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誰來為養老負責?公募瞄準第三支柱“風口”

誰為將來的養老負責?

在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劇和財政支出壓力加大的背景下,作為養老金第一支柱的基本養老金替代率和企業年金為主的第二支柱的覆蓋範圍受限,越來越多的養老金研究人士指出,有必要建立以個人賬戶養老金(IRA)為主的第三支柱,鑒於美國的成功經驗,金融機構也對此密切關註。

“第三支柱將是個巨大的風口,基金公司關註度很高。”北京一家基金公司養老金團隊成員向第一財經表示。

國際經驗表明,公募基金在第三支柱發展中扮演了日益重要的角色。公募基金也被認為會成為第三支柱的主力軍。第一財經也了解到,國內很多大型基金公司正投身於第三支柱的研究,以期未來參與其中。

養老保險可持續性疑難

單單依靠基本養老金作為第一支柱及第二支柱的企業年金已難以支撐養老保障體系的重擔,第三支柱的建設迫在眉睫。

第一財經了解到,我國基本養老金一支獨大,第二支柱發展滯後,第三支柱尚未建立;反觀發達國家,第二支柱、第三支柱日益成為養老金體系的主體。

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美國第一支柱的公共養老金規模是2.9萬億美元,占養老金資產比重11.1%,第二支柱職業養老金規模15.4萬億美元,占養老金資產比重58.9%,第三支柱的個人養老金規模7.85萬億美元,占養老金資產比重30%。

截至2015年底,中國第一支柱基本養老金規模3.5萬億元人民幣,占養老金資產比例是79%,企業年金的規模是0.93萬億元人民幣,占養老金資產比例為20.9%,個人養老金的規模則為0。

《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15》也稱,個人賬戶累計記賬額快速增長,即使把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積累的所有資金用於填補個人賬戶,個人賬戶仍然會有較大空額。

“除非通過公共財政轉移支付或國有資產劃轉,否則,在當前的費率機制下,基本養老保險自身的可持續性已經成為問題,基本沒有下調費率的空間。”中國證券基金業協會會長洪磊也表示,在目前的“單位+個人”分擔的繳費機制下,無論是強制性的第一支柱,還是自願性的第二支柱,都無法對全體國民提供足夠有效的養老保障。

第一財經了解到,從國際經驗看,完整的養老金體系要涵蓋第一支柱的基本養老金、第二支柱的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以及第三支柱的個人補充養老制度。且各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一、歷史形成的差異化政策複雜等因素,使得作為“存量”的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難以獨立支撐養老保障體系的重擔。

“我國養老金的規模是以政府為主導的第一支柱為主的,在結構上還是有一些失衡,百姓更多的是依賴政府的投入來提高收入。也可以借鑒美國的經驗,延伸到退休後繼續工作人群養老問題的探討,有必要建立第三支柱的保障體系。”一位養老金公司高管表示。

養老金偏愛基金資產

2016年3月,《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條例》發布,包括基本養老金、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全國社保基金在內的各類養老金市場化投資運營已經不存在政策障礙。

國際國內經驗也表明,養老金保值增值離不開第三種模式,即大類資產配置和組合式投資管理。由於股票資產的長周期平均收益率明顯高於債券資產、定期儲蓄以及黃金等實物資產,這也是各國養老金相繼放開並持續提高股票投資比例的最重要原因。

“我們具備的一個優勢是,在養老金投資管理方面,擁有了一個較好的起點,全國社保基金的市場化、專業化運作已經取得了很好的經驗並可供借鑒。在發展第三支柱方面,中國沒有歷史包袱,可以避免路徑依賴,發揮後發優勢,在吸取各國經驗的基礎上構建適合自己的投管運營體系。”此前,證監會副主席李超表示,建立養老金投資的專業標準和投資文化。在養老金投資產品方面,要發展出專業化、專屬性養老金投資管理工具,契合養老金持有人的風險收益需求。

“舉一個例子。為55歲的人和25歲的人分別做養老金投資,我覺得應該采取不同的投資策略。因為55歲的可能就10年,就投資用了;25歲的管理時間可能是40年。那投資策略確實是不一樣的。”美國信安金融集團前董事長施伯文也認為,主要在於投資的期限有多長,“如果投得穩定、保守,但是風險低回報也就低一些。”

據悉,大部分國家對第三支柱的投向不做過多限制,提供了包括共同基金、銀行存款、商業保險等多種工具。在2015年美國第三支柱資產中,共同基金占比達到48%,股票和債券比例達到41%,銀行儲蓄占比7%,商業保險產品占比為5%,體現多元化的投資趨勢。

截至2014年底,企業年金、全國社保基金委托管理規模超過1.3萬億元,超過60%由公募基金管理。截至2015年10月末,公募基金受托管理規模1.1萬億元,其中企業年金3600億元,全國社保基金7576億元,是我國養老金投資管理的主力軍。

一位共同基金投資公司人士表示,美國養老金的投資亦偏向於基金,基金的優勢首先是風險分散化,通過多元化投資,養老金投資才能分散風險,並且在多年時間內實現投資收益。養老金的投資更多是通過關註企業的基本面,而不是短期的漲跌。

公募基金的機會

2016年12月,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選出了首批21家基本養老金投資管理機構,其中有14家基金公司,目前已有資金進入實際運作階段。

經過長期發展,公募基金也被認為在個人養老金顧問服務體系及未來的第三支柱投資管理中的優勢明顯。

統計顯示,自基金成立日至2016年2月19日,偏股型基金年化收益率17.57%,超出同期上證綜指9.98個百分點;債券型基金年化收益率8.59%,超出3年期銀行定期存款基準利率5.84個百分點。

鑒於美國IRA近50%是投資於共同基金及養老金與美國資本市場的良性互動,國內眾多大型基金公司正致力於如何參與養老金第三支柱建設,希望抓住下一個“風口”。

因此,擺在基金公司面前的一個機會是,如何建立符合第三支柱要求的養老型基金產品線,能夠匹配參加者風險收益特征、降低業績波動、穿越經濟周期的FOF產品,比如目標日期基金或目標風險基金等。

業內人士認為,在第三支柱建設中,公募基金產品要為合格準入體系提供基礎資產池,一方面需要發揮公募基金在產品設計方面的能力,有針對性地開發適合第三支柱投資產品;另一方面要發揮公募基金工具化的作用,使公募基金產品成為養老金投資的標準化工具。

洪磊也指出,養老金的投資運作方面,應當堅持分工、低成本運作和嚴格監管,針對產品設計、信息披露、估值核算和公平交易等建立統一標準,推動各類養老產品在風險控制、長期收益和管理成本上充分競爭,讓投資人利益優先原則在個人養老賬戶上得到落實;引入法律監督、審計監督和公眾監督,避免個人養老資產脫離投資人利益,淪為投機者謀取個人不當利益的提款機。

“養老金市場如果發展得好,實際上可以直接地對資本市場形成助力,同時對經濟發展形成促進。在這個維度上來說,養老金的規模實際上和經濟發展的速度,是可以“畫一條直線過去的’。”施伯文也對第一財經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28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