贏得尊重。

營銷中經典的4P理論,把產品放在營銷的首位,是有原因的。

3、小米生態鏈的迅猛發展。2013年中,聯合創始人劉德受命組建一支新的團隊,在市場上去搶好的團隊,用小米的模式和價值觀去孵化一批企業。這是一支奇(ji)兵,沒想到在小米沈寂的幾年中,小米生態鏈卻迅猛地發展了起來。

2014年,小米生態鏈企業總的銷售額是20億,2015年50億,2016年達到了100億,而從今年一季度的銷售看,有好幾家小生態鏈企業的季度銷售額超過了5億。今年很可能會破200億。

4、海外市場發力。今年5月份,小米之家在印度的第一家線下店開業,造成了班加羅爾的局部大堵車,開業當天銷售額超過500萬,據說這是印度一家普通手機專賣店的一年的平均營業額。小米目前在印度和印尼發展迅猛,要知道印尼都有2.5億人口,印度就更多了,這些國家對智能手機的需求還在迅猛發展中。

5、友商落寞。小米挺過了2106年,從互聯網手機的競爭中走了出來,至今的互聯網手機也就只剩下了華為和小米,魅族出現了頹勢,360和樂視基本不玩了。

小米沈浮,人情百態

昨天,劉潤老師在他的小密圈發了一條話題,他說:

關於樂視。最值得尊敬的人,是在樂視輝煌的時候,因為不認同樂視而批評的人,在樂視真的遇到今天的挑戰,反而三緘其口,不推墻的人;不好不壞的是那些以前就罵,現在罵得更兇的人;最不值得尊敬的,是那些以前把樂視捧到天上,現在突然不說話的人。

一家企業獲得了短期的成功,或許是創始人有戰略眼光,或許是團隊執行能力強大,或許純粹是因為運氣。作為業界同行或者評論者和觀察者,應該用基本的常識和邏輯去審視這家企業,興時唱多,衰時唱空,盲目跟風,既沒看不出水平,也沒有意義。

一個公司,我們從自己的角度去看,評論商業模式,預測行業前景,分析大環境和機會風險,看多或者看空其實都沒有問題。做企業的也應該有氣度去看不同的聲音,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嘛。

但有問題的是,看多就堅持看多,看空就堅持看空,把死要面子當成了自豪,把動態變化當成了死理一條,把嘴硬當成了個性,也就只能呵呵一下了。

小米挺過了艱難的兩年,但是日後的路還很長,它究竟能走到哪里我們誰也不知道,但無論結果如何,小米將在中國商業史留有重要的一筆。

從小米這幾年的沈浮中,我們看到了一幅商業社會的人情百態圖譜,社會生態比商業更有趣。

(完)

雷軍 小米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393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