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美經濟學家為美國開藥方:走出自滿

“美國人越來越懶,而這已經傷害到了美國經濟。”這是美國經濟學家、《紐約時報》和《彭博視點》的專欄作家考文(Tyler Cowen)新書中的一個主題。

考文的新書《自滿的階級:美國夢適得其反的求索》(“The Complacent Class: The Self-Defeating Quest for the American Dream”)一個主要觀點就是,美國當前的生產力發展同上世紀60、70和80年代相比都要慢很多,盡管人人都在強調他們是如此努力地工作。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考文(Tyler Cowen)

“生銹”的不只鐵銹地帶

“他們不像之前那樣開很多新的店鋪,也不像之前那樣頻繁地搬家,他們所居住的社區和1960年代那樣與外界隔絕。”考文在新書中表示,而這也造成了美國經濟和政治的發展停滯。“創新是痛苦的,這也是人們盡量不去選擇創新的原因。”目前在喬治梅森大學擔任經濟學教授的考文在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說。

就連科技行業,這個近些年被認為在美國一直蓬勃前進的行業,其發展目標也是讓人們能夠待在家里和放松。“科技是偉大的、是有趣的。我家門外現在就有4個剛剛送達的亞馬遜包裹。但是也有一個問題,就是這些科技創新都在鼓勵娛樂和讓人們待在家里不用出門。” 

去年大選期間,曾有大量的批評指向美國經濟相對落後的“鐵銹地帶(州)”,認為這些地區“拖了美國經濟的後腿。”然而,考文認為,大部分的美國地區其實都存在“鐵銹地帶”的問題,特別是交通堵塞擁擠和基礎設施落後的問題。這些問題雖然已經被抱怨了很多年,大的變化幾乎一直沒有發生。考文還認為,美國的教育系統也存在類似問題,都沒有達到基本的標準。

考文的研究發現,比如在美國南部,1988年的時候,黑人學生在白人為主的學校中曾一度達到43.5%的比例,而目前這個比例只有23.2%,和上世紀60年代美國種族分裂的時期比例類似。

盡管是在科技和教育程度較高的加州矽谷地帶,人們也選擇將自己從那些教育、收入水平和自己不在一個水平的人們中隔離出來。“人們在毫無意識的情況下,為自己和家庭創造了一個‘泡泡世界’,呆在里面不願意出來也不願意改變,試圖過著自己理想中的完美生活。” 

為美國開藥方

如何讓美國走出自滿和恐懼?這是包括考文在內的經濟學家們多年研究的經濟和社會問題。考文指出,從歷史的角度看,通常在經歷一場戰爭或者一場大的自然災害後才有可能出現重大的社會變革。

他也認為,美國在“再生”領域有著神奇的能力,可能並不需要發生極端事件才能激發美國人的冒險精神。

關於美國未來一到兩年會發生什麽,考文認為,總統特朗普的內閣將會在越來越多的領域遇到“瓶頸”,也會在國會和法院受到越來越多的的阻力,也許美國民眾也會在現實面前漸漸蘇醒,並產生一定的緊迫感。

考文鼓勵人們在生活中“不要害怕冒險”,不論是在事業還是在個人生活中。“如果你想要換工作,那你可能就應該去做,很多情況下作出改變的人比那些一成不變的人要快樂得多。”

考文引用了另外一位經濟學家萊維特(Steven Levitt)發表的暢銷書《魔鬼經濟學》(Freakonomics)中的觀點。在這本書中,列維特嘗試了一個大型社會實驗,讓那些無法作出重要決定的人用投擲硬幣的方法決定他們將怎樣做。

“那些選擇作出改變的人(不管選擇硬幣的哪一面)在2~6個月後都比之前快樂很多。” 萊維特指出。

考文指出,改變也應該在美國政府和國會發生,比如在研究和發展領域應該投入更多資金;還比如美國應該在探索月球的項目尋求突破;美國應該致力尋求醫療領域的一次新突破;美國需要進行移民改革等。

“移民一直是最大的冒險者們,他們也是最不自滿的群體。” 考文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40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