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扶貧領域的種種弄虛作假行為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4430

虛列項目、編造虛假材料、虛報人數、冒用他人名義……近年來,在各地查處的扶貧領域違紀案例中,通過弄虛作假的方式騙取扶貧資金、謀取私利的行為屢見不鮮。今年3月,中央紀委公開曝光八起扶貧領域腐敗問題典型案例,其中就有七起涉及弄虛作假行為。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七次全會上強調,要緊盯脫貧民生領域,嚴肅查處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扶貧領域的弄虛作假行為嚴重侵害群眾利益,令人痛心。這些行為緣何頻發?其背後透露出哪些問題?

扶貧領域造假行為啃食群眾“獲得感”

眾所周知,扶貧資金本是困難群眾的“救命錢”,但個別基層黨員幹部卻將其視為“唐僧肉”,想方設法從中撈取利益,手段五花八門。

有的黨員幹部或其親屬明明不符合領取補助的條件,卻通過造假或欺瞞的方式蒙混過關。2016年1月,湖南省郴州市桂東縣清泉鎮村委會主任包華雲在明知其胞弟包某不符合貧困戶認定條件的情況下,卻未在精準識貧複核會議上說明,以致包某被評定為貧困戶。

有的黨員幹部利用虛假材料、虛假信息或虛假數據套取國家的補助資金。今年3月,江西省萍鄉市通報6起扶貧領域腐敗問題典型案例。其中,上栗縣金山鎮農醫所原所長鄭修明於2015年8月至9月,利用職務便利,以虛假資料騙取醫保基金、大病保險基金和民政救助資金共計26萬余元。武功山風景名勝區萬龍山鄉黃江村村委委員蔡錦榮於2008年至2015年期間,利用職務之便,通過虛報面積套取國家糧食直補資金和油菜補貼資金共計2.5萬余元。

有的黨員幹部甚至采取“借殼孵蛋”的方式謀取私利。2014年4月,甘肅省漳縣金鐘鎮尖子村黨支部原書記包尕寶,將用上級下達本村的20萬元扶貧資金購買的200只良種羊,全部納入親屬共同成立的專業合作社的名下,編制虛假良種羊發放名冊、合作社代貧困戶養羊的協議,將本應發放給50戶貧困戶的良種羊套進了合作社。目前,相關人員已受到懲處。

“蟻穴雖小潰大堤,蝗蟲多了吞沃野。”在一些案例中,有的黨員幹部侵占的款項看似不多,但對困難群眾而言卻能發揮不小的作用。扶貧資金既是貧困地區群眾的“救命錢”,更是群眾心中的一道亮光。如果任由這種弄虛作假侵害群眾利益的行為滋生蔓延,積少成多,不僅讓國家財政資金白白流失,使扶貧成效大打折扣,更傷了貧困群眾的心,啃食了群眾的“獲得感”,損害了黨和政府在群眾中的形象。

監督不力、責任缺失讓造假行為有機可乘

扶貧弄虛作假行為頻發,扶貧資金屢被侵占,既與部分基層黨員幹部黨性意識弱化、紀律意識淡薄有關,也與當地的一些黨員幹部責任缺失、履職不力以及相關部門監管缺失有關系。

比如,山東省紀委近日通報了淄博市博山區八陡鎮黨委原委員、政府原副鎮長房忠賢扶貧工作失職瀆職問題。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時任博山區博山鎮副鎮長的房忠賢在分管鎮扶貧辦工作期間,不認真履行工作職責,對轄區內部分省級扶貧村扶貧項目上報驗收材料把關不嚴,致使博山鎮轄區內3個村騙取國家扶貧資金52萬余元,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房忠賢因此受到撤銷黨內職務、行政撤職處分,按科員確定職級待遇。

“一些地方對扶貧領域監管存在漏洞或流於形式,讓弄虛作假行為有機可乘,而一些幹部在扶貧政策落實當中的不作為、慢作為,更是對弄虛作假行為的縱容。”河南省開封市尉氏縣紀委幹部尹如恒表示。

“一看房,二看糧,三看勞動力強不強,四看家里有沒有讀書郎……”精準識別貧困戶是確保扶貧公正的重要關口之一,然而,一些基層幹部在識別過程中,不負責任,不加調查,隨意簽字,讓許多弄虛作假者得以順利過關。

據安徽省紀委近日通報,宿州市蕭縣龍城鎮李臺村在開展精準識別貧困戶工作中,村扶貧專幹劉步海對該村貧困戶蔣某在蕭縣縣城擁有房產,村民劉某某、李某、許某某三人名下有機動車輛等情況毫不知情,存在識別不精準、把關不嚴、履職不力問題。劉步海因此受到黨內警告處分。

回顧這些案例,不難發現,那些黨員幹部的虛假手段之所以能屢屢得手,恣意妄為,大多數都是鉆監督缺位的空子。如果把關者能夠認真履行自身職責,加強監督力度,許多此類問題就能夠避免。

加強監管,讓扶貧資金規範運行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扶貧不是一句空口號,得有真辦法、實舉措、硬功夫才行。要想有效遏制扶貧領域的弄虛作假行為,同樣需要動真格、下狠勁。除了要嚴肅懲處違紀者本身,還要深挖細究,根治現象背後透露出的責任缺失、監管弱化、履職不力等問題。

各級黨組織要將精準扶貧工作紀律作為全面從嚴治黨、落實主體責任的重要內容,落實好黨政一把手的第一責任、黨政班子成員的分管責任、扶貧部門的牽頭抓總責任、職能部門的主管責任,層層傳導壓力,堅決避免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發生。

扶貧部門要對扶貧項目及專項資金實行“專戶管理、專賬核算、封閉運行”,該招標的必須招標,該公示的全面公示,確保扶貧項目及專項資金在陽光下運行。

“要把紀律挺在前面,實踐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對扶貧領域出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早發現、早處理。”河南省澠池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郭占忠表示,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加大問責力度,以責任追究激發責任意識,對扶貧領域不作為、亂作為導致腐敗問題頻發的,要嚴肅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劉旭濤表示,對於那些表現優異的幹部,可以就地提級;而對於工作未取得成效、工作不力的幹部,組織部門則應采取談話提醒等舉措,確保脫貧攻堅任務穩步推進。

在制度落實方面,去年10月,國務院扶貧辦下發通知明確要求,要普遍建立駐村幹部召回制度,對不作為、不務實、不合格的駐村幹部堅決撤換。4月21日,在河南省召開的脫貧攻堅第三次推進會上,因為扶貧作風中存在“虛、浮、假”現象,綜合排名靠後的27個縣黨政主要負責同誌被約談,問題突出、工作中存在失職行為的相關縣黨政主要負責同誌受到問責處理。

脫貧攻堅,是一場必須打贏的硬仗。距離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限越來越近,慢不得、等不起。各級各單位要不待揚鞭自奮蹄,進一步激發扶貧幹部幹事創業的激情和動力,鼓勵大家擼起袖子加油幹,確保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

(來源: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47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