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去李連傑化的壹基金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4459

壹基金十年爭議,坎坷前行。(視覺中國/圖)

(本文首發於2017年5月4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去李連傑化的壹基金 十年坎坷,有創新,也有爭議》)

2007-2017——壹基金的十年,攤開來就是一部中國當代公益慈善的編年史:有創新,又伴隨爭議;有成績,也有不足及值得反思的地方。

經過十年探索和思考,以平臺方式推動行業發展的戰略,建立兼具現代性、公共性和專業性的長期可信賴的現代公益組織是壹基金未來的發展目標。

2017年4月19日,壹基金創始人李連傑在深圳慶賀壹基金十歲生日。他說,這十年,他最想說的是“感恩”。

十年間,壹基金獲得社會各界愛心捐贈的善款和物資超過14億元、捐贈人超過11億人次,聯合超過13,165家次社會組織合作夥伴、幫助受益人984萬人次、項目覆蓋全國32個省份。一連串數字背後是壹基金十年的堅守。

作為圈內人,中國扶貧基金會秘書長劉文奎說,壹基金十年給行業帶來很多新的思維、新的價值觀和新的方法,對行業的變化、推動、變革的價值難以用資金衡量。

起於汶川地震,歷經信任危機,見證慈善法落地。愁錢、愁人、愁身份,十年間,壹基金遇到的每一個問題都前所未有,卻也是中國當代公益慈善事業發展的縮影。

還原壹基金走過的十年路程,亦是窺探中國當代公益十年的發展和變遷。

生發

有關壹基金誕生,流傳最廣的說法,是2004年李連傑在印尼遭遇的那場海嘯。劫後余生,功夫巨星轉身投入公益事業。但李連傑卻說,慈善的種子生發於1997年起他對生命的思考。

彼時,他34歲,身家過億,香港金融海嘯中目睹身邊最富有階級深陷負資產而終日愁苦。一連串問題在李連傑腦海浮現,為什麽這麽有錢還痛苦?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麽?

他在香港成立基金會,像記者一樣四處求問,試圖探尋生命本源。他把這一過程攝制成紀錄片,送去鳳凰衛視播出。但導演告訴他,一個小時的片子最多剪成10分鐘,“沒人給我播啊”。

愈發愁苦時,他與海嘯不期而遇,“死亡沖擊撕掉了最後的自尊和面皮”,時間的緊迫感海浪般襲來。“既然我的命再來一次,就重新開始,用公益慈善的方法先做十年。”

用他自己的話說,一個人對生命的感悟就像鋪管道、拉線、做電閘的過程,直到某個關鍵點一開,燈亮了。

起初,李連傑想過複制香港模式,成立一個獨立的個人公募基金會。但按照2004年國務院頒布的《基金會管理條例》,內地的基金會實行登記管理機關和業務主管單位雙重管理。在國務院民政部門登記的基金會,需找到國務院有關部門或者國務院授權的組織作為主管單位。而在地方民政部門登記的基金會,則要找到對應層級的政府部門或授權組織。

這意味著,基金會要想成立,必須掛靠在某個政府部門或官方組織之下。

壹基金理事、時任壹基金執行主席周惟彥把那段時光戲稱為“找婆婆”。試水公益,摸著石頭過河的倆人四處“拜碼頭”:徐永光、莊愛玲、康曉光等中國公益慈善界的大佬都是李連傑請教的對象。南都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徐永光至今記得,那時他見到李連傑時,只見他嘴唇幹裂、起泡。自幼習武的他有著超乎常人的堅毅,李連傑從未公開流露自己的焦慮。

2006年,一番尋覓後,李連傑找到時任中國紅十字總會副會長郭長江,兩人一拍即合。吸引郭的是李作為國際巨星的影響力。

2006年12月18日與中國紅十字會簽約。2007年4月19日,“中國紅十字會李連傑壹基金計劃”在北京正式啟動,作為紅會架構下獨立運作的慈善項目。李連傑說,和紅會的這段相遇,他永遠感恩,“沒有紅會就沒有壹基金”。

借殼

找到“婆家”後,李連傑仍然珍惜每次機會為壹基金吆喝。2007年,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首映式,李連傑向臺下影迷深鞠一躬,懇請大家給壹基金捐款。這和此前公眾印象中內向甚至有些自閉的李連傑反差巨大。早年在香港發展時,有節目組要求他用廣東話上臺,他二話不說,拒絕了。

周惟彥記得,李連傑每次見人就不停地揮動雙手比劃,推介壹基金的理念,“我說他是最好的salesguy”。即便如此,加入壹基金的固定月捐人數量仍和理想狀態相去甚遠。

2008年以前,多數中國人對公益的理解停留在富人慈善的概念。一場舉世罕見的大地震激發出全民慈善的熱潮,無數愛心向汶川匯聚,李連傑率領的13人壹基金團隊也在災後迅速奔赴現場。汶川地震期間,壹基金共籌得善款1.2億元,很多國人在電視鏡頭里第一次了解到壹基金。

快速增長的善款數字並未給壹基金帶來項目高效的快感。2008年10月,非公募機制的“上海李連傑壹基金公益基金會”在上海市民政局註冊成立,作為壹基金的實體機構執行項目。壹基金的官網聲稱,作為“中國紅十字會李連傑壹基金計劃”的執行機構,上海李連傑壹基金公益基金會嚴格按照《基金會管理條例》開展各項業務活動,向“中國紅十字會李連傑壹基金計劃”進行專項的匯報與結算,並接受年度審計。

從2008年開始,壹基金內部也就項目內容做出調整,即用專業、透明、可持續發展的基金管理,為公益組織搭建平臺、培養落地項目,例如:評選全國十大NGO典範工程,並給每家公益組織頒發100萬元人民幣的資助金。“垂直的基金誰都會做,我們做就是搭平臺,搭公信力。”李連傑說。

但壹基金想做專業化慈善的想法在當時並不為太多人理解。“我把錢交給你們,你們把錢交給星星雨(壹基金合作的公益組織名稱),我為什麽不直接交給星星雨?你們為何還要從中抽取管理費?”可李連傑篤信,專業的平臺對接垂直的公益組織,才是對捐贈人最大的負責,“慈善需要激情,公益需要理性,靠拼命和一時沖動,是走不遠的,需要更長久的承受和耐力”。

獨立

更多的爭議是奔著壹基金的身份來的:一個非公募基金會怎麽能運作公募基金會做的事,且項目內容又覆蓋全國?事實上,依據壹基金創立之初立下的每人每月至少捐一元,讓小捐款變成大善款理念,其定位本就是公募基金會。

沒有獨立身份讓壹基金面臨發展的瓶頸。2009年底,與紅十字會的三年合作到期,壹基金走到了生死攸關的路口。2010年2月到9月,壹基金相關負責人四處尋求可以接納壹基金註冊為公募基金的業務主管部門,但都沒有結果。

“個人、集體、政府,體制內、體制外,每個人都覺得這是好事,但還是沒辦法解決。”李連傑說。面對媒體,他首次道出壹基金面臨的困境,並稱其有“中斷”的可能。

電視節目播出後,時任深圳市民政局局長、現任深圳市政協常務副主席劉潤華找到時任深圳市民間組織管理局局長馬宏,詢問壹基金登記有無法律障礙,馬宏回答沒有。

原來,早在2004年,深圳的行業協會、商會便開始與政府職能部門脫鉤,由新成立的行業協會服務署承擔業務主管單位職能;2006年,行業協會服務署並入市民政局,成立民間組織管理局,行業協會、商會取消業務主管單位;2008年,社會福利類、公益慈善類等社會組織也可直接在民政部門登記了。2009年7月,民政部和深圳市政府簽署了一個推進深圳民政事業綜合配套改革的合作協議,協議里明確授權深圳市民政局可以直接登記基金會,而原來只有民政部和省級民政部門才有這個權力。

“法律上並不是說民間不可以發起成立公募基金會。社會組織登記管理機關與企業的關系就好比是工商部門與企業的關系。民政局應該只承擔社會組織登記的責任。至於登記之後,企業或社會組織是否會幹違法的事,那屬於監管的問題。這是兩碼事。”當時,劉潤華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說。

2010年11月25日,劉潤華通過王振耀向壹基金伸出了落戶深圳的橄欖枝。彼時,王振耀剛辭任民政部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司長職務,赴北京師範大學壹基金公益研究院擔任院長。該學院成立於2010年6月21日,是國內第一所開展公益慈善方向高等學位教育的研究院。

2010年12月3日,深圳市民政局正式批準公募基金會“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的註冊申請,壹基金從此擁有了獨立從事公募活動的法律資格。讓時任壹基金秘書長楊鵬意想不到的是,整個註冊手續只花了7天時間。馬宏對壹基金寄予厚望,“它是一顆示範的種子,希望此後民間公益慈善的力量會蓬勃地發展”。

改革

“去李連傑化”是壹基金獨立後的頭等大事。

新成立的深圳壹基金的理事會成員由11人組成,主要為知名企業家和媒體高層。為什麽是企業家?回溯2010年,當時全國從事慈善事業的人總共不到兩萬,慈善組織大都處於生長期。李連傑覺得,經歷了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的企業家們在管理方面的可信度更高,且商業和公益本就存在互通性,即資金效益最大化。

現任壹基金理事長、招商銀行前行長馬蔚華是被李連傑“忽悠”來的第一批企業家之一。2013年5月上任前,馬蔚華特地做了功課,去考察了臺灣慈濟和歐美的部分基金會,他發現歐美已經開始嘗試將現代企業的管理制度和公益事業結合,“銀行就是現代企業,這是我的長處”。上任後,馬蔚華把現代企業的管理模式引入壹基金:每年定期召開四次會議,還聘請了世界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德勤為它做賬目審計,力保賬目透明。

2013年4月20日8點02分,四川雅安發生7.0級地震。壹基金面臨獨立兩年多後的第一次大考。地震發生二十多分鐘後,壹基金啟動了救援行動,“壹基金救援聯盟”四川山地救援隊在上午10點05分到達災害現場。截至當天晚上10點,壹基金的四支救援隊共64人全部抵達災區一線,負責搜救工作,還有另一支十多人組成的救援隊伍負責緊急物資的運送,以及受災群眾生活安置的工作。

整個雅安地震期間,壹基金共收到善款3.8億元,位列善款排行榜首,企業化管理的成效初顯。

但李連傑卻表現出憂思:中國的慈善不僅該有面對災難時同情心的迸發,更應著重做日常公益,每個人細水長流,日積月累地長期捐助。也是2013年,新一屆全國人大將制定慈善法列入了立法規劃。

未來

2016年9月,慈善法正式頒布實施,在馬蔚華看來,這意味著中國慈善公益事業進入了法制化發展軌道。而慈善法對於公募權有序放開的規定,也使得壹基金不再享有公募優勢——只要是在民政部門登記註冊的慈善組織,按規定滿足條件後均可申請公募資格。

現任壹基金秘書長李勁坦言,在慈善法頒布以前,壹基金用了一年時間調整自己的戰略定位。“盡我所能,人人公益”,秉承為每一個人打造參與公益的平臺的初衷,壹基金的全新定位是聚合公益力量的創行者,力圖打造一個公益價值聚合和轉換的平臺。平臺的入口,是廣泛的持續的公益力量的匯集,包含個人捐贈、誌願者的時間、服務機構的能力和企業捐贈。人力和資金進入到壹基金,經過壹基金的增值服務,變成高效的長效的公益項目輸出。輸出方式是聯合公益,輸出的內容通過公益機構的聯合治理、聯合行動、聯合籌資和聯合倡導,為公益機構和公益夥伴網絡高效和長期地輸出公益項目。

經過十年探索和思考,以平臺方式推動行業發展的戰略,建立兼具現代性、公共性和專業性的長期可信賴的現代公益組織是壹基金未來的發展目標。

在徐永光看來,公益和商業的混沌地帶恰恰是未來社會創新最具潛力的所在。公益要講效率,講投入產出。最後公益要通過商業手段做公益,變成社會企業。商業要講社會責任,要講戰略公益,慢慢的商業機構也要把社會責任放在第一位,在社會企業合流。“公益向右,商業向左,左右逢源,最後到一個創新的模糊地帶。這個地帶公益、商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絕對不是涇渭分明,更不是水火不相容。”

這也正是李連傑所期待的社會企業。“什麽時候我們共同努力把社會企業法弄出來。一邊賺點錢,分少點,但是把公益慈善做得更廣,不能老是按公益組織這一條路,還有沒有第二條,分15%同時幫助社會。這是下一步肯定要面對的事。未來十年我是希望探討這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14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