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收收入是經濟的晴雨表,今年前兩個月稅收收入大增,顯示經濟運行向好態勢。
3月15日,財政部網站披露了今年1~2月財政收支情況。
1-2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145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069億元,增長14.9%。第一財經記者查閱近些年財政數據發現,這一增速創2012年以來5年新高。其中,前兩個月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稅收收入增速更高(同比增長16.6%)。
財政部解釋,1-2月財政收入較快增長有三大原因:一是價格上漲因素,去年初PPI、大宗進口商品價格均處低位,而今年初則明顯回升,價格上漲帶動以現價計算的稅收收入較快增長;二是經濟運行顯現向好態勢,工業生產趨於活躍、企業盈利狀況有所改善、一般貿易進口明顯回升、居民消費穩定增長等,帶動相關稅收增收;三是今年春節放假比去年早,部分收入提前在前兩個月入庫體現增收。
從具體的稅種來看,第一大稅種國內增值稅突破了1萬億元,達到10592億元,同比增長7.2%。
受到去年5月1日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增值稅(營改增)減收影響,改征增值稅下降0.6%,但受工業生產價格上漲帶動,工業增值稅增長7.8%。受春節期間消費旺盛帶動,商業增值稅增長更是高達29.6%。
受企業盈利狀況改善,第二大稅種企業所得稅也保持兩位數增速,達到17.9%,高出去年增速13個百分點。
個人所得稅保持驚人增速。今年前兩個月,個人所得稅同比增長40.8%。而這主要是今年春節放假早於去年,集中發放職工年終獎金、分紅應繳的個人所得稅在前兩個月體現較多。
另外,受一般貿易進口大幅增長帶動,進口貨物增值稅、消費稅、關稅也保持高速增長。
受部分地區前期商品房銷售較快增長等影響,土地和房地產相關稅收也保持較快增速。
比如,前兩個月,房產稅428億元,同比增長26.9%。土地增值稅872億元,同比增長25.9%。
在今年繼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背景下,1-2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4860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689億元,增長17.4%。這一增速超過了收入增速。
從具體支出項目來看,科技、民生類支出保持較高增速。
前兩個月,科學技術支出539億元,增長31%;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1850億元,增長26.5%;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4883億元,增長25.9%;教育支出3945億元,增長16.7%。
除了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受地方政府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大幅增長,政府性基金也保持較高增速。
1-2月累計,全國政府性基金收入736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666億元,增長29.2%。
其中地方政府性基金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6196億元,同比增長36.1%。這一增速遠高於去年全年該項收入增速(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