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重要股東日均減持超10億元 “清倉式”減持頻現

近期,上市公司大股東減持屢屢成為監管與輿論的焦點。單筆過億元的大額減持明顯增多,“清倉式”減持等套路頻出,大筆減持時伴隨各類運作和炒作,市場已悄然形成了如“定增+高送轉+減持”等諸多灰色鏈條。

統計顯示,2012年至2016年間,上市公司重要股東年度減持規模翻了五倍。自2014年起,A股重要股東日均減持就超10億元,2015年時達到峰值22億元。這背後與定增爆發、新股上市飆漲等諸多因素密切相關。

監管的到位和規則的完善,對於引導和規範A股減持意義重大,且已得到實證。A股重要股東減持規模在2015年達到頂峰,同年出臺減持新政,使得次年減持規模明顯回落。值得註意的是,監管層近期對違規減持的追查力度明顯提升。2月以來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因違規減持、“高送轉”方案而收到監管函或問詢,除追溯過往減持的合規性之外,是否以分紅配合減持等也成為監管重點。

面面觀:近三年重要股東日均減持超10億元

減持在近期備受關註,尤其以“野蠻”減持的市場影響最受爭議。拉長統計周期來看,A股減持規模的迅猛勢頭已保持了數年。

根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2017年2月22日,A股重要股東累計減持規模達到367.86億元。以公告披露的單一股東單日減持為單位統計,重要股東減持次數達到895次。這意味著,年內每天平均會發生27筆重要股東減持,日均減持金額為11.5億元。

然而,這一數字並非A股重要股東減持的最高值。近五年來A股重要股東減持總額、頻率都出現大幅飆升。2015年時,各項指標達到峰值。統計顯示,2012年至2016年期間,重要股東累計減持金額分別為711.18億元、1607.49億元、2509.33億元、5480.45億元、3594.46億元。重要股東減持次數也有較快增長,從2012年的4463筆增長到2016年的8318筆。而2014年重要股東減持次數過萬,據此測算,當年平均每天發生超過40筆減持。

重要股東日均減持額在2015年達到22.46億元,相較2012年2.93億元飆升了近8倍。事實上,在2014年時,A股重要股東日均減持額就達10.24億元;截至目前,這一指標始終保持在10億元以上水平。

:2012年至今的減持及其他市場數據統計匯通

規模激增的背後,是頻率與次數的加快,而單筆過億元的大額減持也明顯增多。

上述統計顯示,2012年有13起單筆變動股份比例超過總股本5%的減持。其中2筆超過10%;有144起減持的參考市值超過1億元,占比為3%。至2013年,重要股東有40筆單次變動股份比例超過總股本5%的減持,374起減持的參考市值超過1億元,較前一年均有大幅飆升。在2014年,單筆參考市值超過1億元的減持已達到586起。

而在峰值期的2015年,重要股東過億元的大筆減持次數達到1212起,占比超過12%。當年單筆金額排名前十位的減持,涉及的減持規模均超20億元,都發生在上半年牛市期間;從類型上看,包括有中船重工減持中國重工、中信有限減持中信證券都國有股減持行為,亦包括恒興銀行減持興業銀行、平安大華和華安基金減持京東方A的定增認購限售股等。高管套現在當年也極為高發,萬邦達、樂視網、掌趣科技在牛市期間均遭遇高管的大規模減持。

2016年至今,在新規約束和市場行情雙重影響下,減持總額和頻率環比均有不同程度回落,但整體仍處於歷史較高水平。統計顯示,2016年內有965起單筆過億元的重要股東大額減持,較2014年有超六成的增長。

助推器:定增、高送轉與次新股解禁

在減持數據之外,有多組市場數據與之在時間、走勢相近,包括非公開發行近年來的崛起、新股上市漲幅的飆升等。而結合實際案例看,由定增和IPO首發限售而形成解禁潮,成為A股減持的重要來源之一。

統計顯示,在A股重要股東減持激增的同期,定增也呈現爆發式增長。2014年當年定增募集資金規模達到6808億元,環比實現98%的增長。而在此後兩年,定增募資規模更以驚人速度增長,2015年和2016年分別達到1.37萬億元、1.8萬億元的規模。

定增激增直接導致了解禁潮叠起,市場將在2017年迎來考驗。Wind數據顯示,年內定增限售股解禁的市值規模達到1.63萬億元,僅有2月、6月和11月低於千億規模。10月為年內定增限售股解禁峰值,解禁規模2402億元。

與上述統計數據形成呼應的是,在實際的減持案例中,限售股解禁後的大筆減持已不鮮見,經常創下年內單筆減持的紀錄。

以2014年為例,年內有兩次單筆變動股份數量占總股本5%以上的減持,分別涉及光正集團和*ST魯豐。兩次減持的股份均來自於定增認購,在“高送轉”後均進行了清倉式減持。其中,光正集團在當年8月公告,平安大華通過集中競價減持了3629萬股,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7.21%。查閱以往公告可見,平安大華基金在2013年4月以1.43億元、認購當時還名為光正鋼構的上市公司定增股票,限售期為12個月;上市公司隨即在當年每10股轉增7股、送紅股2股。以上述減持清倉時的參考市值計算,平安大華浮盈過億元。

*ST魯豐股東的減持也搭載了“高送轉”利好。2014年1月3日,上市公司宣布每10股轉10股;就在同天,第三大股東西寧城投通過集中競價減持320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6.91%,套現超2億元。過往公告顯示,西寧城投所持股份同樣來自於此前的定增認購。但此次減持未及時提交權益變動報告且並未停止減持,被深交所處於通報批評處分。

首發限售股的解禁規模亦不容小覷,而新股上市後的超高漲幅更加劇了這種壓力。

統計顯示,高科石化、高瀾股份、海順新材、蘇州設計、鷺燕醫藥、東方時尚、南方傳媒、天創時尚等次新股,截至目前上市已滿一年,各自漲幅分別達到275.64%、182.27%、173.53%、150.56%、77.50%、69.19%、68.74%、46.43%。資金對次新股的追捧力度不減。以高科石化、高瀾股份、海順新材為例,上市首日的市盈率分別為30.84倍、30.15倍和28.8倍;在資金持續追捧下,目前市盈率仍高達120倍、54.47倍和67.1倍,換手率已分別達275.64%、182.27%和173.53%。

Wind統計顯示,首發原股東限售股2017年的解禁市值規模也將超過萬億。其中,2月、9月、11月、12月都有超1000億元規模。

次新股的減持也異常兇猛,“清倉式”減持這一激進舉動更頻頻出現。這其中,創投機構的退出意願顯得過於急迫。

上市剛滿一年的鷺燕醫藥在2月17日公告,公司三名原始股股東建銀醫療、紅橋民間資本、紅橋創業投資擬通過集中競價、大宗交易和協議轉讓等方式,在未來24個月內減持其持有的公司全部股份。無敵有偶,海順新材在2月7日晚公告,公司股東長沙興創投資因資金需求,計劃6個月內以集中競價或大宗交易方式減持不超過369萬股公司股份,占總股本的6.91%。上述創投股東共持有海順新材7.12%股份,於2月6日剛剛解禁。

此外,讀者傳媒、三夫戶外、富祥股份也將遭遇創投股東減持。不完全統計顯示,在遭遇清倉式減持的公司中,中小板和創業板公司占據較大比重。部分上市公司也一度因熱門概念而股價大漲。以三夫戶外為例,該股曾憑借戶外體育概念在去年11月份時連續大漲,一度了122.96元的歷史高點;隨後股價接連下挫,但目前市盈率仍高達142倍。

更值得註意的是,部分大筆減持常搭配有一系列股權變動等,近年來更頻頻伴以“高送轉”分紅預案作利好支撐。而在減持的掩護下,部分上市公司已成為快速套現及資本運作的捷徑與工具。

更早之前,完成債務重組後的浩物股份在2012年12月發公告,公司持股5%以上的股東北京匯恒豐將所持的3880萬股轉讓給邢彥,轉讓價1.48億元。上述變動股份占總股本的10.59%,在2012年單筆減持占比這一指標中居首。但此次減持隨後就生出訴訟風波。北京匯恒豐因借款違約被要求以股抵債,由邢彥履行全部權利義務,但後者也未能按約履行。最終,經法院判決,邢彥被要求將所持股份按約定過戶至三名自然人名下。當時就有市場觀點指出,不經二級市場減持而走司法程序進行股權轉移有避稅之嫌。而就在2013年4月初,浩物股份再現蹊蹺的股權變動:股東張壽清在11個交易日內完成股份受讓再減持的操作,數日內浮盈近六成。股權頻繁變動的同時,上市公司在2013年4月下旬摘帽,股價漲停;此前多起減持可謂“精準踩點”。

“減持王”輩出:監管力度升級

年內,A股重要股東減持依然延續著日均10億元的勢頭。截至2月22日,單筆過億元的大額減持目前發生過107起,占單筆減持總數的11%,比重已逼近2015年的水平。

哪一類上市公司最易被減持?從上市公司的統計口徑來看,2016年至2017年2月22日,已有82家上市公司重要股東的累計減持金額超過10億元,其中10家上市公司累計減持超過30億元。

:2016年至2017年2月22日以來上市公司重要股東累計減持前10名

總結區間內累計減持超過20億元的公司特點總結來看,這類公司普遍有較高的市場關註度,研究報告也較豐富。互聯網企業或具備互聯網戰略、智能化概念的公司占比最高,如互聯網金融、互聯網電商、機器人、AI/VR、手遊等。此外,涉及轉型和多元化發展、並購重組、海外布局、傳統行業業績複蘇等概念的公司也頻頻上榜;而被資本系舉牌、引入戰略投資者、定增等特點也較為常見。

而從單筆的減持來看,年內減持同時也呈現了一些新的趨勢。從單筆減持的參考市值規模來看,位列年內前20名的減持中,涉及自然人、公司高管減持的有12起。對比2016年、2015年同類數據,自然人和高管減持金額能躋身單筆減持規模前20位的只有二三起左右。

:2017年內重要股東單筆減持金額前10位

數據來源:Wind資訊

就年內目前單筆市值規模前10位的減持來看,均為近年來重要股東減持的典型類別。其中,萬豐奧威、捷成股份、愛康科技均為控股股東減持。華銳風電已被第一大股東萍鄉富海新能連續減持,後者目前已公告計劃未來半年內清倉。其中,萬豐奧威控股股東吳良定稱,減持是基於個人對慈善公益事業的捐贈需求。此外,天弘基金在2015年8月認購山東鋼鐵非公開發行的股份,躋身公司第三大股東;今年2月起開始減持,並也公告將在未來6個月內將所持股份全部減持。

在上述減持中,世紀遊輪原董事長彭建虎的減持最為引人關註。彭建虎曾為世紀遊輪董事長,2011年公司上市,2015年被巨人網絡借殼而引發股價飆漲,彭建虎身價大漲。該起借殼在當年引爆了中概股回歸的熱潮。但在2016年5月,證監會出面整治,暫停中概股回歸借殼且至目前仍未放開。

而中概股借殼回歸的財富效應,也是驚人的。上述統計中,彭建虎有兩筆單次減持因金額巨大而上榜。而根據世紀遊輪公告,在今年1月20日至2月10日期間,彭建虎與其子彭俊珩累計減持已達6150萬股;按披露的交易價格計算,彭氏父子減持合計套現達36億元。

一面是不斷壯大的減持大軍,以及迅猛飆升的減持規模和頻率、“減持王”和各類套路;另一面,則是不斷升級的監管態度。

與此同時,當前A股減持的現狀也已引起市場重視和隱憂。此前新華社發文,認為“野蠻減持”是A股出血點之一;而“清倉式”減持、信披違規等行為也觸發市場爭議,完善減持相關規則的呼聲漸起。

證監會在近期強調,必須依法合規股東減持的行使,以不影響市場秩序為前提。年內,已有山東墨龍、步步高、聯發股份、科大訊飛因違規減持而領到交易所監管函。同時,交易所還將監管重點向更為隱秘的環節滲透,針對高送轉方案後是否存在減持行為等直接問詢。年內就有和邦生物、智光電氣、海利得、大晟文化等公司因高送轉方案而被出具問詢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62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