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最後的堅守者開始離開 西方長線資金撤離新興市場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614

在2013-2014年的新興市場資產拋售潮中,大型養老基金、保險基金和主權財富基金按兵不動,而現在,這些長線資金開始動搖。

盡管新興市場資產只占到這些機構投資者資產的一小部分,但近年來,比例有所上升。

這些長線資金管理著大量資金。其中,僅全球養老基金就管理著超過35萬億美元的資產。而現在,這些長線資金的撤資可能使得新興市場資產失去支持。

多年來疲軟的回報和不佳的增長前景使得長線資金選擇從新興市場撤資。華爾街見聞網站本月提到,世界銀行下調了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預期。

在過去兩年,發達國家的回報率高於發展中國家。美國債市和股市在2014年都錄得兩位數回報,這吸引了部分長線資金回流。

QQ圖片20150127090556

國際金融協會(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 簡稱IIF) 董事總經理Hung Tran表示,

幾大吸引機構投資者投資新興市場的因素已經發生改變。

IIF去年的數據顯示,在2013年6月美聯儲暗示加息而導致新興市場大跌後,流入新興市場的資金並未減少。IIF認為,這是由於機構投資者正在購買廉價資產,進行長線投資。

不過,去年12月,資金從新興市場凈流出。這是18個月來首次。IIF預計,2015年新興市場將面臨250億美元的資金凈流出,其中大多是由於機構投資者的撤出。

IIF研究顯示,近年來,機構投資者加大了對發達市場的投資比例,並下調了新興市場的比例。

Tran表示:“新興市場的增長優勢已經從幾年前的5%降至1%,所以讓投資者承擔更多風險的前提已經有所降低。”

此外,將資金推入新興市場的“推動”因素也有所減弱。自去年來,油價已經下跌超過60%,法國巴黎銀行預計,這將使得石油輸出國從國際市場中撤出資金,改變長達20年的趨勢。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9217

尚福林:堅守者與改革者 | 完美人物誌

2月24日上午8點40分左右,在銀監會門口,郭樹清與時任銀監會主席尚福林上演“二次握手”,上一次“交接班”的握手時刻是在2011年的10月29日,尚福林將證監會主席一職“交棒”郭樹清。

出生於1951年11月的尚福林,今年已66歲,超期“服役”銀監會主席近3個月時間。2011年10月,在“十二五”開局之年接近尾聲的時候,尚福林出任銀監會主席,至今正好走過一個五年規劃周期。

除了任職中國農業銀行行長兩年的時間外,尚福林長期在金融監管體系內工作,長達38年,歷任央行副行長、證監會主席、銀監會主席,如今,他的下一站是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

尚福林任銀監會主席的五年,正是銀行業金融機構褪去“黃金十年”光環的五年,伴隨的是金融創新與風險複雜共生,如何厘清其中關聯看透本質,在尚福林的領導下,銀監會沒有少下功夫。

“事異則備變”,這是尚福林在談及銀行業改革時常提及的一句話,從中可以感知,尚福林應對變化的沈著與穩重。

5年風險堅守

2016年末,銀行業資產總額達到232.3萬億元,較2011年尚福林上任當年末的113.3萬億元,已經翻倍。銀行業資產總額盤子的擴大,也意味著風險規模的擴張及風險暴露壓力的上升。

“歷史證明,商業銀行會因有效管控風險而發展繁榮,也會因風險管控不力而衰敗消亡。”尚福林曾表示。對風險時刻保持警惕的人,行事往往保守。的確,尚福林一直保持低調,在銀監會任職期間,極少接受媒體專訪,也極少在公開活動上露面。

“尚福林任銀監會主席5年多,這5年來銀行業平穩發展,他是功不可沒的。”中央財經大學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如是評價。

2011年10月,尚福林從“火山口”上的證監會主席卸任,執掌銀監會。可以說,尚福林在銀監會的這5年正趕上中國經濟進入下行期,整個銀行業經營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無論是銀行業不良率還是銀行業的盈利能力,與之前的“黃金十年”不能同日而語。

根據數據統計,2003年~2013年,中國商業銀行的利潤年均複合增速高達49%,可謂“黃金十年”,然而短短兩年,中國銀行業光環不再。而銀監會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四季度末,商業銀行當年累計實現凈利潤1.65萬億元,同比增長3.54%,增速同比上升1.11個百分點,不良率為1.74%,環比下降0.02個百分點。

隨著經濟形勢的變化,銀行業的風險領域也不斷改變,而尚福林帶領銀監會要做的是面對銀行業新的風險臨危不亂,並且積極疏導,“堅守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為底線。

2011年,國際國內經濟金融形勢複雜多變帶來的潛在風險逐漸顯現出嚴峻挑戰,當時,民間融資風險已經有蔓延之勢,銀監會的重要任務是厘清並加強各類風險之間的相互傳遞,加強銀行業與“影子銀行”、民間融資之間的“防火墻”建設。

2012年,銀行業“不良”風險開始暴露,壓力上升,圍繞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房地產、流動性、案件、表外業務和信息科技六大重點風險,尚福林在這一年加強了銀行不規範經營的專項整治工作。

到了2013年,地方政府平臺、房地產、流動性的風險依然是銀監會緊盯的重點領域,新興業務、表外業務快速發展引發的風險苗頭已經顯現,同業、理財投資資金的運用不斷加強。銀監會開始推動“影子銀行”概念範圍和監管責任。

不能忽略的是,2013年3月25日,銀監會下發《中國銀監會關於規範商業銀行理財業務投資運作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理財資金投向非標資產,不得超過理財總額的35%,亦不得超過銀行總資產的4%,嚴控理財非標投向。

2014年,被尚福林稱為對銀行業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對經濟增速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銀行風險也在加速暴露。其中,鋼貿風險暴雷,尚福林要求做到處置預案明確、措施及時有力。同期,同業、理財和影子銀行等業務風險也在發酵蔓延。銀監會2014年5月下發《關於規範金融機構同業業務的通知》,對銀行同業業務創新“堵邪門,開正門”,同時對銀行拉存款沖時點的不規範經營設立存款偏離度指標。

這一年,銀監會也開始著力改進監管方式,並對銀監會成立10年以來出臺的所有監管法規進行評價和梳理,這為此後各業務條線統一的監管政策打下基礎。

2015年,銀行業“不良”繼續暴露,交叉性風險成為風險防控重點,銀監會“透明、隔離、可控”原則探索加強交叉風險防控,有效防範跨行業、跨市場風險擴散和傳染。同時,鼓勵銀行探索“一企一策”,避免壓貸、抽貸、斷貸。

剛剛過去的2016年,為化解企業債務風險,尚福林主導了債委會的推進。針對P2P網貸風險,銀監會下發了行業監管辦法。

從5年的風險變化中感知,尚福林帶領銀監會所做的工作不僅細致,而且事關風險責任重大。“5年時間里,的確是有不少風險事件爆發,不過銀監會采取‘疏堵結合’,並沒有發生系統性的風險,這實屬不易。”一位股份制銀行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評論道。

改革者: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銀監會的工作性質決定了風險防控需要保守謹慎,而推進銀行業改革則需要銳意創新。

尚福林在公開場合的各項發言中,給人的印象是不喜歡任意發揮,秉承“有備而來”。不過,一位多次接觸尚福林的銀行業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尚福林講話的確是不溫不火,私下交流卻是一個很幽默的人,他性格溫文爾雅,但是一旦拍板決定的事就會強力推進。

推動銀監會內部組織架構的改革,可以窺見尚福林的“鐵腕”風範。2015年1月20日,銀監會宣布著眼於經濟新常態下銀行業改革發展和為民監管,對銀監會監管組織架構進行重大改革,這也是2003年銀監會成立以來首次對內部組織架構進行大調整。

其中包括設立審慎規制局,牽頭非現場監管工作,統一負責銀行業審慎經營各項規則制定;設立現場檢查局,負責全國性銀行業金融機構現場檢查;設立銀行業普惠金融工作部,牽頭推進銀行業普惠金融工作。

除此,將此前的銀行監管一部、二部、三部、四部,分別更名為大型商業銀行監管部、全國股份制商業銀行監管部、外資銀行監管部、政策性銀行監管部。合作金融機構監管部則改為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監管部。

據了解,此次監管架構改革將有限的機構和人員編制向前臺監管部門傾斜,調整後內設22個部門中,監管部門由11個增加到17個,占部門總數的77.3%。

有銀行業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如是評價,在對內部組織架構的調整中不可能沒有反對的聲音,尚福林能夠在內部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正是說明了他超強的協調能力及篤定的改革精神。

郭田勇評價銀監會改革稱,對銀監會內部組織架構進行改革,使得金融監管功能發揮變得更加專業化,更加具有針對性和前瞻性,有利於銀行差異化、特色化發展。

“使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尚福林稱,“通過監管架構改革,進一步突出監管主業、優化監管流程,監管資源利用效率不斷提升,制定並公開銀監會及機關各部門的權力清單、責任清單、約束清單,提升監管透明度。”

推進銀監會自身改革,是為了更好的推進銀行的改革,尚福林任職期間,銀行業改革也穩步推進。“銀行業在逆境下,在監管的引導下,無論是積極謀求創新,還是從行業發展都可圈可點。”郭田勇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尚福林曾表示,國際經驗表明,健全的商業銀行體系,需要大中小商業銀行分層布局、適度競爭、協同發展。引入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可以推進銀行的差異化發展,民營銀行試點應運而生,從試點落地到現在的常態化設立,銀監會對此做出了諸多工作。

較少接受媒體專訪的尚福林,卻在針對民營銀行的推進問題上,接受了人民日報的專訪,盡管只回答了三個問題,已經顯示出了尚福林對民營銀行推進的重視。

2014年3月,民營銀行破繭而出,首批民營銀行試點落地,到如今設立已經常態化。尚福林最新撰文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已有8家民營銀行開業,總體運行平穩,服務實體經濟的效能逐漸顯現;還有9家已經批準籌建。截至2016年三季度末,首批試點5家民營銀行資產總額1329.31億元,平均不良貸款率0.54%,撥備覆蓋率471.21%,當年利潤5.72億元。

除了民營銀行,銀監會也推動銀行在投貸聯動子公司、直銷銀行子公司等業務專營化方面做出探索。

“形勢逼人,不進則退。”尚福林2015年曾在《中國銀行業》雜誌撰文,提出銀行業必須加大金融創新力度,轉變盈利模式。他認為,銀行應該通過利用信息技術加強業務創新、加強非信貸和表外業務創新、加強負債業務創新、加強信貸業務創新四大方面來把握發展的主動權。

監管與國際接軌

尚福林任職期間,正值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時期,銀行業監管全面趨於嚴格。

2010年11月,20國集團首爾峰會批準了巴塞爾委員會起草的《第三版巴塞爾協議》(巴III),確立了銀行業資本和流動性監管的新標準,要求各成員國從2013年開始實施,2019年前全面達標。

在尚福林上任伊始,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就曾提出,未來銀行業監管的重點應在如何實施新監管標準方面,實現與國際接軌,不斷提高銀行的風險抵禦能力。

2012年6月8日,銀監會發布《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下稱《資本辦法》),並於2013年1月1日正式實施,這是中國版巴III的正式落地,意味著銀行業進入新的監管時代。自此,銀監會全面引入巴III確立的資本質量標準及資本監管最新要求,涵蓋了最低資本要求、儲備資本要求和逆周期資本要求、系統重要性銀行附加資本要求等多層次監管要求,促進銀行資本充分覆蓋銀行面臨的系統性風險和個體風險。

隨後,《商業銀行杠桿率管理辦法(修訂)》、《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辦法(試行)》等細則規定相繼落地,銀行業開始處於平穩過渡時期。尚福林當時專門強調,要穩步推進新監管標準的實施,商業銀行要提升穩健發展內生動力,制定過渡期達標規劃。

“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國際銀行監管實施了大量改革,在資本、杠桿率、流動性等領域出臺了更嚴格的監管標準,寬管制、嚴監管已經成為全球銀行業發展和監管的共識。”尚福林稱。

尚福林認為,目前國際監管領域主要呈現兩個方向性變化:一是不斷強化審慎監管,註重微觀審慎與宏觀審慎監管的有機結合。本次金融危機後,巴塞爾委員會大幅提高了資本、杠桿率和流動性等監管標準,強化了最低資本要求、監督檢查和市場約束三大支柱,提出了逆周期資本和系統重要性機構監管等宏觀審慎監管工具。

二是加強風險隔離,推動金融業向專業分工和簡單透明模式回歸。危機後,美國、英國和歐盟三大經濟體紛紛強調“回歸簡單、重返主業、風險隔離”的監管導向,明確要求在傳統銀行業務與高風險的交易業務和投行業務之間建立防火墻。一些國際大型金融集團已在調整經營戰略和業務模式,更專註於在核心地區開展核心主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697

民意收集日 凝聚留守者共識

1 : GS(14)@2014-11-13 23:08:46



【本報訊】過去46日的佔領,衝與不衝?撤或不撤?留守者意見紛陳,惟缺乏溝通渠道,爭論不休令人憂慮內部撕裂。有人聯合金鐘大部份物資站,發起大型民意收集日,冀通過理性討論凝聚留守者共識,共同研究運動下一步對策。發起「雨傘民意日」的港大法律系學生鄭諾銘(Jason)表示,一直有熱心人收集各種意見,但規模較小,接觸的人有限,容易分散焦點。經過多日游說,他成功聯合金鐘佔領區26個物資站,協助舉辦民意收集活動,希望所有支持佔領行動的人,可集中討論未來運動方向。



問題圍繞四大主題


民意日在周五起一連三日舉行,意見書問題圍繞四大主題,包括進一步升級行動、退場條件、第二輪對話及佔領者身份認同問題,例如留守原因等,全部設開放式選項供寫下不同意見,預計最少收集1,000份意見書,亦會在銅鑼灣及旺角佔領區同時進行。
Jason強調民意日不是要作任何決定,而是要激發起市民討論及思考,故會設立討論區,豎起白板自由發表意見,建議先討論再填寫意見書。所有意見書會先由義工拍攝記錄,再放在收集區供現場人士翻閱,全面公開透明,「睇吓唔同人嘅諗法,了解多啲,縮窄分歧」。
Jason不認同民意日會淪為「左膠式小組討論」,認為每個人的意見都應得到尊重,「呢個運動冇大會,靠討論去傾下一步係必須嘅,唔同意佢意見你咪提出嚟囉」,未來將繼續舉行多次民意日。清場消息越吹越烈,Jason稱若佔領區不復存在,實體民意收集行動勢必夭折,或會轉為網上形式,但認為這樣的討論是勢在必行,「政府對民意視而不見,即使你用行動清場,呢個問題始終存在,隨時會再佔多次」。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1113/1893352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455

留守者配合清場 往中信道路昨午解封

1 : GS(14)@2014-11-19 08:15:03




【雨傘革命 第53天】【本報訊】建制陣營借助法庭禁制令逼退各區佔領運動的第一擊,昨在金鐘中信大廈外展開。執達主任在警方聲援下,共花5小時解封龍匯道及部份添美道,其間獲留守者配合,終恢復通往大廈的行車路線。大廈業主表示滿意禁令執行情況,暫不會有進一步清場行動。記者:佘錦洪 朱雋穎 謝明明 張婷婷 白琳



大批傳媒昨晨在中信大廈門外守候執達吏及警方到場。至早上8時30分,大批軍裝警員徒步進入大廈,於大堂及停車場戒備,門外有留守者隨即收拾個人物品,準備隨時撤離。約20名執達主任9時許乘車到場,與中信代表律師於門外佔領區,以擴音器宣讀禁制令,要求堵塞龍匯道及添美道的人士離開。中信公關出示一張地圖,標示了8個將執行禁令的位置,並交代清理順序。留守者遂根據地圖,後移立法會對出迴旋處的防線,讓出一條行車線,並陸續回收龍匯道部份鐵馬。中信大廈工人在執達主任陪同下,約10時20分開始行動,先後移除龍匯道東西行線的鐵馬,逾百警員則在後方待命。工人其後欲拆迴旋處路障,惹起留守者不滿,稱防線後移已夠讓車輛通過,質疑想藉禁令清場。經民主黨立法會議員何俊仁多次交涉,留守者再後移防線,最終讓出半個迴旋處,執達主任才作罷。警方則在道路解封後於停車場口設臨時交通燈,正式恢復通車。


今天不會有下輪行動

其中一個受爭議的位置是添美道南行線的鐵馬陣,雖無阻行車通道,但亦標記在禁制令的地圖上,意味將一併納入移除行列。學民思潮召集人黃之鋒表示,鐵馬陣後正是學民留守大本營,「到底清場是為着開通中信停車場,還是有其不為人知的政治動機?」他在現場以擴音器多次要求交代,留守者亦一度包圍執達主任,惟對方無回應。午後執達主任再以確保行人通道暢順為由,要求清除添美道過路處路障及中信門外7個帳篷。留守者商議後決定再次讓步推開路障,又搬走帳篷,但遺下少量雜物,上面貼上「我要真普選」標語,趁機表達訴求。中信代表則在執達主任監督下,逐樣雜物記錄收走。至下午3時,所有執達主任乘車離去。據悉,中信大廈業主接受已清理範圍,無下一輪清理路障計劃,今天不會有行動。不過,業主昨晚再發聲明,希望大廈附近能盡早恢復正常車輛通行。於中信大廈外留守多日的橙頭表示,中信申請禁制令的理據是供緊急車輛出入,昨行動已達相關目的,如要求再清除更多鐵馬,已經不是人道考慮,而是政治考慮,「我哋唔會咁容易畀佢清」,明言會作抵抗,堅守至其他留守者撤離後再離開。在場監察的工黨立法會議員李卓人稱,留守者已盡量避免衝突,但可悲的是政府不與學生用對話的方式去找出路,而是以禁制令的方式,躲在禁制令及法庭後,利用法庭和民事訴訟去清場。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1119/1894033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504

離職記者:勿罵留守者是奴僕

1 : GS(14)@2015-01-06 00:55:57





【本報訊】亞視欠薪風波持續,新聞部員工一個接一個離開。剛離職的亞洲電視記者陳俊彥在社交網站撰文,鼓勵「有汗出、無糧出」的戰友,指自己大學畢業後就進入新聞部工作,「新聞部同事間的感情,永遠是遮擋外間風雨的傘,也是在外間打拼的動力」。他希望外界「不要罵他們(留下的員工)是奴僕!」,因「很多人享受着跑新聞的滿足感。如果一切只計算金錢,真的為了那一萬數千元,很多人從來也不會進入這公司,甚至不會走進新聞行業」。



「我對不起兄弟」


在亞視新聞部工作兩年多的陳俊彥昨在社交網站撰文,為自己的離開向戰友道歉,「今天我對不起兄弟,為了個人的未來,是時候逼自己走了」。他說日前在公司填寫勞工處表格時,差點忍不住淚水,不甘心也羞愧,「不明白自己為何要以如此不光榮的模樣,離開這個新聞部」。他又為留守戰友打氣,呼籲「不要罵他們是奴僕!不要說他們是盲目!為何沒有薪水也要留下?……留下的同事,我為你們驕傲。前路必定比過往更難走,工作會更費力。我會一直默默為大家加油」。他盼白武士盡快出現,「儘管現在的大老闆是混蛋,儘管內部資源越來越少……但是在這個家庭工作過的同事,沒有人想親手打破這招牌……祈求亞視能有一位新的『好老闆』!你們值得一位『好老闆』」。他接受《蘋果》電話訪問時稱,畢業後在亞視跑新聞,雖然離開,但希望為堅持留守的戰友打氣,「新聞部係好好嘅地方,同事間互相幫忙,大家感情好濃厚,見到好多人會質疑留守同事背後原因,好想為佢哋打氣」。■記者譚靜雯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105/1899182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965

留守者:做到閂閘為止

1 : GS(14)@2016-03-05 01:15:30

【本報訊】亞視員工到最後一刻仍然對亞視不離不棄。昨日早上仍然見到不少員工如常在大埔廠房上班,留守崗位維持亞視運作。當中服務了20多年的製作部員工張先生接受訪問時,透露製作部有40、50名員工,仍然希望亞視可以運作至4月1日。對於亞視勞工保險到期,他表示不清楚:「作為員工係希望公司繼續運行落去,咁當然我哋要take a risk(博一博)啦!但都係要睇員工同事自己決定啦!」至晚上清盤人德勤舉行記招前,亞視大埔總台亦如常進行降旗儀式,員工離開時亦未見愁眉苦臉。



昨晚大堂燈火通明

亞視廠房2、3及4樓的行政部及5樓的飯堂樓層晚上依然有燈光,平時大堂會關燈,昨晚則變得燈火通明,玻璃門外4盞大燈亮着。得悉德勤宣佈明日停播,晚上離開的員工Jeremy說:「自己有心理準備,做到最後一刻算係咁,本身都諗住做到閂閘為止。」他直言為亞視未能營運至60周年感到可惜:「不過好多嘢都有beginning(開始)同ending(完結),雖然唔係咁好,但都係一個結局。」■記者卓寶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304/1951604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75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