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特朗普對華態度大轉變:中國不是匯率操縱國

特朗普日前接受《華爾街日報》采訪時指出,近幾個月來中國並未“操縱匯率”。

眾所周知,去年9月第一場美國總統大選辯論開場幾分鐘後,特朗普便指責中國引導人民幣貶值,意在質疑中國是否通過操縱人民幣獲得了不公平的貿易優勢。

其實,將一國指為“匯率操縱國”並不容易。美國自1988年開始對其主要貿易夥伴進行每半年一次的國際經濟和匯率政策評估,判斷有關貿易對象是否利用對匯率的操縱(即不合理定價)獲取對美優勢。

當一國滿足以下三個標準時會被認定為“匯率操縱國”:存在巨額對美貨物貿易順差;存在大量的經常賬戶盈余;在外匯市場持續進行單向幹預。

根據法律,一旦被認定為“匯率操縱國(地區)”,美國財政部就會與該國家(地區)進行談判,敦促其解決貨幣低估的問題,而且美國總統在此過程中有權采取行動,如果持續一年被認定為“匯率操縱國(地區)”,美國就會采取懲罰措施或直接提請IMF進行裁決。

按照美國財政部的現行技術標準來看,雖然我國符合前兩條,即對美貿易順差超過200億美元且經常賬戶盈余占GDP的比例有時略高於3%,但明顯不符合第三條,即12個月內購買外匯總量占GDP的2%,因為我國的單向幹預是購買人民幣以維護匯率基本穩定。

相比去年,人民幣今年以來的走勢更穩了,特別是在此前美元指數強勁反彈的情況下,並未對美元大幅跳貶。

特朗普近期還頻頻發聲打壓美元。他周三表示:“美元變得太強了,這可能是因為我的錯,因為人們對我(的政策)有信心,但這的確會最終傷害美國經濟。”

特朗普發言過後,美元尾盤“閃崩”,美元兌日元跌破109關口,刷新2016年11月17日以來低點,離岸人民幣尾盤飆漲創下一周新高,期金收報逾五個月新高,十年期美債價格也急劇上漲。

業內分析稱,這一表態傳遞了關鍵信號——當美國將目前的焦點轉移到地緣政治沖突之上後,開始尋求和中國進行合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48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