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資管”混業背景下,"保險系”公募基金又將再添一員“大將”。
近日,太保資管宣布10億元“拿下”國聯安基金51%股權,這意味著“保險系”公募基金將再添一員。憑借保險資金運用的投資經驗以及保險機構的渠道和資本優勢,“保險系”公募規模發展迅速,已成為公募基金行業不容小覷的“後起之秀”。
保險進軍公募的三種形式
中國太保近日發布公告,旗下子公司太平洋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太保資產”)通過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舉牌受讓的方式收購國泰君安所持有的國聯安基金51%的股權。
值得註意的是,由於在掛牌期間內只征集到一個符合條件的競買人,本次交易采用掛牌後協議轉讓方式,交易價格為掛牌底價10.45億元,太保資管近期將與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簽署產權交易合同。這筆交易還有待監管部門的批準。
據了解,國聯安基金成立於2003年4月,是中國第一家獲準籌建的中外合資基金管理公司。目前,國聯安基金註冊資本1.5億元人民幣,國泰君安與德國安聯集團分別持有其51%和49%的股權。根據wind資訊顯示,截至5月2日,國聯安的基金管理規模為254.96億元,在所有公募基金公司中排名63位。
在這筆交易中,曾經出現過出價18億元的國盛金控旗下子公司國盛證券,但最終由於其持有江信基金30%股權並相對控股,即使在2月的股東大會已批準轉讓該部分股權以滿足《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辦法》中對於“控股基金管理公司的數量不得超過1家”的要求,但國盛證券仍未能完全滿足國聯安基金《公司章程》關於“任何人,若出讓境內任一基金管理公司股權不滿三年,不得成為本公司股東”的規定,這家在出價上極具競爭力的買家因此退出該筆交易。
這意味著,“保險系”公募基金將再添一員,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6家已通過保監會及證監會審批的"保險系"公募基金。另外也有多家保險機構正在排隊等待公募基金牌照。保險機構對這張公募牌照可謂趨之若鶩。
從目前這6家的成立方式來看,保險機構進軍公募基金行業共分為3種形式。一種是新設公募基金公司形式,公募牌照放開後第一家出現的“保險系”公募基金公司中國人壽旗下國壽安保、華泰保險集團旗下華泰保興、以及首家由專業人士發起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泓德基金(曾在陽光保險、華泰資產任職的王德曉為第一大股東,持股26%;陽光保險持股25%)均屬於這種形式。
另一種則是直接收購其他公募基金公司,除了上述太保資管收購國聯安基金51%股份外,中國太平保險集團旗下太平資產也收購了原中原英石基金於去年9月正式變身為太平基金。
而第三種則是由保險資管公司以事業部形式直接申請公募基金牌照。泰康資管及人保資管均通過這樣的形式來獲得公募基金牌照。
業內人士表示,成立基金公司和以事業部形式開展公募業務對保險公司來說各有利弊。事業部形式審批流程較快、審批要求相比成立基金公司要低,並且便於資源共享,但公司可能受到保監會和證監會的“多頭監管”,同時單獨發起設立基金公司,在股權激勵、運營效率、業務防火墻設置等方面也有一定優勢。
保險系公募發展迅速
從上述名單中可以看到,目前成功申請公募業務的均是規模不小的保險資管機構。大型保險資管公司體量已然不小,為何要花力氣進軍公募行業?
一名大型保險資管高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對於投資者來說,所有公募基金都是保險資管公司的投資標的,因此保險資管比較了解各家基金。而相對公募基金註重相對收益而言,保險資管的投資風格是追求資產負債匹配,可能比較適合某些投資者。而一些保險資管機構在之前的業務中已經有相當規模的第三方受托業務,也早已在企業年金投資領域與基金公司開始了正面“對決”。而對於保險資管來說,公募基金無疑是一個新的業務增長點,是保險資管向“泛資管”轉型的重要一步。
從數據上來看,盡管保險系公募屬於整個市場的“後起之秀”,憑借雄厚的資本實力、保險資金運用的投資經驗及獨特的渠道資源優勢,保險系公募的發展勢頭強勁。
Wind資訊最新數據顯示,成立三年有余的國壽安保目前公募基金管理規模為905.45億元,在超過110家公募基金公司中排名第25;2015年2月成立的泓德基金目前公募基金管理規模為184.27億元,排名72名。而去年9月剛剛正式成立的太平基金盡管只發行了3只基金,但目前的公募基金管理規模已發展至142.41億元”這句後半句改為“但目前的公募基金管理規模已從原中原英石的公募業務幾乎停滯迅速發展至142.41億元,排名77名。
對於保險機構進軍公募行業,市場上普遍的質疑是:保險系公募在大類資產配置和資產負債匹配方面有優勢,同時由於保險資金的性質使然,固定收益類資產投資是其強項,然而權益性資產投資則較傳統公募基金公司較弱。
對此,華泰保興表示,從保險資產與公募基金的數據對比來看,權益類投資並不是保險資金相對薄弱的環節。數據顯示,保險系公募基金總體規模約為14萬億元,權益類投資占比10%,規模達1.4萬億元。而事實上,公募基金的股票類投資市值占比為18%,規模也僅為1.6萬億元。對比絕對額來看,保險資產的權益類投資並不算少。
“保險資產管理機構更多是服務於保險、養老金、企業年金等機構,保險系公募基金秉承保險系基因,也會更強調自上而下的行業及大類資產配置,投資資金對於相對收益與絕對收益的判斷與預期更為理性,投資選股的周期性更長。”
Wind數據顯示,股票型基金中,泓德基金旗下的泓德戰略轉型截至5月2日的基金凈值為1.16,在超過200多只股票型基金中排名第70;國壽安保兩只基金則排名76及78。
國泰君安曾發布研究報告表示,國際資產管理巨頭不少出自保險系。保險系公司近年來在前十大資產管理公司中份額占據約20%,其中公募業務時國際保險資管巨頭的核心業務之一。根據其預計,2020年我國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公募業務可占到10%以上的市場份額,保險資管的公募業務規模可達1.3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