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市場悲觀成交低迷 春季行情如何播種?

春節假期臨近,A股成交也回到3000億左右,殺跌動能幾乎枯竭,盡管短期內行情依然有震蕩,但樂視網(300104.SZ)等創業板龍頭一度大幅反彈,次新股再度變得活躍,讓不少資深投資者預期春季行情即將到來,主要原因包括節前過度悲觀成交低迷,未來消息面有好轉可能,而全國兩會即將召開也提供了新的憧憬。

歷史數據顯示,春節前開始持股過節到4月前,都有較大概率賺錢。而春季行情到底投資者要如何“播種”,不少資深市場人士認為,金融、一帶一路、航空、黃金、國企改革等相關資產都可以作為較好的布局標的;對於成長股而言,經過連番殺跌之後,不少30倍左右市盈率的標的已經浮現,也有望成為春季行情“播種”目標。

春季躁動大概率開啟

1月24日“兩桶油”再次發威,拖累創業板再次下跌1.38%,對此部分資深市場人士認為,創業板短期內再次構築比上周一1783點更低底部機會不大,節前節後是投資者“播種”春季行情的絕佳良機。

歷史數據顯示,2010年、2011年、2012年、2014年、2016年春節前大盤同樣經歷大跌,市場同樣出現地量成交,量價基本同步見底,之後持續到4月的春季行情當中,上證指數分別反彈了約200點到500點,給投資者帶來不少回報。2017年春節前,資深市場人士都認為A股春節“紅包”也即將開始派發。

華林證券策略分析師胡宇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春節的紅包來臨是因為政策維穩的需要,達沃斯論壇前夕就是一個維穩的時點,隨著不少大資金逐步介入藍籌股,“政策底”的信號明顯。市場風聲鶴唳之時,反而出現了縮量見底的信號。

深圳巨澤投資董事長馬澄認為,每年春節節前節後行情都不會太差,並且近幾天市場有築底跡象,節前可以考慮輕倉持股,而節後一般是新的行情啟動時間,所以在沒太大利空出現情況下行情是看好。投資方向是國企、軍工混改及“十三五規劃”提及的領域。

國金證券策略分析師李立峰等認為,上證綜指在成功探底到“3044點”後開始企穩。隨著央行的大規模凈投放資金,節前資金面將平穩過渡;盡管春節前A股交投清淡仍將成為常態,但A股在經歷前期下跌後,風險得到較大程度釋放,當前市場極大概率處於磨底階段,不排除部分機構有搶跑的可能。

市場對“中央兩會”的改革存在憧憬預期,改革有望提升風險偏好。2017年“兩會”將於3月初如期召開。可以預測的是,近期各個部委、各地方省市主要部門均在忙於準備相關材料。其政策基調是強調2017年其首要任務是把防控金融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貨幣政策定調為“穩健中性”,為結構性改革服務,李立峰稱。

廣發證券策略分析師陳傑認為,在“穩是主基調”的政策導向下,如果引發投資者悲觀(或樂觀)預期的主導因素是政策面的話,那反而就存在逆向操作的機會——“賺調控的預期差”是今年重要的盈利模式。比如自去年11月“金融去杠桿”導致流動性緊張以來,市場對貨幣政策的預期開始長期悲觀化,但其實央行最終是“該松的時候還是會松”;又如今年初IPO速度加快,投資者又擔心A股供給增加過快會壓垮市場,但證監會新聞發布會已提出“嚴控新股發行質量、抑制上市公司過度融資、規範大股東減持”。如果現在投資者都開始擔心春節後央行會大幅回籠貨幣造成流動性緊張,那這種悲觀預期很可能在春節後並不會兌現,屆時悲觀預期的修複就可能支撐起“春季躁動”的持續性。

春耕行情該如何播種?

對節前就考慮布局投資者來說,春耕到底要如何播種?對此,資深市場人士看來,業績依然是關鍵的考慮因素,一帶一路、金融、航空、黃金、國企改革等都可以成為配置重點。

華林證券策略分析師胡宇認為,一帶一路和金融將會成為春季行情反彈的主線,而長期來看航空業也值得看好。隨著一些企業削減成本的動作開啟,比如國泰航空開始裁員計劃,航空企業業績的穩定增長也在預期之中。航運和航空的成本有很大一部分來源於能耗開支,原油作為化石能源的主力,已經開始面臨需求下降的大趨勢,對清潔能源的大力推廣本身對傳統能源而言就是一種需求替代。因為頁巖氣生產成本問題,油價難以超過每桶60美元,原油價格的穩定和難以大幅上漲,為航空業的業績成長提供了最好的背書。

李立峰則稱,配置方面,主線仍在“漲價”與“改革”偏藍籌。除了“農業結構性供給側改革、混改、通脹主線”外,建議關註受益於“原油上漲”的“上遊油氣生產、優質油服以及部分石化品種”,另外,“黃金”板塊亦看好;主題方面,建議重點關註“一帶一路、軍工”等。對於高估值成長板塊,目前依舊是處於偏左側的階段,建議耐心等待更多的確定性因素出現。

渤海證券策略分析師宋亦威稱,由於市場對特朗普經濟刺激預期已有回調,本次政策主張基本是前期預期的兌現,並未帶動美股恐慌,短期內暫時不會對A 股市場形成威脅。國內經濟也運行平穩,因此在當前時點,春節前市場上整體的流動性情況成為決定市場走勢的關鍵。雖然央行推出“臨時性流動便利”來補充短期流動性,但節前資金需求依然居高不下,市場成交低迷的狀況只有到節後才能有效緩解。創業板八連跌後終迎反彈,次新股也出現投資機會,但在節前的特殊時點,建議投資者不要盲目追高,仍需精選具有業績支撐的優質標的進行年後春季行情的提前布局。

陳傑認為,接下來的“春季躁動”中,成長股也能有較好的表現。原因在於:首先,相對收益投資者對於成長股的倉位相比去年四季度或許已有明顯下降,拋壓得到釋放。今年新年之後,很多一致認為有業績保障的“真成長股”反而發生了暴跌,說明這次發生了真正意義上的成長股減倉;其次,大量絕對收益投資者在1月16日的暴跌中進行了“恐慌性止損”,使成長股的持倉進一步下降;很多投資者反饋已經可以找到十幾二十只2017年動態PE在30倍以下、2017-18年複合增速能確定在40%以上的公司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65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