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國制造2025”對內外資企業有別? 工信部:一視同仁

“中國制造2025”政策只適用於國內企業,沒有對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中國試飛的C919很多關鍵技術都來自海外,中國只是制造了一個空殼?

針對這些外界的疑問,5月24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政策吹風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一一進行了回應,並多次強調,“中國制造2025”的所有政策措施是普遍適用於內外資企業的,對於所有企業都是一視同仁的,並不存在限制外商投資的做法。

辛國斌說,無論是“中國制造2025”的制定,還是組織實施過程中,我們始終秉承公開、透明、開放的原則。制定過程中,問計於內外資企業,許多跨國公司也積極做出響應,為“中國制造2025”的制定貢獻了智慧。

他回應稱,在這個戰略組織實施過程中,我們始終堅持相關政策措施適用於中國境內所有企業的原則。2017年1月,國務院發布的《關於擴大開放積極利用外資若幹措施的通知》,再次公開明確了外商投資企業和內外資企業同等適用“中國制造2025”戰略政策措施。這一戰略實施兩年多來,外商參與了高端制造、綠色制造、智能制造以及設計和創意、工程咨詢、現代物流、檢驗檢測認證等具體項目,應該說也都收到了很好效果。

他還補充說,在擴大雙方合作中,目前存在的突出問題是發達國家有不少技術、設備和產品對我國實行出口禁運和嚴格限制。

對於外資在中國市場競爭當中的問題,辛國斌稱,“中國制造2025”的所有政策措施是普遍適用於內外資企業的,對於所有企業都是一視同仁的,並不存在限制外商投資的做法。關於一些具體的市場份額的表述,實際上很多是一些預測性的,很多是由一些研究機構作出的分析,是一種導向性的指標,它不具有行政約束力,也不是代表政府一定要怎麽樣推進實現這些目標。它更多地是一種預期,而不是真正的市場商業行為。

針對外界媒體、協會發布的一些研究報告提出的擔憂和質疑,辛國斌回應稱,這些質疑和擔憂更多地是對中國的情況不太了解,存在著一些誤解和誤讀。他特別強調高科技產業從來都不是靠保護發展起來的。

他說,高科技產業是推動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這些領域的一個共同特點是投入高、風險大、不確定性強,政府給予一定的引導和扶持是各國的通行做法。但是,技術創新和市場競爭歸根結底要靠企業,政府代替不了,也左右不了。

辛國斌補充道,核心技術是花錢買不來的。既然發達國家對此限制,不讓中國購買,我們就只能自力更生,通過實施重大科技專項、重大工程來攻克這些瓶頸和短板。近期,一些中國企業出於自身戰略考慮,收購兼並了外資企業,這些都是市場行為,也是企業在市場中的自主選擇,中國政府從來沒有強制要求過,“中國制造2025”也同樣沒有這方面的要求。

不過,在實施過程中,他說,有一些企業在境外也遇到了一些不公正的待遇,有一些國家加大了對這些收購、並購的市場行為的審查力度,有一些做法比我們做得還要重、還要多。所以在這方面,希望大家能夠公平公正地看待這個問題。

對於C919核心技術都是國外的問題,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司長李東回應稱,實際上並不是這樣。

他提到,當代大型客機是一個高度成熟、高度產業化的產業,全球化、國際化和子系統招標已經成為國際慣例。比如,空中客車實際上是由歐盟多個國家聯合研制的,波音飛機包括導航、發動機等超過50%的配套也是在全球配套。C919作為當代一個非常複雜、先進的飛機,利用全球資源實現突破,是個最佳路線。

其次,C919大型客機作為我國首款完全按照適航標準和主流市場標準研制的單通道幹線飛機,按照“主制造商-供應商”這種當前全球航空普遍采用的模式研制,在總體設計方面,C919飛機的氣動設計、結構設計、系統設計需求均由中國商飛公司提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

李東稱,C919項目,涉及上萬個配套件,同時有數百家企業參與這個重大項目。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把上萬個零部件,包括發動機、配套導航設備,按照科學的規律整合成一個整體,飛上藍天,這里面攻克了飛機發動機一體化設計、電傳飛控系統控制律、主動控制技術等100多項關鍵核心技術,形成了以中國商飛公司為平臺,包括設計研發、總裝制造、客戶服務、適航取證、供應商管理、市場營銷等在內的我國民用飛機研制核心能力。隨著C919首飛成功,以中國商飛為核心,聯合中航工業,輻射全國,面向全球的較為完整的具有自主創新能力和自主知識產權的產業鏈正在形成。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dujuan @yicai.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048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