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全球彩電銷量首次突破2000萬臺之後,今年TCL希望通過做透細分市場。3月30日下午,TCL集團正式宣布推出互聯網電視子品牌“雷鳥”,並與阿里、騰訊等互聯網巨頭進行深度的戰略合作。
富有戲劇性的是,TCL集團旗下彩電業務的香港上市公司TCL多媒體(1070.HK)曾引入樂視作為戰略投資者、第二大股東。而此次“雷鳥”互聯網電視的合作名單中,卻沒有樂視。而樂視30日下午也舉行了另一場彩電發布會。
今年是傳統彩電品牌與新興互聯網電視品牌較量的關鍵一年,人工智能成比拼熱點。TCL多媒體副總裁、TCL業務中心總經理、雷鳥科技CEO郭彤沒有避諱:“雷鳥17年的目標是,比較互聯網廠商,包括樂視、小米、微鯨等,希望能超過他們”。
反撲線上的機會
此前,創維酷開、康佳KKTV、海信VIDAA、長虹CHiQ等傳統彩電廠的互聯網子品牌早已活躍在市場上,手握華星光電上遊面板資源的TCL,為什麽現在才推出互聯網子品牌?
TCL集團副總裁、TCL多媒體COO兼中國事業部總經理王成表示,“對過往這五年在中國市場上的互聯網品牌我們進行了一個盤點,複盤之後,我們發現這個時候反而有新的機會。”
王成說,首先互聯網廠商進入電視領域大概三四年時間了,以樂視、小米等為代表,但是在前一階段的彩電供應鏈的危機中,傳統廠商重新崛起,傳統電視廠商的優勢會持續存在。其次,雷鳥有後發優勢,學習人家好的地方,並結合TCL的上遊面板資源和下遊渠道能力。第三,從商業模式來看,互聯網電視行業越來越成熟,廣告等價值繼續攀高。
與創維酷開類似,TCL的雷鳥也將作為子公司獨立運營,今年上半年已經註冊。雷鳥的戰略合作夥伴包括阿里、騰訊等互聯網巨頭。
郭彤透露,“我們和騰訊、阿里,在產品、用戶運營、運營團隊上達成了深入和一致的合作意見,但雷鳥公司的股權結構暫時不便回答。”另外,在上遊供應鏈方面,TCL給雷鳥很大的支持,毛利率不用擔心。“雷鳥不一樣的玩法,是把內容、用戶、廣告、會員和產品進行更加深度的結合。”
雷鳥電視預計線上、線下銷量的比例為八二開或七三開,今後還會考慮拓展海外市場。
做透細分市場
除了以雷鳥搶食網上市場份額外,TCL還重點推介了其高端子品牌XESS,主打第三代量子點電視等高端產品,此外還推出了曲面電視新品,希望做透各個不同的細分市場。
今年國內彩電市場的開局並不順利。TCL多媒體中國區銷售公司總經理謝帆坦言,今年1、2月份整個國內彩電行業負增長。家電行業在中國市場經歷了幾次增長高峰,現在已進入依靠消費升級帶動銷售增長的新階段。
NPD Display Search預測,量子點電視在中國市場的增長率將達到100%,有望從2016年的60萬臺增長到2017年的120萬臺,同時全球範圍內也會從300萬臺增加到600萬臺。
據了解,TCL這次把量子點電視的定價“拉低”到了普通消費者的接受範圍,以示推動量子點電視普及的決心。王成認為,“2017年量子點電視普及必將提速”。TCL已投資了浙大的納晶科技,並成立了廣東聚華公司,儲備量子點新材料、印刷顯示的技術力量。
兩大陣營對壘
奧維雲網副總裁董敏在2017 AWE(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期間曾預測,今年彩電行業將現分水嶺,由於彩電業產能過剩、制造門檻降低,令顛覆的機會增大。
今年五一彩電旺季,預計傳統彩電品牌與互聯網新興品牌的較量也將更加激烈。從多家企業新品發布會看,人工智能成為比拼的熱點,如小米就推出了語音操控的電視。
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在2017年CES期間曾透露,人工智能將成為TCL產品的標配。此次發布會上,王成也展示了人工智能在TCL電視上的應用,包括語音識別、圖形識別等,並將其總結為“簡化交互”、“扁平內容”、“自由個性”。
TCL多媒體產品中心總經理張少勇表示,人工智能(AI)肯定不是TCL一家做,TCL與科大訊飛、阿里等都有合作。人工智能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做簡單,第二階段是做便捷,第三階段是做聰明、讓機器能學習用戶的習慣。
張少勇說,“幾年前在人工智能領域首先實現了簡單,像搜索以前很難,然後導入語音1.0、2.0,現在到5.0,使搜索更簡單。今天解決了便捷的問題,我們通過圖像識別、語音識別、圖文識別,讓用戶在使用電視的時候更加便捷。下一階段要實現聰明,今天你發現用不了的東西,過幾天機器就學會了,這是接下來人工智能的重點方向。”
(實習生麥舒瑜對此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