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神華(601088.SH)豪氣分紅590億元,點燃市場對高息股的投資熱情。以銀行股等為代表的大藍籌股備受投資者關註。市場人士表示,金融股素有“低估值+高分紅”的特征。與非金融股相比,金融股的現金分紅更值得投資者期待。那麽歷年來金融股的現金分紅表現如何?
第一財經統計資料顯示,2010年至2015年間,銀行股的歷年股息率在3%到5.6%之間徘徊,券商股、保險股分別在1%至2.8%、1.2%至2.2%之間跳躍,包括信托股在內的多元金融其股息率最低,在0.47%到0.72%之間徘徊。
有市場人士表示,銀行股已形成透明穩定,可預期的現金分紅機制,但包括券商股、保險股在內的非銀金融板塊,其現金分紅歷年波動較大,使價值投資者難以把控。同時,銀行收入來源明確、經營模式穩定,使其分紅機制較為穩定,但包括證券業在內的非銀金融業受市場行情影響業績波動大,加之市值小易於遊資炒作,短期炒作之風遠勝於價值投資的趨勢。
現金分紅金融股“兩極分化”
A股市場熱衷炒小炒新,高息個股一度備受投資者冷待。但今年以來,高分紅股票得到市場認可成為一大趨勢。當前養老金入市預期越加濃厚,IPO提速後創業板板塊持續分化,市場投資風格轉向藍籌股;加之監管層加大對高送轉的問詢力度,高股息率、低估值的品種越發受到產業資本、金融資本的持續關註。
能夠持續高分紅的股票,大多數經營狀況良好、盈利穩定、現金充足、股票質地好。金融業、電力行業、汽車行業、交運行業、醫藥生物和休閑服務等行業多是高息股的繁衍之地。
值得註意的是,金融股“低估值+高分紅”的優質特征向來受到市場認可。東吳證券分析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銀行、券商板塊PB分別為0.9、2.02倍,且大型券商2017年PB僅1.5倍,保險板塊平均2017年PEV在1倍以內,信托行業2017年PE為20倍,均處於歷年來的相對低位,保險板塊低估值尤為明顯。分紅率方面,銀行、券商、保險、多元金融分紅率分別為3.85%、2.19%、1.82%、1.1%,而上證綜指整體分紅率僅為1.65%,金融股分紅顯著優於市場平均,可以體現投資價值。
那麽歷年來金融股的現金分紅表現如何?
股息率是衡量上市公司是否具有投資價值的重要參考指標。根據第一財經記者統計,從2010年到2015年銀行股股息率在3%到5.6%之間徘徊。值得註意的是與汽車行業、電力行業等其他眾多板塊相比,銀行股股息率經常占據寶座地位。
但非銀金融股股息率明顯靠後,2012年至2015年其年度股息率僅在0.6%到1.2%之間跳躍。具體而言,非銀金融板塊分為券商股、保險股和多元金融股。2010年至2015年保險股、券商股的年度股息率呈下跌態勢,分別從2.2%降至1.2%,從2.8%降至1%。多元金融股的股息率一直較低,在2010年至2015年間多在0.47%到0.72%之間徘徊。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對第一財經記者稱:“成熟的現金分紅機制有兩大特征,一是穩健、透明,現金分紅能形成明確的市場預期;一是持續可增長,現金分紅能形成逐年增長的態勢。”
當前銀行板塊現金分紅已成行業慣例。“其分紅保持一定的透明度,現金分紅呈現逐年穩步增長的趨勢。” 董登新認為。以工商銀行為例,2013年現金分紅每10股派息2.6元,2014年每10股派息2.5元、2015年每10股派息2.3元。預計2016年每10股派息不低於2元。
但與銀行股相比,券商股和多元金融股顯然還未形成穩健的現金分紅機制。
“以證券公司為例,它們也進行現金分紅,但分紅金額忽高忽低沒有形成穩定透明、可預期的現金分紅機制。” 董登新說。以中信證券為例,剛上市時每10股派息僅有3分錢,後來漲至1元,2014年每10股派息為2.8元、2015年度每10股派息5元,2016年每10股派息3.5元。
“現金分紅機制穩健可給機構投資者明確的信號,這類股票具有很強的價值投資吸引力。反觀現金分紅忽高忽低的股票,其投機文化較濃。分紅多引起投資者的哄搶,分紅少則無人問津。”前述非銀金融分析師表示。
(數據來源:Wind數據)
非銀金融 價值投資路漫漫
從高股息率的角度而言,投資非銀金融板塊並非市場人士的首選。但多位券商分析師表示,他們不會從高股息的角度推薦非銀金融股。
董登新分析,銀行大多屬於國有壟斷企業,收入來源明確、經營模式穩定,在市場上已形成穩定、可預期的現金分紅機制。但較之銀行股,非銀金融板塊業績穩定度難以望其項背。
對於證券公司來說,“靠天吃飯”屬於行業普遍特征,上半年賺得盆滿缽滿、下半年出現虧損的局面時有發生。另外,中小券商當前資本金緊張,多希望借助IPO、定增等方式融資,短期內進行現金分紅恐非易事。
對於保險公司來說,雖然業績波動遠不如證券公司那般劇烈,受資本或市場影響,業績較為動蕩。董登新說,再看信托公司,由於定位不精準,加之通道業務歷經整頓,整個行業處於調整中。
整體而言,非銀金融業務盈利狀況波動性較大,無法駕馭穩定的現金分紅預案,其現金分紅方案多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多掙多分少賺少享。董登新表示。
而從投資風格而言,非銀金融多具有炒作風格。從盤面而言,銀行股和保險股的市值最大,券商股次之,多元金融的市值最小。銀行股更適宜價值投資,非銀金融股盤面小,更多吸引遊資進行炒作,股價較為震蕩。
具體來看,25家上市銀行中,六成公司市值超千億元。達到萬億元市值的有4家,分別是工商銀行(601398.SH)、建設銀行(601929.SH)、農業銀行(601288.SH)和中國銀行(601988.SH),市值在1萬億到1.7萬億元之間不等。保險股中4家都達到千億元市值,中國人壽(601628.SH)、中國平安(601318.SH)、新華保險(601336.SH)和中國太保(601601.SH)的市值分別為6800億元到2400億元不等。與之相比,29家上市券商中,11家券商市值在200億元到500億元之間。多元金融領域中有12家上市公司,約一半企業的市值低於1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