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獨家|現金凈流入超百億仍陷危機 輝山乳業的錢究竟去哪兒了?

現金流以百億元凈流入,四年半自身造血亦近百億,輝山乳業(06863.HK)暴跌危機,仍有大量懸疑待解。

輝山乳業於2013年9月27日在港交所上市之後,現金流表現為持續凈流入。第一財經記者統計發現,2013財年到2016財年,及2017年財年中期,輝山乳業經營、融資所得現金凈額分別達到98億元、164億元,扣除投資產生的現金流凈流出160億元,累計現金凈流入達到100億元以上。

融資環境頗佳,基本面尚屬良好,輝山乳業為何陷入今天的困境?究竟是什麽原因,引爆了輝山乳業的全面危機?大量資金究竟又流向了哪里?

3月28日,輝山乳業發布公告,否認其董事長、實際控制人楊凱挪用公司資金。但蹊蹺的是,2016財年,輝山乳業在經營所得現金凈額平穩、融資所得資金較大增長的情況下,其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卻陡升陡降。

2014年以來,輝山乳業股價出現多次下跌,楊凱巨資增持,資金需求明顯增加,不得不通過股權質押大量融資,其持有輝山乳業股份,眼下已質押殆盡。此外,楊凱名下還有一家房地產公司。頗為吊詭的是,輝山乳業負責融資、財務的執行董事葛坤,與楊凱關系密切,上周末突告失聯。

輝山乳業執行董事、高級副總裁葛坤

現金流充沛

3月28日,輝山乳業發布公告,承認3月23日與23家銀行債權人召開會議,在遼寧省政府的協助下,討論該公司今年的計劃,並尋求銀行債權人按正常方式續貸。公告稱,中國銀行、九臺農商行、浙商銀行於會上表示,將繼續對該公司保持信心。但鑒於最近股價大幅下跌和媒體報道,不能保證這些銀行的意見將維持不變。

3月24日,輝山乳業暴跌之後,關於其負債的數據隨即開始流傳,輝山乳業總資產382.6億元,總負債418.82億元,整個輝山乳業已經資不抵債。其中,中國銀行、九臺農商行分別為其第一、第二大債權人。

然而,輝山乳業的情況究竟如何?披露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9月30日,輝山乳業(上市板塊,下同)流動資產為140億元,非流動資產為201億元,兩者合計341億元,凈資產尚有129億元。仔細審視歷年財報不難發現,如果披露數據屬實,輝山乳業的情況不但未至山窮水盡,而且現金流尚屬優良。

2013年到2016年,輝山乳業產生了大規模資本支出,金額超過百億元。財報數據顯示,2013財年,其資本支出為7.62億元,2014、2015財年兩年迅速擴張,分別達到46.61億元、43.9億元,2016財年降至16.97億元,四年合計約為115.1億元。

2013年9月,輝山乳業在香港主板上市,當時發行股票約37.88億股,每股發行價2.67港元,共募集資金約101.13億港元,折合約78億元人民幣。上市四年里的資本支出規模,遠遠超過了IPO募集資金,差達到37億元以上。額

僅僅依靠IPO融資所得,根本無法覆蓋輝山乳業的開支用度。但輝山乳業的可用資金,並非只有上市募集資金,經營所產生的現金流,亦可為其提供資金支持。而且按照輝山乳業披露,其上市以來經營現金均為正流入。

根據輝山乳業定期報告披露,2013財年至2016財年,輝山乳業經營現金流均呈凈流入,且規模頗為可觀,具體金額分別為14.4億元、11.5億元、20.8億元、20.7億元。而在2017年財年中期報告中,則為30.6億元,四年半合計達98億元,完全可以覆蓋其資本支出37億元的缺口。

不僅如此,融資也帶來持續的現金凈流入。除了完成IPO,輝山乳業的融資活動以銀行貸款為主,2013財年到2017中期財報,新增銀行貸款所得金額為12.4億元、57.2億元、55.2億元、84.4億元、78.3億元,合計達到287億元以上;償還貸款金額為8.6億元、24億元、36.1億元、43.2億元、47億元,合計約為159億元,累計貸款凈額為128.6億元。

整個融資活動也是如此。加上2013年上市募集所得資金,扣除其他融資活動的支出後,2013財年至2016財年,輝山乳業的融資所得資金凈額分別達91億元、25億元、6.16億元、15.8億元,四年累計金額為138億元,加上截至2016年9月30日的25.7億元,共計接近164億元。

投資是主要的資金凈流出項目。數據顯示,在2013年至2016財年,輝山乳業投資產生的凈現金流為-13.67億元、-59.2億元、-50.8億元、-40.5億元;而截至2016年9月30日,則為正流入3.35億元,合計為-160億元左右。三者簡單相抵,上述財年中,輝山乳業現金凈流入接近104億元。

大量借款 股份質押殆盡

3月24日,輝山乳業股價暴跌後,債權人會議曾統計,該公司總資產為340億元,總負債為199.5億元,與輝山乳業財報披露基本一致。

究竟是什麽原因,引爆了輝山乳業的全面危機?

披露信息表明,輝山乳業基本面尚屬良好。這是否能說明,如果上市公司沒有太大問題,危機可能出在大股東身上?此前,做空機構渾水發布報告稱,楊凱至少從公司竊取1.5億元資產。股價暴跌當天,“董事長楊凱挪用上市公司30億元資金”的說法開始流傳,但3月28日上午,輝山乳業公告否認了這一說法。

除了輝山乳業,楊凱本人及其控制的主體,也在大量借款,這些貸款可能並未流入上市公司。披露信息顯示,2015年,楊凱實際控制的冠豐有限公司(下稱“冠豐”)曾將所持輝山乳業股份,質押給平安銀行,獲得24港元貸款。截至目前,貸款余額為21.42億港元,質押的輝山乳業股份總數為34.34億股。對於資金用途,輝山乳業並未披露。

根據輝山乳業3月28日公告,稱除了質押給平安銀行的股份,冠豐還為自身貸款,將持有的19.4億股質押;為楊凱控制的其他公司貸款質押7.5億股;且在股票經紀賬戶中存入33.4億股,為冠豐獲得保證金融資。這些質押融資,均為楊凱及冠豐自身用途。

盡管否認楊凱挪用資金,但疑竇並未解開。輝山乳業2017財年中期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9月30日,該公司短期銀行借款已經高達110.8億元,比2016年3月底的71.3億元,增加了39.5億元,所獲貸款仍在持續增長。此前,輝山乳業債權方透露,截至2016年9月,該公司銀行授信余額140.2億元,其中信用免擔保15.5億元,擔保貸款103.5億元,抵押貸款21.2億元,與輝山乳業披露數據存在30億元差額。

更為蹊蹺的是,融資、經營所得凈現金均有結余的情況下,輝山乳業擁有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卻呈下降態勢,而在2016年9月又突然大增。

2015財年,輝山乳業當期經營、融資凈現金流入合計約26.9億元,2016財年則為36.5億元,2017財年的上半年則接近60億元。但蹊蹺的是,輝山乳業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卻在明顯減少。截至2015年財年末,這一數字為26.8億元,2016年只有21.9億元,減少了4.9億元。到了2016年9月底,又陡增到82億元。

對於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陡升陡降,輝山乳業在定期披露報告中未有說明。而作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及財務負責人,對此應有無法撇開的關聯。在3月28日的公告中,輝山乳業承認,自3月21日起,董事會便無法聯系執行董事葛坤。2013年上市前,葛坤便為楊凱團隊成員,負責集團財務和現金業務,並管理集團與其主要銀行的關系。

資金流向何處

究竟是什麽原因,讓輝山乳業走到如今的田地,大量資金究竟又流向了哪里?目前來看,似乎都與楊凱存在密切關系。

楊凱的資金消耗,一部分來自增持輝山乳業。公開信息披露,2014年12月之後,楊凱對輝山乳業進行了四波大規模增持。具體增持時間分別為2015年1月初、2015年4月、2015年7月初到2015年10月底、2016年2月底,增持數量合計多達34.5億股。增持完成後,楊凱持股數量由此前的64.2億股,增加到98.7億股,動用資金達到63.2億元之巨。而楊凱增持輝山乳業,或實屬無奈之舉,股價一再下跌,令其陷入惡性循環。2013年9月登陸港股後,輝山乳業股價曾有過短暫輝煌,一度摸高至3.2港元/股以上。但股價穩定期結束後,數次遭到部分股東拋售,造成股價多次下跌。

2014年2月14日到4月29日期間,輝山乳業出現上市後的第一波大跌,最大跌幅達41.5%,最低價跌至1.6港元左右。事後披露表明,兩名財務投資者在此期間分別拋售了2.85億股、5.18億股股份。此後,經過半年多的反複震蕩,輝山乳業在2014年11月28日再次暴跌。截至當年12月29日,其股價最低跌至1.13港元/股,跌幅達32%。

在此背景下,楊凱或不得已於2014年12月出手增持,增持數量190萬股,並在此後迎來了一波反彈。但時隔不久,輝山乳業股東折價大幅拋售。面對危局,楊凱不得不斥巨資接盤,動用資金達20.2億元。

經此一役,楊凱的資金鏈可能已經高度緊繃,其在平安銀行的貸款便發生在此時。此後不久,輝山乳業股價開啟新一輪下跌,這讓剛向平安銀行進行了股權質押融資的楊凱壓力劇增。2015年7月初到2015年10月底,楊凱連續增持輝山乳業達30余次。 然而,在平安銀行質押融資所得資金,遠不足以滿足增持需要。

而就在此時,楊凱仍斥資買入作為其第二大債權人的九臺農商銀行。港交所披露信息顯示,2017年1月12日,九臺農商銀行(06122.HK)上市之時,楊凱大手筆出資5.38億港元,以發行價4.56港元,買入該行1.18億股H股,占後者所發行H股的17.88%。據境外媒體報道,楊凱買入九臺農商銀行,正是通過冠豐完成。

大股東挪用資金懸疑

不僅如此,關於楊凱挪用輝山乳業30億元資金投資沈陽房地產,但資金無法收回的傳言,也得到部分證實。根據天眼查資料,楊凱名下確實有一家房地產公司,一家名為沈陽萬鼎房屋開發有限公司(下稱“萬鼎房產”)的企業,現任法定代表人亦名為楊凱。該公司成立於2004年5月,註冊為沈陽市沈北新區輝山經濟開發區輝山街20號,註冊資金1000萬元,由楊凱、劉朝濱分別出資60%、40%,執行董事、總經理亦由楊凱擔任。

而萬鼎房產還成立了另外兩家房地產公司。資料顯示,這兩家房地產公司分別為沈陽金田置業有限公司、沈陽凱美置業有限公司,這兩家公司註冊資金均為10萬元,成立時間為2013年5月,全部由萬鼎房產出資,執行董事兼總經理亦為楊凱。

而通過劉朝濱,則牽出了與楊凱有關的另一家房企。根據天眼查資料,劉朝濱還擔任沈陽永豐房屋開發有限公司(下稱“永豐房產”)法定代表人,並持有該公司100%股權。註冊於2006年的永豐房產,目前註冊資金2000萬元。

2006年11月27日,永豐房產進行了多項工商變更。變更前,該公司註冊資金800萬元,股東為沈陽高新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楊凱,變更後,股東變為楊凱一人。變更記錄還顯示,在此次變更前,楊凱就是該公司董事長。2007年7月,永豐房產增資至2000萬元,但仍由楊凱全額出資。直到2008年12月31日,該公司股東、董事長才變更為劉朝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27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