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東陸家嘴高樓群。(新華社 鈕一新/圖)
5月15日,上海市委機關報《解放日報》公布了新一屆上海市委常委的分工,顯示上海市委的“大口”工作黨委已經增至10個,分別由市委副書記尹弘、市委秘書長諸葛宇傑等5人分管。
上海市委在機構設置時,除了有組織部、宣傳部、統戰部等黨委部門,還將全市的部門和機構按照產業或行業劃分為若幹“大口”,由市委派出“大口”工作黨委進行歸口管理,從而實現加強黨的領導,這是上海黨建的一大特點。
目前,上海全市有10個“大口”工作黨委,相應的分管常委分別是:
市委副書記尹弘分管市教衛工作黨委、市科技工作黨委;
常務副市長周波分管市經濟信息化工作黨委、市金融工作黨委、市建設交通工作黨委、市國資委黨委;
市委政法委書記陳寅分管市場監管工作黨委;
市委秘書長諸葛宇傑分管市合作交流工作黨委、市市級機關工作黨委;
市委統戰部長施小琳分管市社會工作黨委。
今年5月之前,上海的“大口”工作黨委是9個,5月5日,市場監管工作黨委成立,使這一類市委派出機構增加到10個。根據公開報道,市場監管工作黨委的職責是,根據市委授權,會同市工商局、市質量技監局、市食品藥品監管局黨組,統籌協調市場監管領域的重大決策並組織督促檢查;領導歸口單位黨的建設;做好幹部的培養、選拔、教育和監督管理等工作。
從運行方式看,上海的“大口”工作黨委已然是實體機構,已運行多年的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不僅有辦公室、組織幹部處、宣傳處、統戰處、老幹部處等具體的內設機構,還有市紀委派駐紀檢組。
教衛工作黨委網站顯示,該“大口”黨委的職能包括做好幹部的培養、選拔、任免、教育、監督和管理工作;協助市委管理歸口部門和單位的市管幹部。今年3月7日,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就任命了上海市教科院1名副院長,由教衛工作黨委一位副書記和組幹處副處長前往宣布。
上海的“大口”黨委制度始於1983年,當時成立了工業、交通、建設、財貿、農村、對外經貿、科技、教育衛生等8個工作黨委,作為市委派出機構,行使一級黨委職權。
後經過1994年、1996年、1997年、2008年數次調整後形成了科技、教衛、建設交通、金融、經信、合作交流、社會工作、市級機關、國資委等9大工作黨委,直至今年新設監管工作黨委,形成了十大“大口”黨委的最新布局。
從2016年開始,上海進一步強化“大口”黨委制度,恢複了“大口”黨委書記的工作例會,每個季度召開一次,當地媒體公開報道稱,“作為一項制度性安排,大口黨委書記例會將進一步圍繞中央要求和市委部署,發揮好在歸口系統的領導核心和政治保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