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從《人民的名義》熱播反觀影視圈怪象 | 樂言商業

最近“達康書記”很火,各種表情包、粉絲暴漲。

“達康書記”是個虛擬人物,來自熱播劇《人民的名義》。這是一部主旋律色彩的反腐電視劇,開播時並沒有像《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那類IP大劇一樣做鋪天蓋地的宣傳,然而卻得到了超高的收視率和觀眾認可度,成為現象級作品!

更令人感到意想不到的是,這部異常嚴肅的反貪腐影視劇還得到諸多90後甚至95後的追捧,可謂前所未有。

著名編劇、制片人於正在微博上公開表示:“我很喜歡這部劇(《人民的名義》),久違的追劇感,推薦大家!”

《人民的名義》之所以大獲成功,四大要素必不可少。

第一是優質的劇本。該劇由最高人民檢察院影視中心等單位出品,編劇周梅森是著名作家,其創作過《人間正道》、《國家公訴》、《我主沈浮》等一批極具影響力的小說,被譽為“中國政治小說第一人”。好的內容是影視作品成功的第一步,周梅森創作《人民的名義》時深入調查過很多案例,加之其長期創作此類小說,自然保持一貫的高水準。

第二是良心制作,該劇服裝、化妝、道具、細節、鏡頭、蒙太奇手法等運用看似波瀾不驚卻非常精準到位,堪稱難得一見的良心之作。比如貪官被查出數億元受賄款的點鈔場景,銀行人員專業的點鈔手法讓人嘆為觀止。

第三是演員演繹到位。《人民的名義》聚集了陸毅,張豐毅,吳剛,許亞軍,柯藍,胡靜,張凱麗,白誌迪,丁海峰,李光複等一大批優秀演員。

請註意是演員,不是明星,這有本質的區別!

《人民的名義》劇組演員大多是中戲、北電、上戲、人藝等科班出身,雖然也有陸毅、張豐毅這類知名演員,但更多的配角是觀眾一時間叫不上名字卻演技精湛的“老戲骨”,他們或許一輩子都在演配角,可哪怕只有一場戲都可以演繹到位。在劇中飾演服裝廠工會主席鄭西坡的年逾七旬的北京人藝老演員李光複一場哭戲連導演都動容了!侯勇飾演“小官大貪”的處長僅僅幾集戲份,卻把一個虛偽貪官從淡定吃面到被發現受賄款後的崩潰表演得淋漓盡致!就連《人民的名義》導演李路都表示,該劇沒有太多明星,劇組用的都是演員,而且是戲骨級的優秀演員!

更難得的是,這部劇給演員的片酬並不高,這也使更多資金可以投入到幕後制作中,打造良心巨制。

第四則是作品主題貼近大眾關心的現實生活。此前也有《北平無戰事》這樣劇本優質,演繹到位的作品,無奈叫好不叫座,因為內容距離大家現在的生活還有一定距離。而《人民的名義》聚焦當前反腐熱點,貼近生活且揭露問題深刻,人物不臉譜化。

這樣一部良心作品獲得追捧卻更令人對比看到如今影視圈的怪象和結癥。

這幾年類似《人民的名義》、《瑯琊榜》等優秀作品並不多,大量充斥熒屏的是所謂IP劇,其中很多劇本粗糙,服化道簡陋,因為大量資金都投到幾個明星主演身上,制片方沒有更多資金可投入編劇創作和幕後制作。於是抄襲、狗血劇本不斷,穿幫鏡頭層出不窮,五毛特效司空見慣,這些都是先天缺陷。

《人民的名義》並沒有耗費過多資金用於演員片酬,因此更多投入用於幕後制作。然而很多劇組將重金砸在當紅明星身上,不少明星演技差還不敬業,直接拖累影視劇質量。有消息說《人民的名義》中40個“老戲骨”的總片酬還不如一個當紅“小鮮肉”高!

很多當紅明星因為檔期滿,就隨意地到片場集中演戲,甚至只演“表情包”——特寫鏡頭,在綠幕前拍幾天,後期摳圖做效果。有時對手戲演員在劇組幾個月時間內根本看不到明星本人,明星在A組演“表情包”,B組則由明星的替身演員和配角演員演對手戲,因為要節省明星昂貴的工作時間。一些明星臺詞都不背,邊上工作人員進行提詞還演不好,“老戲骨”們只得一遍遍地陪練。甚至有老演員指出,有時一些文戲替身演員都比明星本人演得好,這些因素都大大降低作品水準。

這種怪象說到底是商業模式的悲哀。

很多影視劇制作後不一定能播出,即便播出也未必賺錢,所以要拉動一部作品的收益得大量依靠明星效應,有當紅明星的IP劇可以熱銷,還可開發周邊商業。於是劇組只需“伺候”好幾大主演明星即可賺錢,其他幕後團隊、配角等都被忽略。甚至依靠“小鮮肉”將影視劇版權提前高價賣出後,一些制作團隊“放心”地粗制濫造劇集,比如有劇組反映,為了加速拍攝,迎合投資方要求,有時一些原本需要精益求精的鏡頭,導演一、兩遍就過,鏡頭穿幫了也不管,這都導致大量“狗血劇”出爐。

《人民的名義》用事實表明,真正成功的影視作品需要良性商業模式,合理的演員片酬和幕後投資,更需要有演技和敬業精神的演員、高水準劇本和制作。影視圈的怪象需要扭轉,不合理商業模式和粗制濫造不可持續,否則這個行業會越發畸形,劣幣會驅逐良幣。觀眾內心有明鏡,孰優孰劣自在人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84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