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世界經濟進入深度調整期,全球跨國投資和產業轉移呈現新趨勢,各國紛紛出臺吸引外資的優惠政策,包括美國在內的傳統上以對外投資為主的發達國家積極鼓勵制造業回流,再加上國內生產要素成本優勢的減弱,我國利用外資面臨新挑戰。
在這樣的背景下,致力於在擴大開放方面先試先行的上海,又將實現一個新的突破。
27日,上海市政府正式對外發布《關於進一步擴大開放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若幹意見》(下稱《若幹意見》)。《若幹意見》結合國務院《關於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利用外資若幹措施的通知》(即“國發5號文”)與中央剛剛批準的上海自貿試驗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方案(下稱“上海自貿區方案”)形成,總共33條,比“國發5號文”的20條還要多出13條,目標明確,意在進一步擴大開放、進一步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進一步加強吸引外資工作。
27日下午,上海市商務委及相關部門介紹最新出臺的《關於進一步擴大開放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若幹意見》主要內容,並答記者提問。
外資數據首次連續雙下降
上海市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7年一季度,上海市外商直接投資合同金額98.26億美元,同比下降51.8%;外商直接投資實際到位金額37.96億美元,下降9.5%。其中,第二產業實際到位金額2.14億美元,下降18.5%;第三產業實際到位金額35.82億美元,下降8.8%。
無論是合同外資,還是實到外資,上海一季度在利用外資方面出現了雙下降。
上海市商務委主任尚玉英在27日上海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發布會上表示,這是上海17年來首次出現連續3個月的下降。
“2004年,上海制造業利用外資的占比高達60%,到了2013年下降到了10%,2017年第一季度的占比只有5.2%。”尚玉英表示,現在主要面臨兩大挑戰:全球經貿格局發生了變化,其中貿易保護引發了一定資金的回流;國內產業結構正在不斷調整,這給與能源、土地等資源要素關聯較大存量投資帶來較大影響。
不過外資雖然出現下降,但今年上海利用外資結構是持續優化的。上海市發改委副主任阮青19日在上海一季度經濟情況發布會上提出, 具體來看,比如今年一季度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利用外資增長6.9%,信息服務業利用外資增長16.8%。服務業利用外資中,商務服務業外資比重達三分之一,體現了外資結構的良好變化。
阮青表示,上海功能性外資機構也在持續增加,一季度新增跨國公司地區總部10家,截至3月底累計引進跨國公司地區總部590家、外資投資性公司335家、外資研發中心412家。另外上海自貿試驗區利用外資勢頭良好,一季度上海自貿試驗區實際利用外資14億美元,同比增長43.4%,自貿試驗區的開放、改革效應明顯顯現。
進一步擴大開放專業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領域
尚玉英表示,面對上述兩大挑戰,《若幹意見》中的33條措施表明了上海的態度,那就是以更大的決心、更開放的姿態對標國際最高標準,努力做到投資環境更優、市場準入更公、政府服務更好、開放型經濟發展更快。
尚玉英強調,開放是上海最大的優勢。雖然今年第一季度出現了雙降,但近幾年依托自貿試驗區建設的優勢,致力於在擴大開放方面先行先試的上海在利用外資方面實現了不少突破。
官方數據顯示,2016年上海合同外資和實到外資分別達到510億美元和185億美元,累計利用外資項目已經超過8萬個,合同外資約4000億美元,實到外資超過2000億美元。
“外資企業已經成為上海四個中心建設和科創中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以約占全市2%的企業數量,貢獻了全市27%的GDP、規模以上企業60%的工業總產值、65%的進出口額和33%的稅收總額,吸納了20%的就業人數。”尚玉英稱。
依托自貿試驗區建設的優勢,致力於在擴大開放方面先行先試的上海在利用外資方面實現了不少突破。
在投資準入方面,《若幹意見》提出在國發5號文的基礎上,爭取在金融、電信、互聯網、文化、文物、維修、航運服務等專業服務業領域和先進制造業領域進一步擴大開放,先行先試。
在總部經濟發展方面,支持在滬地區總部和總部型機構集聚業務、拓展功能、提升能級;支持外商投資企業參與政府科技計劃項目。在制造業利用外資方面,鼓勵外商投資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生產性服務業重點領域,支持外資企業技術改造等。
營造符合國際慣例的營商環境
同時,良好的營商環境,是上海吸引外商投資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也是上海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保持全國領先的關鍵。
尚玉英表示,上海自貿區方案把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作為中心目標,各項改革舉措都要向這個中心目標靠攏,因此,《若幹意見》作為該方案的具體舉措,著眼於兩個“率先”,分別為率先建立同國際投資和貿易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制度體系,率先形成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和公平、統一、高效的市場環境,為外商投資企業營造更加良好的投資環境。
比如,在營造公平競爭環境方面,強調上海市支持產業發展的政策,外資企業可以同等享受;強調對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和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以外的行業、領域、業務等,各類市場主體皆可依法平等進入;在政府采購中,對外資企業在我國境內生產的產品一視同仁、平等對待等。在營造貿易便利化環境方面,提出依托自貿試驗區建設,進一步優化貨物貿易監管方式,創新跨境服務貿易管理模式。
在營造寬松的人才環境方面,支持海外高層次人才在華創業發展,鼓勵海外高層次人才在上海創新創業和參與上海科創中心建設,便利外籍人士來滬工作、申辦在華永久居留,便利外籍應屆畢業生來滬工作等。根據官方消息,從2017年4月12日開始,上海自貿試驗區的外籍人才只需要由自貿區管委會推薦,就可以申請在中國的永久居留。
此外,註重加強統籌協調,不斷改善對外資企業的服務,是上海成功吸引外商投資的重要保障。
《若幹意見》強調充分發揮外資工作領導小組的統籌協調作用,加大各類問題的協調解決力度,完善重大外資項目推進機制,支持產業項目用地,著力促進項目落地;完善市區兩級投資促進工作體系,通過構建面向全球的投資促進網絡、實施重點領域招商引資行動計劃、支持各區和開發區在法定權限內制定出臺招商引資優惠政策等舉措,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完善市區兩級服務外商投資企業工作機制,通過落實“問題清單”、“重點企業首問聯絡員”制度、深化外商投資管理體制改革、提升外商投資管理信息化水平等舉措,不斷加大支持和服務外商投資企業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