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10天吸金3億+,關於共享充電寶,投資人們是這樣說的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413/162551.shtml

10天吸金3億+,關於共享充電寶,投資人們是這樣說的
IT桔子 IT桔子

10天吸金3億+,關於共享充電寶,投資人們是這樣說的

共享充電寶是不是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好生意呢?

本文由IT桔子(微信ID:itjuzi521)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Hunfool

共享充電寶火了,說真的,我也有點懵......

從「獨角獸捕手」朱嘯虎、明星天使投資人王剛聯手投資「小電科技」,到投資界的「老大哥」IDG 入局「街電科技」,再到 SIG、紅點創投、九合創投合投「來電科技」2000 萬美金創下行業迄今最大單筆融資額,再到互聯網巨頭騰訊入局續上「小電科技」Pre-A 輪,前後不過 10 天時間——「共享充電寶」市場似乎莫名其妙的就火了,而且局勢愈演愈烈。

我們根據 IT 桔子數據庫整理了幾家充電寶租賃公司的投融資情況如下:

1

那麽這些公司到底在怎麽玩「互聯網+充電寶」的生意?它們的模式究竟有什麽不同呢?

我們主要來對比一下在今年,更確切地說,是在今年 4 月份的 10 天里,獲得投資的 5 家公司。

2

從上面這張表格中,我們可以將這 5 家最近獲投的充電寶公司按照「能不能將充電寶帶走」分為兩類,即「線機一體模式」和「線機分離模式」。

線機一體模式:不能將充電寶帶走,只能在固定場所使用

3

*小電

線機一體的桌面型固定充電寶模式,代表公司有小電科技和 Hi 電。在這種模式的應用場景中,用戶只能在固定場所去使用充電寶,而不能將充電寶借走。

因此這種模式無需用戶支付押金,因為不需要用押金來約束用戶歸還充電寶。其好處是成本低、鋪設速度快,且無需租金,更容易讓用戶接收,但缺點也很明顯,即限制了用戶使用的自由度,不適用於火車站、機場等人流量大的地方;

線機分離模式:可以將充電寶帶走,使用度較自由

線機分離的機櫃模式,代表公司有來電科技和街電科技。在這種模式的應用場景中,用戶是可以將充電寶借走的,其好處是使用度更自由,更符合生活場景。但是為了制約用戶歸還充電寶,需要支付押金,目前兩家公司的押金都是 100 元,押金基本就足以覆蓋充電寶的成本了,所以廠商根本不用擔心用戶不歸還充電寶。

另外,目前來電科技主要覆蓋大場景(如:火車站、機場等人流量大的地方),而街電科技主要針對的是小場景(如:咖啡廳、餐館等);

4

*街電

線機分離的基座式吸附充電模式,代表公司是魔寶電源。魔寶電源在 B 端布設的終端不是一個機櫃,而是一個規格更小的充電基座,其上最多可以疊加五個魔寶移動電源同時充電,每個充電寶正面有針狀突起、背部有對應針孔,同時基座有一定磁力吸附以保持穩固。

相對於機櫃模式,其產品體型較小、利於布放,且成本較低、更容易鋪設;而相比桌面式固定模式,用戶使用度更自由,更符合生活場景。

那麽,為什麽投資人會集體湧入共享充電寶領域呢?

九合創投創始合夥人王嘯則認為,充電屬於全方位的大眾需求、是正待喚起的新線下場景,且容易在線下進行規模化複制,移動支付基礎設施也已普及,此事的發展將有三個核心:

產品成熟度和維護成本:信用免押金、彈出成功率等體驗會直接影響;

用戶習慣培育:密度和安全性是讓用戶產生「到哪都能充」心理預期的關鍵,而且異地取送的便利性使網絡效應比較明顯的,其次才是價格;

融資:投到一定密度、價格戰觸發時,需要大量資本支撐。

王嘯預計「不出半年這個行業就會火起來,否則就是偽需求。至於電池擴容對充電寶需求的打擊,就像政府不讓共享單車上路一樣,屬於理論上可能,實際上小概率的事件。」

互聯網進入下半場,昂貴的線上流量讓一些投資人開始瞄準線下流量。與騰訊一起投資了小電科技 Pre-A 輪的元璟資本合夥人認為「線下流量價值重估的窗口已打開,類似於智能設備充電等剛性需求正在喚起新的線下場景。」

線下流量則一直處於相對分散且未被運營的狀態,這其中蘊含著很多機會。而智能充電寶具有使用需求明確、教育成本低、用戶目的性強、服務鏈條相對簡單的特性,能夠持續而精準的吸引更多線下流量,通過線下流量形成高頻交易入口,未來想象空間十分可觀。」

騰訊投資執行董事夏堯表示:「移動充電領域是我們長期看到的大領域。我們也期待共享充電寶能夠與小程序、微信支付產生更強的聯動。」

SIG 合夥人張琳娜談到投資來電科技的投資邏輯提到了「櫃機的廣告優勢」:「大機櫃的壟斷性場景和專利是公司的壁壘和護城河,且暴露空間大、附帶屏幕,在高流量人群場景下廣告優勢也是營收的現金流;把充電寶租賃當作入口,基於 LBS 的線下場景導流、信用消費、廣告都是可以承載的業態。」

紅點中國認為關鍵核心指標證明——從統計概率和安全感兩個維度看,充電寶租賃是可以讓公司賺錢的高頻剛需。

而根據創立較早的來電科技公布的數據,這樁生意真的還挺賺錢:

來電科技創建於 2014,研發一年後將產品投入市場,截至目前已經入駐 80 多個城市、鋪設 1600+臺機櫃,平均每天租借 2 萬多次,每次租借時長 3 個小時,累計用戶數超 200 萬。根據團隊介紹,公司在 2016 年 8 月就已經實現盈虧平衡。

和很多直到公司上市都無法實現盈利的互聯網項目相比,共享充電寶是不是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好生意呢?

當然,以上都是入局的投資人,他們當然會為自己的選擇和判斷鼓吹。

但不管怎樣,該模式作為一個還在驗證過程中的商業形態,還是存在一些挑戰的。例如:

這項生意的進入門檻相對來說還是比較低的,從目前各方資本都在入局來看,價格戰可能在所難免,這就要求創業團隊需要「舍命狂奔」,快速鋪市場,不斷提高運營效率,提高充電寶的使用率,快速回籠資金,同時還要考慮用戶體驗等長期的關鍵影響指標。

另外,充電寶的體積縮小和重量減輕,以及電池容量擴增 、快充、無線充電模式的興起,這些在某種程度上都在影響著共享充電寶的前景。

這場戰爭才剛剛打響,究竟是「偽需求」還是「真風口」,還要交給市場和用戶來評判。

共享充電寶 投資人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32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