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無悔當年讀物理

網誌分類:股票經
網誌日期:2017-06-25

昨天在「鍾記價值投資學員」Telegram群組,收到學員上載的資料,原來是今期《中大校友》登出了自己之前投稿的新書出版內容。這次已經是我第二次出現在《中大校友》。還記得去年出版第一本書的時候,也在同一本刊物登過有關資料。難得有機會在母校的刊物更新個人的近況,甚有親切感。

自己當年「會考」成績優異,因不想再受高級程度會考公開試的「折磨」,於是決定透過「暫取生」的途徑考進中大,選了一門在別人眼中很難找到好工作的學科------物理。其實,以自己的成績,大可以選擇商科或醫科、法律等專業科目,未來工作前景和入息都較有保障,職場的道路較易走。但現在回想,我卻沒有後悔大學時期純粹按著個人興趣而選修了物理!

主修物理除了學習主科的知識外,最大的得著是訓練了我的數學、推理及邏輯思維,而這正是成功的股票分析員或基金經理應具備的主要元素。雖然「物理」與「投資」看似風馬牛不相及,但我發覺原來物理理論有時也可以應用在投資方面。我舉兩個例子。

第一個例子。還記得大學畢業後,誤打誤撞找到一份於股票行擔當股票研究員的工作。當時公司內有位資深的投資者,嘗試運用牛頓定律(Newton Law)來設計一套期貨交易策略,稱為「動力買賣策略」(Momentum Trading Strategy)。他覺得大市上升或下跌都是有動力的,通常都會維持一段時間,直至遇到阻力才會改變方向。他的買賣策略很簡單,就是當大市上升(以收市價為準)便買人恒生指數期貨合約,假如第二天大市持續上升,他便繼續持有。直至有一天,大市下跌,他便掉轉槍頭賣出平倉,再沽空。假如之後大市持續下跌,他便繼續持有,直至大市回升,他才買回平倉,再多買。如此類推。

資深投資者的買賣操作,不正是引用了物理學的原理嗎?我沒有深究最後他能否依靠這套方程式賺錢,但當時對於我這個唸物理的年輕小伙子來說,覺得這操作很有趣。

第二個例子是著名投資大鱷索羅斯(George Soros)成立的量子基金(Quantum Fund),其名稱正是源自「量子力學」(Quantum Mechanics)。量子力學提到海森堡的「測不準原理」(Heisenberg Uncertainty Principle),粒子的位置與動量(或速度)不可能同時被確定,位置的不確定性越小,則動量(或速度)的不確定性越大,反之亦然。簡單地說,當科學家嘗試用儀器量度粒子的位置和速度時,該儀器已經不可避免地改變了粒子的原有運行狀態,所以測不準。索羅斯的投資哲學,很多時都是建基於「明白和承認投資市場充滿不確定性」。只有這樣,投資者才會有勇氣和信念去接受本身或市場都有機會出錯。投資者在制定策略時,必須不斷思考市場不同的可能性。

人生的際遇很難說得準的,我偏愛隨緣不強求,知足常樂。有誰會想到自己當年讀物理,二十多年後,竟然會教人股票投資!為何會有如此大的轉變?我沒有刻意去找答案。

最近香港大學因連年選修學生不足,在2018學年取消天文及數學/物理主修。聽到這個消息,我心有戚戚然!如果有學生因擔心將來仕途而不跟隨志趣選科,真有點可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296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