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審美疲勞下,各國媒體如何報道法國大選?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509/162997.shtml

審美疲勞下,各國媒體如何報道法國大選?
全媒派全媒派

審美疲勞下,各國媒體如何報道法國大選?

各國媒體還是使出了渾身解數,用盡新媒體手段展開報道。

來源 | 全媒派(ID:qq_qmp)

文 | 騰訊傳媒

當地時間7日上午8時(北京時間14時),2017年法國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在法國本土全面展開。在第一輪投票中勝出的“前進”運動候選人埃馬紐埃爾·馬克龍和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候選人瑪麗娜·勒龐,為總統職位展開最後對決。

在候選人展開激烈競爭的同時,全球媒體也紛紛關註這場“註定改寫歷史的選舉”。法國大選是否會再次上演黑天鵝?歐洲局勢會否轉右?

實際上,相對於美國選舉,全球民眾對於法國大選的關註度似乎減弱,民眾對於各種醜聞、鬥爭、反轉似乎都進入了“審美疲勞期”。不過,各國媒體還是使出了渾身解數,用盡新媒體手段展開報道。

視頻直播大選激辯

5月3日,兩名候選人進行了第二輪投票前的最後辯論,法國《Libération解放報》對辯論進行了直播。辯論現場“唇槍舌戰”,兩名候選人對於經濟就業、歐盟前景等議題的看法完全不同,除此之外還充斥著人身攻擊,也因此這場直播被評論為既是一場辯論又是一場“罵戰”。勒龐攻擊馬克龍在巴哈馬銀行有離岸賬戶,而馬克龍則表示這是誹謗並將對勒龐提起訴訟。

1

除了辯論之外,媒體還抓住了最後的機會對兩位候選人進行采訪直播。法國媒體Mediapart在5日晚——也就是禁止競選活動前的幾個小時,利用關鍵時間檔邀請馬克龍參與了一場直播,直播在直播平臺Periscope上推出。

2

在第二輪投票當日,《Libération解放報》也在官網上展開實時的圖文直播,不斷呈現有關投票的重要進展和數據情況。

3

4

5

可視化報道呈現關鍵信息

在法國大選第一輪投票之後,《紐約時報》用不同顏色將各個候選人主要獲得支持的地方呈現出來。結果很明顯:法國北部的選民主要支持勒龐,而馬克龍則是法國西南部波爾多地區的大贏家。從這張可視化圖標上也能夠清晰地看出法國國內呈現的南北“分裂”狀況。

6

《Libération解放報》則用可視化的方式展示了馬克龍陣營的全局信息。灰色的大圈和小圈分別代表支持馬克龍的政治人物和社會人士;大圈里不同顏色的小圈則是細分的政治立場和所屬圈層,中間每一個小點代表一位重要人物。

7

8

彭博社作為全球最大的金融信息服務提供商,面對法國大選,彭博一如既往展示自己實時數據的優勢。彭博社在網站上每日實時更新最新的民意投票數據;與此同時,彭博還展示法國大選所影響的金融數據走勢圖,比如歐元走勢。

9

10

短視頻在選舉報道中被廣泛應用

短視頻也被廣泛地應用到了法國大選的報道中。《Libération解放報》就通過不斷地發布短視頻,來更新競選的最新消息。4日,《解放報》發布了勒龐在集會中遭遇示威的不到一分鐘的短視頻,同日也發布了奧巴馬支持馬克龍的視頻。除此之外,《解放報》把電視辯論的重點內容也剪輯成了短視頻。

VR等創新技術為大選增色

從去年的美國大選開始,VR和360度視頻就開始進軍政治報道領域。今年,《紐約時報》就推出了法國大選第一輪的360度視頻報道,帶領全球觀眾身臨其境感受法國大選。

2分鐘的視頻里,紐約時報全景展現了4個候選人在投票前夕舉行競選集會的現場。並將英文解說字幕投射到競選現場,讓事實+現場進行融合。這段360度視頻在YouTube上呈現,缺陷是視頻的清晰度不夠、體驗仍停留在表層。

11

12

遊戲、動畫等娛樂化報道方式湧現

美選期間,圍繞川普、希拉里的惡搞動畫和趣味遊戲層出不窮。法國大選,此類娛樂化內容也並未缺席。例如,法國綠色和平組織發布了一則動畫短視頻,讓“辛普森一家”參與法國選舉辯論,並引出氣候變化的問題。

#動畫視頻:“辛普森一家”版的選舉辯論

還有人為候選人讓-呂克·梅朗雄制作了一個遊戲,用KO的方式展現政治鬥爭。

14

《解放報》也在網頁上推出一個小測試,讀者只需要對問題作出喜歡還是不喜歡的回答,就能夠測試出和哪個候選人的政治立場最相似。

15

創新“群聊式”交互報道

在報道法國第一輪大選時,《紐約時報》組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群聊式”報道。《紐約時報》邀請到一批記者,圍繞法國大選群聊。群主是紐約時報的國際新聞編輯Sewell Chan,參與者是《紐約時報》在世界各地的記者和編輯。

在群聊過程中,記者們進行實時的思想交鋒和碰撞,每位參與者的觀點都悉數呈現在頁面上。群聊過程非常激烈,記者Alissa Rubin在第二條發言中就毫不猶豫地對主持人Sewell Chan的想法說NO。這種報道方式,一方面可以通過實時辯論將多元觀點呈現;如果涉及到背景知識和相關事件,參與者還可以直接“拋”鏈接到“群”里,方便讀者進行擴展閱讀。可謂是政治報道一種開放、動態的創新模式。

16

17

18

去年,美國大選儼然變成一場“娛樂化的選秀”,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註,但也遭遇過度娛樂化、假新聞泛濫等問題。盡管法國大選也部分延續了這樣的趨勢,例如馬克龍的相差24歲忘年師生戀就頗受關註。但有一點與美選不同,那就是法國人民對待假新聞的態度更加謹慎。

路透社引用數據指出,Twitter上有關法國選舉的新聞中,有25%都是假新聞,4月初,Facebook還一口氣關閉了3000個假新聞賬號;不過,根據華盛頓大學研究顯示,法國網友更傾向於轉發一些高質量的新聞,而對於一些假消息的轉發較低。

微信圖片_20170509154351

 

馬克龍法國大選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56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