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擾攘了三星期的電盈收購戰,本週一終有突破性發展。前花旗銀行董事梁伯韜,以九十一億元購入盈科亞洲拓展持有的兩成多電盈股權,成為電盈第一大股東。 未做過電訊的梁伯韜忽然沾手電盈,背後原來全因李嘉誠。這次李澤楷不顧反對定要出售電盈資產,已經激嬲中央。不方便親自出手的李嘉誠為補鑊,遂找來愛將梁伯韜向城中富豪「敲門」,豈料他們並不賣賬。 而乘機甩身的李澤楷,亦只屬慘勝,套現大計縮水,甚至梁伯韜購入電盈股份,亦要由盈拓提供其中七成融資。 梁 伯韜雖是財技高手,過去亦促成不少大刁,但斷估也不會有百億元獨吞電盈。而記者翻查記錄,他手上亦只有跑馬地樂活道一個自住單位。城中一直流傳,梁伯韜只 是「代理人」,背後有一班財團出手支持。而該個財團中人位位是超級富豪,包括有新世界主席鄭裕彤、恒基地產主席李兆基、信德主席何鴻燊等。 不 過,據榜上有名的富豪表示,梁伯韜的確有聯絡城中富豪,但通通都耍手擰頭,無一落疊。接近富豪人士說:「其實大家都好open-minded(開通),但 問題是在商言商,電盈嘅資產唔見得好值錢。我諗固網拆出來賣,最多只值兩蚊。呢件擺明豬頭骨,買咗都未必有好處。所以大家口頭上就話可以考慮,實質咩都無 落實。」 急上北京撲火 梁伯韜四出奔波搵富豪落疊,其實只是「代客泊車」。在三星期前,李澤楷出聲想出售電盈大部分電訊及媒體資產時,中央因未獲知會,已被激嬲,而網通亦強硬表示不增持或減持股份。就在事件陷膠着之際,在內地有大量業務的李嘉誠親自飛上北京解話。 「佢 同中央講,會搵梁伯韜做中間人,買起電盈股份。如果無人肯要,佢會出晒全部錢包底!」一名消息人士說。不過,李嘉誠未料到的是,這批一向關係良好的富豪並 未賣賬;但由於已作出承諾,李氏要即時平息中央怒火,暫時解決此事,遂趕忙在上週五促成交易。而梁伯韜亦已會見網通及國資委有關人士,獲得「祝福」。 在本週一的記者會上,梁伯韜被問及李嘉誠有否參與收購計劃,他拒絕回答,記者再三追問,他曖昧地既不承認也不否認。 根據電盈公告,梁伯韜在本週一先付五億元訂金,再在十一月尾付二十二億元,即全部款項的三成;一年後再付七億八千萬元。餘數五十六億元,則在此後半年付清。 這 種分期付款方法,在股權交易中並不尋常。就算○○年李澤楷收購香港電訊,須籌借銀團貸款數百億元,交易由提出到正式落實,亦只是半年。現時梁伯韜買股的情 況,就好像買樓,竟然可以先付首期,再在長成交期內找人接棒。李澤楷更在本週二承認,盈拓替梁伯韜提供其中七成交易費用的融資。 拆骨最和味 不 過,梁伯韜想找人落疊,相信要重組電盈。事關現時電盈雖已度過了最困難的時刻,亦正如李澤楷本週一所言,做到固網、寬頻、寬頻電視、流動電話四合一,但未 來前景只屬穩定,難有大增長;而且固網競爭大,市場佔有率不斷萎縮,亦是致命傷。市場相信,作為財技高手的梁伯韜,要執靚電盈,最快捷辦法就是幫其「拆 骨」。 「現時電盈盤數唔靚,好大程度係佢嘅稅務效率(tax effectiveness)低得唔合理。」一名外資分析員說。 根 據電盈去年年報,其除稅前盈利達到二十九億元,但稅項支出竟高達十一億元,佔了盈利的三成八,令到除稅後盈利只得十八億元。該分析員說:「咁係因為李澤楷 當年買入香港電訊時,借錢太多,而這些債項的利息支出並不是營運開支(operating expense),所以不能扣稅,結果令電盈的稅務負擔極重。」若然將電盈拆骨出售,所得資金便可減債,利息負擔亦可減輕。不過,中央企硬電訊資產不可落 入外國人手中,相信最終可「拆出」的,是較有前景的NOW寬頻電視,或地產項目。 李嘉誠愛將報恩 未來梁伯韜將有大把機會一顯財技,而這亦是他「報恩」的時候。事關過去梁伯韜能在金融界順風順水,全賴李嘉誠帶挈。 梁伯韜與李嘉誠的淵源,早於八○年開始。當時梁伯韜加入滙豐銀行附屬的獲多利當商人銀行家,上司為後來成李澤楷愛將的袁天凡,翌年獲多利為李嘉誠旗下的國際城市(現已私有化)安排上市,梁伯韜首次為李嘉誠效力。 八五年梁伯韜過檔萬國寶通(現稱花旗),負責建立商人銀行部。兩年後萬國寶通為李嘉誠旗下四大公司,即長實、和黃、嘉宏(現已私有化)及港燈,安排供股,集資一百零三億元,創下當時香港股市最高供股金額的紀錄。而供股不久後便發生十月股災,恒指從高峰三千九百多點跌至一千八百多點。 八八年九月,梁伯韜與上司杜輝廉離開萬國寶通,打算成立一間搞上市、收購合併及直接投資的金融機構,李嘉誠不但入股支持,更拉攏中信集團入股,令他們順利創立百富勤集團。 梁伯韜簡歷 年齡:52歲 學歷: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工商管理碩士 物業:跑馬地樂活道18號樂陶苑A座中層一單位 1980:12月加入滙豐集團的投資銀行獲多利公司(現易名為滙豐投資銀行),與袁天凡共事。 1985:梁伯韜、袁天凡一同跳槽到萬國寶通(現稱花旗銀行),杜輝廉成為梁的上司。 1988:梁伯韜離開萬國寶通,夥拍杜輝廉創辦百富勤證券。成立時得李嘉誠等富豪支持,集資$3億。 1990:從香植球手上購入泰盛,百富勤藉此上市,並在九十年代協助多家大型紅籌公司來港上市,其中包括北京控股、上海實業等。梁伯韜因而得「紅籌之父」稱號。 1998:97年百富勤於印尼的投資失利,導致嚴重虧損,至98年1月被強制清盤。及後法國國家巴黎銀行入主百富勤,梁伯韜與部分員工過檔新公司,組成BNP百富勤。 2001:7月加盟花旗集團旗下的投資銀行所羅門美邦公司,任亞太區主席兼董事總經理。上任後更重金禮聘趙紫陽媳婦任克英任其副手。 2003:雖最終成功安排中國人壽上市,但掛牌前 曾鬧出股份分配通告出錯事件,險些令上市告吹。 2004:協助網通上市, 集資近百億。 2006:2月辭去花旗亞太區主席及董事總經理職務,轉任花旗高級顧問。梁伯韜離開花旗後成立私人投資基金,市傳獲本地富豪提供逾$10億美元(逾$78億港元)的啟動資金(seed money)。上週五梁更辭任花旗顧問。 御用保薦人 不過,在金融界叱咤一時的梁伯韜,在九八年遇上了人生最大的挫折,百富勤因投資印尼失利倒閉,部分業務被收購,並改名BNP百富勤,梁伯韜擔任副董事長,他的事業又再因李嘉誠翻開新一頁。 ○○年,梁伯韜為李嘉誠旗下的tom.com作保薦人到創業板上市。由於BNP百富勤只安排了十間銀行收表格,結果製造出萬人空巷趕入飛的局面。TOM上市前傳出暗盤至少十二元,較招股價一元七角一仙高出六倍!兩年後,長實分拆旗下的長江生命科技集團在創業板上市,保薦人又是○一年從BNP百富勤轉投花旗銀行的梁伯韜。 在投資銀行界打滾了二十六年的梁伯韜,工作很講求效率,罵人亦罵得厲害。他在百富勤的下屬便表示,若下屬工作上犯錯,梁伯韜會作出嚴厲的指責,而且聲浪很大,辦公室內外同事也能清楚聽到他罵人的內容。 近幾年梁伯韜較前低沉,三年前他安排中國人壽上市,但掛牌前卻鬧出股份分配通告出錯的鬧劇,險些令上市告吹。今年初他辭去花旗亞太區主席職務,轉為花旗高級顧問,上週五他索性辭去顧問一職。 小小超甩身「慘勝」 而 成功甩身的李澤楷,其實只算「慘勝」,他本週一會見記者時亦忍不住說:「(這宗交易)一定無賣資產咁好。」依麥格理和新橋提出的拆骨方案,估計涉資約六百 億元,扣除百多億負債後,若盡派作股息,持有盈拓七成五的李澤楷實收約六十億元,而電盈還可保留持有貝沙灣等地產項目的盈大地產,以作日後發展。 但 現時根據今次的交易,李澤楷只能以每股六元,出售盈科拓展持有百分之二十二點六六的電盈股份,涉資九十一億多元。照計算可以套現接近六十九億元,但扣除他 私人向小股東派發的特別股息及成本後,李澤楷只淨袋四十六億,較澳洲麥格理又或新橋的方案,實收少了兩成三。證券界人士便說,以李澤楷愛做買賣的性格,每 宗交易都會「去到盡」,今次賣股份的得益,便遠低於將電盈的資產「拆骨」出售。 至於觸怒中方,與中方關係破損這個更是沉重的代價。網通一開 始便強硬表態,反對李澤楷將資產售予外國財團,聲稱以「商業原則」為先的李澤楷,似乎沒有考慮到這點,最後交易亦因為中方不滿而告吹。有市場人士就相信, 李澤楷的野心是拓展海外的事業,內地市場並不是他的首選。但無論如何,他日後跟中央打交道,相信要做更多修補工作。 要「執手尾」的,還有他 與父親李嘉誠的關係。李澤楷一向自視甚高,十分反感外界認為他靠父蔭,因而多次向外界表示,自己的業務會與長和系劃分得清清楚楚。據梅鐸較早前向旗下報章 The Australian表示,李嘉誠其實曾想親自出手,購入電盈資產救仔,但卻遭李澤楷拒絕,結果折衷地要找梁伯韜出手。而李澤楷亦曾表示,當年他將有意收 購香港電訊的通告傳真予聯交所後,才致電通知父親,此事令李嘉誠激到跺地,數日互不瞅睬。 梁伯韜與李嘉誠父子關係 1981:梁伯韜首次為李嘉誠旗下的國際城市安排上市,打破當年上市紀錄,凍結資金$53億。 1987:協助李嘉誠旗下的長實、和黃、港燈及嘉宏集資$103億,創下當時最高供股金額紀錄。 1988:跟萬國寶通時上司杜輝廉合組百富勤,得李嘉誠、榮智健、胡應湘等富豪入股支持,集資$3億。 1989:長實私有化廣生行失敗,將股權轉讓予百富勤,梁伯韜以派高息財技成功收購廣生行。 1999:協助李澤楷收購得信佳集團,借殼把盈科數碼動力上市,復牌後該股股價急升,創造科技股神話。 2000:2月梁伯韜說服銀行家,極速集資一億美元借給盈動,作為收購香港電訊的部分資金來源。3月又協助和黃分拆tom.com上市,掀起熱潮,超額認購668倍。 2002:7月安排長江生命科技上市。 2003:為電盈配股集資$30億;另又為TOM旗下之TOM Online上市,公開招股超額不足100倍。 派息九牛一毛 李澤楷並未明言為何要急於甩身套現,他否認要收購海外媒體資產,做其傳媒大亨;但對《信報》,則非常感興趣。然而,被李澤楷離棄的小股民,將成為最大輸家。 一直自稱要為小股民做點事的李澤楷,本週一公布股權易手的同時,多番強調會私人拿出十三億八千萬元,作為特別現金股息,派予電盈小股東,即每股約為三毫三到三毫八。他感性地說:「當我寫張十三億八嘅支票時,就會好開心!」 不 過小股東對李澤楷依然怨恨,認為現金股息只是九牛一毛。例如手上持有數千股電盈的城大工商管理碩士課程主任曾淵滄。他首次入市時,正值李澤楷收購得信佳, 股價一元,另一次是盈動收購香港電訊之前,股價已升至十二元。以股價五合一之後計,他的平均買入價是三十二元五角,但本週二收市時,電盈每股只值五元一 角。換言之,每股貶值八成多。「好多小股民因八號仔而損失好多,今次派息只因為佢(李澤楷)良心過意唔去。我覺得佢今次算係為小股民做咗件小小嘅好事,好 過冇啦!」 而電盈本週二復牌後,股價曾一度大跌百分之九,已反映市場對梁伯韜打骰的電盈,投下不信任票。信誠證券聯席董事連敬涵表示:「電 盈短炒長揸都唔掂。」他解釋,雖然電盈的股價回落至五元,可以暫時企穩,但短線難以回升至五元六高位。長遠而言,這隻股份有太多不明朗因素,包括管理層變 動和日後公司會否再出售資產等等,都令投資者卻步。事實上,市場正揣測今次的交易完成後,電盈的董事可能會「執位」,這些都為電盈添上很多不明朗因素,預期小股東要翻身將有排等。 李澤楷沽出電盈事件簿 6月19日:電盈停牌,發通告謂6月16日獲一名獨立第三方提出的無約束力意向,收購電盈電訊及媒體資產,其後證實第三方為麥格理。 6月20日:網通發表聲明,表示不願意看到港人擁有和管理的電盈或其主要資產狀況發生任何變化。 6月21日:電盈表示日前接獲第二份由TPG Newbridge 提出之收購意向,並指出售資產無需網通同意。 6月22日:有報導說電盈會於收購落實後私有化,電盈復牌七分鐘再停牌。 6月28日:梅鐸在旗下的《澳洲人報》 (The Australian) 表示新聞集團擬加入麥格理牽頭的財團, 聯手洽購電盈資產。 7月1 日:國安環球投資公司的廖婉庄自稱為北京中信國安附屬公司,有意夥同網通合作洽購電盈資產,後北京中信否認旗下有國安環球投資公司,並說將保留對此採取必要法律措施的權利。 7月3日:召開董事會後,李澤楷稱氣氛良好,但仍未有「完全的決定」,數天內將繼續召開董事會討論。 7月10日:梁伯韜開記者會,宣布購入李澤楷手上22.66%電盈股權,作價每股$6.00,涉資約$91.6億。 電盈股價圖 19/6:宣布有第三者擬收購資產,停牌前報$4.8 7/7:傳出有財團擬收購李澤楷手上盈科股份滋$5.55 11/7:梁伯韜宣布收購電盈股份後,首日復牌$5.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