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環保部回應第一財經提問:黑臭水體整治確實任務艱巨

黑臭水體為何越治越多?整治進度為何緩慢?下一步如何推進?

3月20日,環境保護部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環保部水環境管理司司長張波在回答第一財經記者有關黑臭水體整治問題時表示,黑臭水體整治是國務院頒布的《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水十條》)中確定的一項重點內容,而且也有明確的時間表,但目前來看,黑臭水體整治確實任務艱巨。

環境保護部水環境管理司司長張波。攝影/章軻

2016年2月18日,住建部和環保部聯合發布了全國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清單,標誌著全國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整治拉開大幕。

但第一財經記者掌握的數據發現,2016年2月18日首次公開的全國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總數是1861條,到2017年2月,黑臭水體總數達到了2082個,凈增221個。環保部官網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有46條黑臭水體所在地未啟動整治,718條黑臭水體整治方案仍在制定中。時間過半,任務完成未過半。

張波也證實,截至目前,全國224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共排查確認黑臭水體2082個,其中34.9%已完成整治,28.4%正在整治,22.8%正在開展項目前期,其他正在研究制定整治方案。

張波介紹,整治黑臭水體,環保部首先通過1940個國控斷面,來識別哪個地方的水質比較差,然後再配合相應的地方政府進行整治方案的編制、項目的提煉。

“黑臭水體的問題,本質是汙水直排環境的問題,再往上追,是城市環境水利設施不配套的問題,包括管網不配套、汙水處理廠不配套等問題。”張波對第一財經記者說,黑臭水體整治有其複雜性,尤其是在一些老城市,其城市建成區管網欠賬較多,建設管網時涉及到拆遷等問題,比較複雜。

“但《水十條》明確,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建成區要於2017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水體。”張波介紹,圍繞黑臭水體整治,環保部還做了兩件事,一是通過中央環境保護督察進行推動。中央環保督察的黑臭水體都是重點,從目前來看,被督察的黑臭水體整治進展都比較快。

另一個是通過環境衛星等技術手段,識別了一批黑臭水體。通過環境衛星,就發現了北京等20個城市存在172個疑似黑臭水體,經過現場核實,96條已經確認為黑臭水體,並納入整治行動。此外,環保部還通過“城市水體公眾參與”微信公眾平臺等,受理了3600多條信息,辦結3474條,涉及316個黑臭水體。

“黑臭水體整治確實任務艱巨,各地要高度重視,今年年底要交差。交不了差的地方,環保部將要采取相應的限制措施。”張波說。

3月20日,環境保護部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攝影/章軻

環保部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地表水國控斷面中,I-III類水質斷面占67.8%(目標為66.5%),同比增加1.8個百分點,劣V類水質斷面占8.6%(目標為9.2%),同比減少1.1個百分點。開展監測的地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中,93.4%地表水型水源水質達標,84.6%地下水型水源水質達標。全國近岸海域總體水質保持基本穩定。

張波同時表示,“盡管全國水環境質量有所改善,但離人民群眾的期待還有很大差距”。

張波列舉了目前我國水環境存在的三個方面的問題:

水環境質量狀況不容樂觀。水質改善不平衡,少數地方水環境質量出現反彈。2016年,25個國控斷面未達到年度I-III類水質目標要求,新增22個劣Ⅴ類斷面。

水生態破壞比較普遍。淺灘濕地過度開發,江河湖泊生態流量難以保障,河道岸坡硬質化降低水體自凈能力,部分水體生態功能喪失殆盡。部分工程建設、棲息地退化等顯著改變了生物生存環境,生物多樣性受到影響。

水環境隱患依然較多。大江大河沿岸化工企業及工業集聚區與飲用水水源犬牙交錯,安全隱患不容忽視。部分河道、灘塗底泥汙染嚴重,可能通過食物鏈威脅人體健康。

張波告訴記者,下一步,環保部將以貫徹落實《水十條》為主線,強化督導考核,落實重點任務和地方主體責任。完成《水十條》2016年度實施情況考核。嚴格落實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制度,推進水源規範化建設,清理保護區內違法建築和排汙口。排查化工企業周邊農村地下水型飲用水水源安全隱患。督促工業集聚區2017年底前完成汙水集中處理設施建設、自動在線監控裝置安裝等任務。配合住房城鄉建設部,強化黑臭水體整治,督導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建成區2017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水體。

同時,以實施重點流域水汙染防治規劃為抓手,組織實施重點流域水汙染防治規劃、近岸海域汙染防治方案。以《水汙染防治法》修訂為契機,完善標準規範體系。2017年底前,核發造紙、印染等行業排汙許可證,建成全國排汙許可證管理信息平臺。以流域控制單元為基礎,統籌水域陸域,健全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機制。組織京津冀區域以水源保護、黑臭水體整治等為重點,編制實施年度水汙染防治工作方案。

張波說,環保部還將優化長江經濟帶沿江產業布局,幹流及主要支流岸線1公里內嚴禁新建重化工園區,中上遊沿岸地區嚴控新建石油化工和煤化工項目;實施重大生態修複工程,因地制宜建設人工濕地,提高流域環境承載能力。深化長江流域環境管理體制機制改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1994

兩部委打響涉水攻堅戰“當頭炮” 專項整治黑臭水體

江南某地,以水鄉、小橋流水著稱的一個旅遊,烏黑發亮的河水正在亭臺樓榭間流淌。伴隨著船櫓的翻動,空氣中也散發出腥臭刺鼻的味道。

像這樣的黑臭水體,在一些地方並不鮮見。據原環境保護部《黑臭水體治理技術政策》編制組介紹,我國80%以上的城市河流受到汙染,有很多甚至出現季節性和常年性水體黑臭現象。90%以上的城市地表水域受到嚴重汙染。

今天(5月7日),生態環境部聯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宣布啟動2018年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環境保護專項行動(下稱“專項行動”)。

第一財經記者從生態環境部了解到,首批督查組已抵達督查現場,將分10個組歷時15天,涉及廣東、廣西、海南、上海、江蘇、安徽、湖南、湖北等8個省20個城市,開展督查工作。

在江南的一些城鎮,不少河流已經變得黑臭。攝影/章軻

 

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專項行動以群眾的滿意度為首要標準,以黑臭水體整治工作為著力點,督查是專項行動的第一步,後續還將開展問題交辦、巡查、約談、專項督察。

根據安排,今年5月-6月,督查組將分三批對全國36個重點城市和部分地級城市開展現場督查;現場督查結束後15個工作日內形成城市黑臭水體整治情況統計表和問題清單,實行“拉條掛賬,逐個銷號”式管理;9月-10月,對問題整改情況進行巡查,提出約談建議;10月-12月,對問題嚴重的城市政府進行約談,對約談後整改不力的城市,開展環境保護專項督察。

按照《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要求,2017年,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達到90%以上,各省、自治區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平均達到60%以上。

生態環境部上述負責人表示,為做好此次督查,生態環境部與住房城鄉建設部組建聯合督查隊伍,通過自查填報系統詳細掌握地方黑臭水體治理情況,開發水質監測、公眾調查和現場檢查三個APP平臺,實現全國督查數據實時共享問題點準確定位,同時曝光弄虛作假行為。

這位負責人表示,城市黑臭水體的實質是汙水、垃圾直排環境問題,根子在於城市環境基礎設施不合格。此次黑臭水體整治專項行動作為涉水的5個攻堅戰的當頭炮,將重點關註控源截汙、垃圾清理、清淤疏浚、生態修複等實質性措施的落實情況,結合群眾的感官體驗、水質監測數據、河面及河岸狀況等形式表現,綜合評判黑臭水體整治成效。專項行動結束後,凡是黑臭現象反彈、群眾有意見的,經核實重新列入黑臭水體清單,繼續督促整治,直至水體黑臭徹底解決,長治久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649

黑臭水體整治耗資大,有機構稱投資需求或超7000億

“2018年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環境保護專項行動”正在全國展開。有機構今天(20日)表示,黑臭水體治理的資金需求規模較大。

阿拉善SEE基金會、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今天發布的《從速決戰到長治久清》報告稱,根據生態環境部和住房城鄉建設部的整治清單,1789個黑臭水體的治理項目投資總額近2400億元。

而根據中信證券的研究結果,要實現2030年消除全部城市建成區的黑臭水體,投資需求或將超過7000億元。

《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將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治理作為一項重要任務,要求到2020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均控制在10%以內,到2030年,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總體得到消除。

上述報告介紹,2016年2月,住建部和原環境保護部發布黑臭水體清單,220多個地級以上城市要在不到五年的時間內清理1841條縱橫在城市肌體上的黑色“血管”。而隨著排查的深入,一年後,清單上的水體總數增加到了2100個。

黑臭水體“問題在水里,根源在岸上”,治理面臨多重挑戰。報告介紹,上報黑臭水體的地級以上城市有224個,廣泛分布在東中西部;據不完全統計,83個城市1265個黑臭河段治理總長度達7063公里,北京市61條建成區黑臭水體總長就長達268公里。

此外,導致黑臭水體的情況複雜,治理難度大。報告介紹,很多城市黑臭水體周邊是城中村,或分布著散亂汙企業和“工業大院”,大量汙水未經處理直排河道,垃圾也不能被及時清運。解決方案涉及拆遷、再就業等問題,阻力重重。

報告說,合理的治理方案是在充分的現狀調查分析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制定的,正所謂“一河一策”,既包括截汙、清淤疏浚、岸帶修複,營建人工濕地,也包括完善管網、雨汙分流、提升汙水處理能力、構建清水補給系統等。很多水體治理後還要承擔城市景觀功能,景觀施工量十分可觀。

“河流孕育城市,多少城市倚河而生,多少城市以水為名。”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一些地方經濟發展和快速城市化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或者將城市河流視為排汙通道,或者大規模改變河湖面貌為城市建設讓路,導致城市河湖生態功能喪失,汙染嚴重,形成諸多黑臭水體,既影響城市形象,更損害居民的身心健康。

報告介紹,多家環保組織近期對16個城市101條黑臭水體(其中91條重點督辦水體)的現狀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有33個水體總體狀態較好,與官方公布的治理完成結果比較吻合,建議著重關註後續的長治久清;有18個水體仍存在較為明顯的黑臭問題,與公布的結果差異較大,建議作為下一步檢查的重點;余下的50個水體多數已有改善,但在顏色、氣味、垃圾、汙水入河四個方面仍有不盡如人意之處,建議進行有針對性的整改。

生態環境部水環境管理司司長張波表示:“城市黑臭水體的實質是汙水、垃圾直排環境問題,根子在於城市環境基礎設施不合格。”

根據生態環境部和住房城鄉建設部安排,今年5月-6月,2018年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環境保護專項行動將分三批對全國36個重點城市和部分地級城市開展現場督查。現場督查結束後15個工作日內形成城市黑臭水體整治情況統計表和問題清單,實行“拉條掛賬,逐個銷號”式管理。9月-10月,對問題整改情況進行巡查,提出約談建議。10月-12月,對問題嚴重的城市政府進行約談,對約談後整改不力的城市,將開展環境保護專項督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46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