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第一財經“全球聚焦中國引擎”報道鼓舞中外信心

全球經濟在諸多矛盾疊加、風險隱患交匯的嚴峻挑戰下已出現複蘇跡象。在此關鍵時刻,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經濟發展情況如何?對於全球經濟增長作出了什麽貢獻?未來在全球所處的角色又是怎麽樣的?

《第一財經日報》2017年3月7日頭版頭條刊發了《中國貢獻全球經濟1/3新增量 外媒聚焦“中國引擎”》一文,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6年統計公報》和李克強總理政府工作報告中“中國經濟2016年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3.2%”這一數據被外媒捕捉並高度評價出發,闡釋了外媒關註到這一數據的具體情況——包括美國、俄羅斯、德國、印度等世界主要經濟體的媒體均有報道,並就“中國未來仍是拉動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具有共識。

比如,德國之聲就援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數據評論稱,中國的貢獻率遠超所有發達國家之和;美國新聞網站ValueWalk年初就發文分析了主要經濟體的經濟情況,並稱“中國很可能繼續保持全球經濟最大引擎的地位”。德國之聲的報道更是進一步反問,若無中國,德國汽車就失去了其最大的銷售市場。中國經濟若有閃失,會對德國大眾公司流水線職工的錢包產生什麽影響?或者,又會對一個40%的產品都對華銷售的德國中小企業有何影響?

接著,文章述及這一數據如何算出、中國經濟在貢獻率上近年來的表現,以及全國兩會上代表委員對這一貢獻率的深入分析,並從數據分析擴展到中國對全球化的引領作用。此外,還就中國未來將為世界提供更廣闊市場作了進一步分析和論證。全國政協委員、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李毅中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就表示,雖然中國去年經濟總量約占全球的15%,但中國增量占了全球增量的三分之一,給世界經濟的複蘇做出了貢獻。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也對第一財經分析,中國經濟不僅總量大、在全球經濟中權重較高,而且更為難得的是在如此龐大的經濟總量下,依然維持中高速增長。因此中國成為拉動全球經濟增長的火車頭。

全國政協委員、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李毅中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

事實上,外界對於中國經濟的發展情況及其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一直存在誤區——往往片面關註中國的經濟增速,忽視了中國經濟轉入中速增長後對全球經濟的作用。此次釋放的《第一財經日報》頭版頭條從一個數據入手,見微知著,點出了“中國是拉動全球經濟增長的火車頭”這一地位,用數據佐證了當前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作用早已超過美國和歐元區等全球主要經濟體,並明確中國未來仍將為世界帶來前所未的商機,對鼓舞各界信心起到了正面作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長王軍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表示,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治理體系的參與者和改革者,我們不僅滿足於自己受益,也願意貢獻出自己的道路、經驗和模式,體現了大國擔當和中國力量。

稿件一經刊發引發多方關註,全網主要門戶網站均進行了轉載。除日報外,第一財經還在網站、APP客戶端重要位置進行了同步更新。第一財經電視也就此報道繼續跟進、解讀,豐富報道層次。第一財經旗下英文媒體Yicai Global 還將該報道編譯成英文進行全球傳播。此外,第一財經新媒體部門還將此篇稿件的結論及數據轉化成更易於傳播的形式進行二次傳播。

全球經濟當前充滿不確定性,世界各國民眾對未來既寄予期待,又感到困惑。關於世界經濟應該如何發展、未來世界呈現怎樣圖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年初在冬季達沃斯上發表了題為《共擔時代責任 共促全球發展》的主旨演講,分享了中國經驗,提出了中國方案。國際主流媒體對習近平的演講給予積極評價,並為中國“勇於擔當”點贊。

第一財經此次的專題報道不僅更具體地體現了中國的“大國擔當”,更是消除世界對未來全球經濟擔憂的良藥。目前正值全國兩會召開之際,全球媒體矚目,此時有層次的釋放這一主題報道,正當其時。接受第一財經采訪的專家學者也認為,改革中的中國加大對外開放和融入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中,會對全球經濟未來發展的軌跡起到至關重要的影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55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