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交行逾期貸款“雙降” 行長彭純為啥還“有憂”?

交通銀行(601328.SH;03328.HK)行長彭純在3月28日的公司年度業績發布會上說,當前對管理層而言“第一位重要的問題”,就是資產質量,公司董事會也要求把風險管理放在首位。

對於該行的資產質量情況,彭純表示“有喜有憂”、“壓力非常大”,並自謙了一句,對他而言甚至“憂大於喜”。

不過從財報來看,受益於該行偏好審慎的風險政策、以及在2016年里加大了清收處置力度,2016年末該行不良貸款率為1.52%,較年初僅微升0.01個百分點,明顯低於全行業1.74%的平均水平。

更讓彭純稱為“難得”的,是交行的逾期貸款余額和占比均較年初實現了下降,關註類貸款占比也已下降。

一名參會的券商分析師向《第一財經日報》分析稱,穩定下來的不良率也與交行較早地研判準市場形勢,董事長牛錫明早在4年前就定調“將通過規模擴張轉換利潤的模式轉變為由結構調整帶動利潤”,使交行在利潤的當期性與風險的滯後性之間保持清醒有關。

資產質量難言見底

彭純用“有喜有憂”形容眼下交行的資產質量形勢。

喜的是,逾期貸款余額和占比較年初下降。其中逾期貸款余額1081.83億元,比年初減少51.50億元;占比2.64%,比年初降0.40個百分點,環比9月末降0.03個百分點。同時,報告期末該行關註類貸款占比也較年初下降了0.15個百分點至3.02%。

不過,從新增不良貸款這個指標來看,彭純表示壓力仍大,難言見底。

彭純坦言,事實上交行2016年由於加大了清收力度,全年累計處置的表內不良貸款已超過500億元。而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獲取的2015年對比數據,2016年交行處置的不良貸款比上年增加了至少150億元;而從壓降不良貸款總額來看,幾乎是上年的翻番。

不良處置方法包括常規的批量轉讓和較為創新的不良資產證券化手段。據公開消息,去年11月交行在銀行間市場發行首期不良資產證券化產品“交誠2016年第一期不良資產支持證券”,發行規模15.8億元,對應基礎資產本金48.93億元。

對於2017年的清收工作,彭純表示將繼續加大不良資產處置力度,探索創新處置手段,開展不良資產證券化、市場化債轉股等。

表外資產風控嚴格

隨著金融去杠桿的推進和表外監管的趨嚴,同業業務活躍的銀行,其表外資產是否藏匿風險,也成了市場關註的新熱點。

交行副行長沈如軍在答《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就此話題的提問時,給出了一組數據:該行去年末表內外理財日均規模為1.66萬億元,其中信貸類投資約1288億元,占比7.67%;權益類投資約1060億元,占比6.31%;非標資產類投資月1256億元,占比8.6%。換言之,當前被市場視為風險度相對較高的上述幾類投資,交行的占比並不高。

沈如軍表示,該行理財資金主要投向為債券及貨幣市場工具,占比72.31%。而在這個部類里,風險相對較小的金融債是主要投資方向,信用債占比相對較低。

“理財資金投向風險可控,資產端也沒有發生過大的風險事件。”沈如軍說。

對於目前監管較為重視的非標資產投向,本報記者從交行一名金融市場部人士處獲悉,下一階段該行將繼續對非標投資堅持限額管理、禁止期限錯配。

至於其它表外項目,沈如軍表示共計規模約1.2萬億元,其中貸款承諾約6000億元,信用證約1200億元,擔保1700億元,承兌匯票2300億元。“表外項目全部納入全行的統一授信管理,如果發生墊款也將納入全行逾期貸款管理。”

理財方面,上述交行去年表內外理財日均規模1.66萬億元的數據,同比增長達23.11%。從時點數看,截至2016年末,表內外理財規模合計1.45萬億,與上年基本持平。其中,表外理財規模6891億元,較年初增長3.04%。

另據交行年報,截至2016年末該行實現歸屬於股東凈利潤672.1億元,同比增長1.03%;資產規模達8.4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7.4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26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