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報告:中國經濟2017年開局價格完成“U型”回升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簡稱“人大國發院”)等機構22日發布的最新研究結果稱,2017年開局中國經濟呈現出一個最新特征:價格完成“U型”回升。無論是CPI、PPI、進出口價格,還是綜合性的GDP平減指數,都呈現出完美的“U型”走勢。

當日,由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經濟學院、中國誠信信用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中國宏觀經濟論壇”宏觀經濟月度數據分析會召開,對2017年1月的宏觀經濟數據進行了分析與解讀。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劉曉光代表課題組發布了宏觀經濟月度數據分析報告。報告指出, 2017年開局中國經濟呈現出一個最新特征:價格完成“U型”回升。

劉曉光介紹,首先,從消費領域來看,CPI呈現出明顯的“U型”回升,且基本可以排除春節因素主導的可能。其次,從生產領域來看,PPI完成“U型”回升的態勢更為明顯。再次,從進出口貿易來看,進出口價格指數同樣呈現出“U型”走勢。最後,綜合來看,GDP平減指數表現出強勁的“U型”回升態勢。

劉曉光認為,當前價格“U型”回升反映了經濟基本面的重要變化。2017年開局,中國經濟持續升溫,當前物價回升首先反映了中國經濟的回暖,包括制造業企穩回升,也反映了中國對外貿易的回暖,尤其是進口需求較快回升,更反映了市場供需結構的相對變化。

劉曉光表示,2016年,中國經濟運行企穩回升,中國經濟增速重回世界第一;經濟結構轉型取得顯著成效,在需求結構上,中國經濟對投資和外需的依賴度不斷下降,在產業結構上,中國經濟對第二產業的依賴度下降,產業轉型升級效果明顯;產業新增長點交替湧現;就業形勢穩中向好,農民工增速首次回升;企業績效大幅改善;市場主體信心回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實質進展。

劉曉光分析,價格實現“U型”回升對中國經濟的最大影響,是使中國經濟擺脫“通貨緊縮”的壓力。首先,價格回升減輕了“債務-通縮”壓力。其次,價格回升將帶動企業績效改善。再次,價格回升將帶動企業投資增加。另外,價格回升可能意味著居民生活成本的相對提高。最後,價格回升釋放了貨幣政策在防範資產泡沫和應對匯率貶值方面的操作空間。

上述課題組稱,2017年價格走勢對中國經濟運行有兩個核心風險點。第一個風險點在於,“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壓力擡頭,尤其是“輸入型通脹”可能會對經濟產生不利影響。PPI主導價格結構的變化,加上與CPI位勢互換,可能會導致2017年PPI向CPI的傳導加速。第二個風險點在於,當前物價上漲不均衡,特別是工業部門內部行業分化較為嚴重,一些行業可能會面臨高成本和低價格的雙重擠壓。

通過對比價格調整的六個階段,上述報告認為,當前價格調整已經處在第四階段向第五階段的轉變期,說明中國經濟築底已經取得實質性勝利,即將步入一個新的結點期。在此基礎上,報告對2017年中國經濟形勢進行了展望。預計2017年中國經濟形勢穩中向好,GDP增速有望達到6.5-7%,CPI漲幅為2.5-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51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