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年前,在莫里斯·格林伯格(Maurice Greenberg)的主持下,斯塔基金會(Starr Foundation)以51.5萬美元從Paris Gallery處購得被八國聯軍盜取的頤和園銅窗,並將文物歸還中國。26年後的2017年,年逾九旬的他正全力推進“中國大熊貓入住紐約”(The Pandas are Coming to NYC)項目,希望在2020年前迎接兩只中國國寶進入紐約中央公園。
2016年12月,美中關系全國委員會(National Committee on U.S.-China Relations)為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和AIG(美國國際集團)前首席執行官格林伯格頒發終身成就獎,以肯定和表彰兩人對中美建設性關系作出的努力和貢獻。
自1975年11月首次率團訪華以來,格林伯格至今仍保持著每年訪問中國三次以上的頻率。近日,在斯塔基金會位於曼哈頓中城的辦公室,格林伯格接受了第一財經記者的獨家專訪。
美國優先,不等於犧牲他人利益
美國總統特朗普自當選以來,即宣稱要施行“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的執政理念——雇美國人,買美國貨。
此後,他更在貿易領域頻下“戰書”:正式宣布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重新啟動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談判,簽署行政命令調查美國巨額貿易逆差原因。貿易保護主義和民粹主義擡頭明顯。
格林伯格認為,應當從不同角度去理解特朗普的這些行為。他解釋說:“美國優先,並不意味著要犧牲所有其他國家和人民的利益。”
至今,特朗普入主白宮滿百日,內政政績卻乏善可陳:撤銷和替代奧巴馬醫改提案幾經波折在眾議院險險過關,依舊面臨參議院討論;減稅計劃被批缺乏細節;萬億美元基建項目尚無定論……
格林伯格認為,如果特朗普的減稅和稅改計劃能夠獲得通過,將吸引美國企業留存海外的資金大舉回流,從而為龐大的基礎設施建設計劃提供資金支持。
4月26日,美國財政部長史蒂文·姆努欽(Steven Mnuchin)和國家經濟委員會主席加里·科恩(Gary Cohn)舉行聯合新聞發布會,宣布所謂“美國史上力度最大”的減稅計劃,提議將美國企業的公司所得稅從現行的35%降至15%。稅改計劃中提及將對美國企業留存海外數萬億資金實行一次性征稅。財政部長姆努欽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具體稅率多少仍待與國會兩黨的協商,但稱稅率會“非常具有競爭力”。在發布會之前,路透社曾報道稱,政府有意將企業海外匯回利潤的稅率從35%降至10%。但這一標準並未在當天的稅改計劃中得以體現。
據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的研究統計,美國企業海外留存資金高達2.6萬億美元,約占GDP的14%。蘋果、微軟、谷歌母公司Alphabet、思科和甲骨文分列美國企業海外現金持有量前五。蘋果在海外持有大約2300億美元現金和其他短期投資,蘋果CEO蒂姆·庫克也曾表示,若稅賦得以減輕,蘋果願意將海外利潤匯回美國。
“當然,即便這些海外資金回流投入到基建項目中,資金依然是不夠的。我們需要海外資本的參與。”格林伯格認為,中國企業有望在其中“一展拳腳”。
特朗普萬億基建 中企有望“一展拳腳”
5月初,特朗普在接受美國哥倫比亞廣播電視公司CBS新聞專訪的時候透露,萬億美元基建計劃已基本擬定完成,並將在兩至三周內公布。特朗普對記者說:“看看中國(的基礎設施)吧,我們就像是第三世界。”
格林伯格表示:“美國亟須改善陳舊的基礎設施,我相信政府會歡迎全球的資本投資。”
目前該計劃尚未有具體的時間表和方案,但中美在基建領域的合作前景,特別是中國企業參與美國基礎設施項目的討論已悄然興起。
以紐約為例,紐約與新澤西港口事務管理局(Port Authority of New York and New Jersey)於今年初批準了一項322億美元的資本計劃,為大紐約地區隧道新建和機場翻新擴建提供資金支持。
紐約與新澤西港口事務管理局總監帕特里克·福伊(Patrick Foye)也曾參與到特朗普有關新基建計劃的討論和制定過程中。福伊向第一財經記者介紹說,過去三年內紐約與新澤西港口事務管理局對拉瓜迪亞機場的擴建重修及戈索爾斯大橋(Goethals Bridge)的整修工程均以公私合營(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PPP)的方式進行,引入了來自加拿大、法國和澳大利亞的資本。
福伊說:“特朗普政府十分重視基建投資,特別是通過公私合營的基建項目,並歡迎中國企業參與和競拍。”
然而,在實際操作中,中企參與美國基建項目仍面臨不少挑戰。以中建美國公司為例,在2016年已經躋身全美橋梁承包商排名前十,並於10年前劃撥資金專門用於投資美國基礎設施建設。但考慮到美國基建公私合營項目仍處於起步階段,中國企業面臨無項目可投的窘境。
根據美中關系全國委員會和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最新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對美投資增至460億美元,較前一年上漲200%;雇用美籍員工超過14萬人。報告同時也稱,美國對外政策收緊,以及中美經貿關系面臨的不確定性等因素,都會影響2017年中國企業對美投資前景。
對此,格林伯格並不擔憂:“我不認為政府會對那些想要來美國投資的中國企業設限,中國企業理應享有這樣的機會。”
他補充道:“中美兩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雙方都不需要那些限制投資的措施。我希望雙方都能鼓勵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