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今年上線 引導農民合理安排生產

17日,在農業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農業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司長唐珂稱,2016年隨著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改革進一步深化,我國農產品價格由供求決定的特征更加明顯,外部因素對農業的影響進一步增強,國內外農產品市場融合程度進一步加深,農產品價格波動風險進一步加大。

值得關註的是,從2017年1月起,農業部將系統整合農產品市場分析預警產品,根據每種產品的信息內容和功能定位,采取中短長期、定期與不定期結合的方式,每日每周每月每季度無縫對接,持續開展農產品市場信息權威發布。

對於今年1月1日起正式上線運行的“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唐珂稱,這個指數是農業部組織專家,在對已運行十余年的全國農產品批發價格指數全面評估和調整基礎上,基於全國200余家典型農產品批發市場價格數據生成的,重點體現了糧油和“菜籃子”產品在流通環節的價格水平。

之所以考慮提檔升級農業市場信息服務,他提到,這是圍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著力加強農產品市場信息發布的權威性、前瞻性,為廣大農業生產經營主體提供看得懂、用得上的信息,盡可能幫助農民群眾根據市場需求做好生產經營決策。

2017年農業工作的主線就是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唐珂表示,農產品的供求關系由過去的數量不足到現在總量平衡、結構性短缺,主要是中高檔的供給不足。 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的關鍵任務之一就是要破解農產品供需的結構性矛盾,優化農產品產品結構和品質結構,提高農業的供給質量,為消費者提供更多優質安全的農產品,滿足多層次、高質量、個性化的需求。

他認為,農產品生產有很強的周期性、季節性,很容易出現“多了多了、少了少了”,多年來這個問題始終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通過發布重點農產品市場信息,增強市場的透明度,引導農民合理安排生產,這是發達國家普遍的做法,也是我國家農業市場化的實踐經驗。

從“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對2016年的測度和市場供需分析情況看,稻谷、小麥價格穩中有跌,棉油糖等大宗農產品價格國內外聯動性增強,玉米及替代品進口減少,畜禽產品進口增幅較大,蔬菜、水果季節性波動特征明顯,大蒜等個別品種價格漲幅較大。1月16日“200指數”為108.87,同比高2.31個點,比月初上漲2.02個點。其中,“菜籃子產品200指數”為110.05,同比高2.46個點,比月初上漲2.27個點。

需要說明的是,農業部對批發市場價格的監測和發布,早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就開始了,從2005年正式發布全國農產品批發價格指數。唐珂稱,十多年來,這個指數在反映農產品市場運行情況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與此同時,隨著我國農業生產結構、居民消費結構的變化,加上新舊批發市場更叠,原有指數在樣本品種、樣本市場、權重設計等方面也產生了一些不適應,有必要進行全面深度的調整和完善。

具體來說,與原來的指數相比,現在的“200指數”在品種選擇上更註重代表性,比如原來的指數中水產品只有五種淡水魚和兩種海水魚,現在一下增加到49種,囊括了貝類、藻類、蝦蟹等產品,更加全面反映不斷豐富的水產品市場情況。

目前的“200指數”選定了111個交易品種作為樣本品種,除了前述49個水產品外,還有32種蔬菜、11種水果、7種畜產品、7種糧食和5種食用植物油,更具有品種的代表性,權重的設計也更加精細、科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81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