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美國版餘額寶是如何垮掉的? 金石

http://xueqiu.com/1175857472/26960896
     文/新浪財經專欄作者 蔡凱龍

中美兩國在金融體制、互聯網技術上有諸多差別,但互聯網本身是無國界的,而金融的本質與服務人的金融需求也是一致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筆者通過分析介紹美國互聯網金融的幾個具體形式,期望為中國互聯網金融的未來發展帶來一些啟示。

  大名鼎鼎的第三方支付先驅Paypal在1999年創立第一支MMF(Money MarketFund,貨幣市場基金),到2007年規模到10億美元。不僅僅Paypal,美國市場上MMF規模蓬勃發展,在8年內從政策開放時的一片空白到2008年3.75萬億美元規模。

  但在2008金融危機時,撐起MMF快速成長的兩大基石──現金級別流動性和保本紛紛垮掉。由於MMF為了提供給客戶比市場無風險基準利率更高的回報,不可避免投資在短期的政府債券、企業短期商業票據等高質量短期資產。

  在2008-09年金融危機期間,以往被認為安全的資產全部陷入困境,大量MMF 破天荒第一次Break thebuck(1元MMF不值票麵價),不再保本了。投資者習慣假定MMF是保本的,哪怕損失一點都會產生極大恐慌。

  在當時金融危機環境下,Only Cash is theKing(只有手裡持有現金才是王道)。不開玩笑的說,那時候投資人晚上摟著老公老婆還不夠,還得摟著現金才睡得著覺。大量投資者的蜂擁贖回讓另一塊基石──流動性也垮了。

  最後美國財政和美聯儲不得不聯手對其中一小部分MMF提供暫時擔保,保住72個MMF的命運。當時MMF市場也被毀得差不多了。後來再加上美聯儲為了刺激經濟,把短期利率壓倒接近0%,Paypal和其他在金融風暴後倖存的MMF都大幅虧本,先後都無奈地退出這個市場。

  最近國內MMF的發展可謂如火如荼,7%甚至10%的MMF鋪天蓋地而來。但是投資者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謹記金融界(6.51, 0.98, 17.72%)最重要一條金科玉律:No Risk NoReturn(任何高回報都伴隨著高風險的)。

  由於新事物沒有嚴格的監管,國內的業者為了搶奪MMF這個大蛋糕,用了各種各樣辦法「創造」出較高的回報率:協議存款,用回購方式加大槓桿,買賣上時間差,收益和成本的不同計價方法,甚至自己倒貼錢的方式等等,這些都是以投資者承擔較大隱形風險換來的,這種方式在美國的監管體系裡是不可能被允許的。

  業者為了讓投資者放心,有的MMF還提供企業擔保。但是這些擔保在真正危機和風險來臨的時候,企業還能獨善其身嗎?他的擔保有多少可信度呢?Lehman(雷曼兄弟(0, 0.00, 0.00%))在倒掉以前夠大牌,它擔保的企業債券最後還不是慘不忍睹!只有央行和美聯儲動用國家信用的擔保才是唯一可以靠得住的。

  不過,國內MMF倒是有一個得天獨厚的優勢,那就是國內利率水平整體偏高(一年SHIBOR,即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都可以在5%),這給老百姓擺脫低存款利率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雖然目前短期看不到市場下跌的趨勢,但是利率本身也會上下波動也是一種風險。美國的經歷對國內MMF從業者的啟示在於:注意市場和信用風險的防範,加大教育大眾其產品風險並徹底公開其操作方式,同時注意監管的變化。

  (本文作者介紹:互聯網金融千人會華爾街分會秘書長,特許金融分析師(CFA),金融風險管理師(FRM),現供職於德意志銀行美國戰略科技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40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