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直擊黑工狂搶港人飯碗

2011-5-26  NM




法定最低時薪廿八蚊實施後,大批 低薪勞工被炒或被迫更改聘用條件,不過要數最無良及離譜的,就是不少僱主為省卻成本,不惜以身犯法聘請黑工。記者隨隊直擊入境處掃蕩黑工,目睹整個搜捕行 動。本刊更發現有僱主用嶄新手法聘請黑工,包括公然登報請人。黑工重災區,還包括地盤及裝修業,猖獗情況令人咋舌。

勞工處數字顯示,上年頭十一個月,僱主因僱用黑工罪而定罪的個案,較○九年同期激增四成。黑工人數上升,其一是隨着通脹升溫,營運成本上升,為了緊縮開支,僱主唯有轉聘黑工,以減少自己的支出。

直擊「曙光行動」

為進一步了解本地黑工猖獗的情況,本刊記者於本月中開始跟隨入境處特遣隊,採訪入境處打擊黑工的實況。

入境處三十八名特遣隊隊員在行動當日,準時齊集在九龍灣宏天廣場總部展開「曙光行動」的簡報會。總入境事務主任葉兆強未公布行動有關細節前,第一步就要各隊員及隨團採訪的記者交出手提電話,以防行動外洩。

雖然入境處是次反黑工行動,並非如警方飛虎隊搗破槍匪賊巢般嚴重,但葉sir亦提醒隊員,行動要盡量迅速準確,一來避免對現場人士帶來不必要的不便,二來防備黑工逃脫及反抗。

有隊員私底下向記者透露,拉黑工表面似很容易,但實際上與拘捕賊匪無異。「有啲內地男黑工,高頭大馬又恐武有力,佢哋反抗起上嚟擸架生,我哋都好手忙腳亂,話晒我哋唔係警察,有防衞武器隨身……」隊員阿文(化名)對記者說。

此外,葉sir還叮囑隊員,若遇有黑工言語不通時,應盡快致電指揮中心找翻譯協助,免得被黑工託詞言語不通而蒙混過關。

簡報完畢後,九名特遣隊人員為一組,三十八人分乘四部小型旅遊巴出發,為了行動上方便,旅遊巴也不掛上AM的政府車牌。

拘控黑工

約下午一時,入境處職員根據情報,到達銅鑼灣金百利廣場一間西餐廳,隊員先以情侶打扮入內扮作食客,當他們目睹一名印尼籍女侍應在幫客人落單及送餐時,隊 員即表露身份及查閱女侍應的證件,發現她是非法勞工,另在廚房內還拘捕另一名印尼籍的女洗碗黑工。一擊即中後,特遣隊隊員馬不停蹄,繼續向下一個目標地進 發,約下午二時,到達青衣翠怡花園的一個單位,情報顯示單位內有兩名內地男黑工正在進行裝修工作,特遣隊隊員即上前拍門查證及採取拘捕行動,最後從兩名黑 工身上發現假身份證。兩名黑工最後被法庭判以違反逗留條件及管有虛假文書兩項罪名,各被判監十五個月。

踢爆黑工僱主

「食肆係黑工最密集地方,為了工作我哋好多時去唔同食肆放蛇同拉黑工,試過半朝就食咗四餐飯。」阿文透露處方的反黑工行動近日愈來愈頻密,令他與不少同袍 疲於奔命,「雙程證加自由行,內地人嚟香港方便咗好多,亦直接令黑工的問題嚴重咗,再加上通脹及最低工資法例實施,本地黑工數目每日都有增加。」除了入境 處採取逮捕行動外,本刊亦收到線報,指出粉嶺一個園藝花園,不但聘請數名黑工,近日還登報招人,雖未明目張膽至標明請黑工,但就真的做到「來者不拒」。記 者放蛇扮鄉音打電話給園藝花園的老闆黃生,報稱只持有雙程證時,黃生非但沒半點詫異,還相約記者於上週五中午,到粉嶺火車站外「先見工」,「唔相干,最緊 要係工作勤力啫,況且呢份工唔需要對外見人,有冇身份證好閒啫。」黃生在電話中輕鬆地說。

賤招求脫身

約五十餘歲的黃生,一見記者,便扮作十分關心,並笑說:「你唔使咁驚,我嗰度有幾個員工同你一樣,佢哋做咗好耐,佢哋會教你點搭車係最平,幫你慳番唔少 錢。」之後黃一輪嘴簡介工作的概要,並自誇:「我唔會刻薄你,照俾廿八蚊一個鐘你,一日最多做八小時……」原來黃肯依法付最低時薪是另有所圖,代價是要黑 工自製假身份證,「嗱!我俾足廿八蚊一個鐘,合晒法律,不過你都要幫番我,你借親戚身份證,影印個影印本俾我keep,屆時萬一有人嚟查,我就話你用呢個 身份證見工,所以唔關我事,咁樣我起碼有啲保障呀!好公平啫,反正你都犯法,你當幫吓我,況且出面無老闆咁慷慨俾足廿八蚊呢個價。」黃的如意算盤打得十分 響,若再計入不用支付強積金供款、有薪假期及其他員工福利等,黃在工資成本上絕對是省了一大筆。記者其後走入園藝花園觀看,只見門前的花叢內,有幾名內地 女工正忙於修剪雜草及打理花卉。當記者說來買花時,其中一名操不純正廣東口音的女工上前招呼,「買乜嘢花,你揀啱,即時新鮮剪俾你,附近好多居民都嚟買 花,我哋價錢好平,實抵過你去街市買。」從女工口中得知,園藝花園的生意不俗,但老闆黃生卻仍聘請黑工,名副其實是「算死草」。

黑工重災區

據入境處特遣隊隊員分析,園藝花園使用的「金蟬脫殼」手法,確曾令部分僱主在法庭上打甩罪名,「除非黑工肯頂證僱主,否則幾難入到僱主罪,況且萬一有事, 僱主可能以安家費令黑工妥協。黑工做嘢都係為錢啫,拉咗已經無得做落去,額外多一筆錢收,何樂而不為。」有僱主登報請黑工,也有黑工「打單泡」自行搵食, 當中地盤及裝修工種,更是黑工的溫床。每朝約七時至十時,元朗谷亭街近公廁旁的街角,便會有一班等開工的地盤及裝修散工聚集,由於附近開有多間建材五金 鋪,故不少地盤及裝修判頭會到上址買材料工具,然後順道在附近街頭上招攬所需的人手,而當中又滲有不少黑工。四十歲的鍾生身高約五呎九吋,外表黑黑實實, 他不諱言自己是由廣東陽江市持雙程證來港。「一年前開始嚟呢度搵工做,每次嚟香港都可以賺四、五千蚊返鄉下。」鍾指他與不少同鄉,早已摸熟元朗谷亭街這處 的搵食門路,他們以平取勝,本地工人日薪約收八百至一千,他們則以一半的日薪價錢搶食,「咁又唔係日日有工開嘅,主要睇開工地方夠唔夠隱蔽,不過每次留 港,都開足工,點都好過响鄉下耕田。」本週一早上約七時,記者跟蹤鍾與另一同鄉,發現他們在谷亭街接了手提電話後,便徒步走至大樹下東路旁,未幾便有一輛 客貨車前來接載二人,最後入了元朗大棠水蕉新村一間正在維修的村屋當裝修工。可能怕被外間發現有黑工正在開工,這間村屋用了多幅帆布來掩蓋全幢樓宇,以阻 擋外人視線,若非記者跟蹤他們到上址,也不知有黑工在村屋內正進行裝修。

黑工問題嚴重

眼見外來黑工有工開,而自己亦企在谷亭街街角「等運到」的本地三行工人阿水,便十分勞氣地對記者說:「邊投訴得咁多,警察都知o架,但奈佢哋唔何,除非跟 到去地盤或裝修單位,當場捉到開工,又證實到唔係『義務』幫親友手啦,呢處揚到黑工識得嚟企等工開,你話問題嚴唔嚴重呀?」立法會議員及街坊工友服務處執 行監督梁耀忠,一聽「黑工」二字,即搖頭嘆息,並說若黑工問題不徹底撲滅,本地工人及黑工同是輸家,同被無良僱主剝削,「最低工資法剛實行,暫時未睇到對 黑工問題有冇影響,但可以肯定講,有無良僱主已經借題發揮……所以黑工問題只會越嚟越嚴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34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