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再次重申,如果美國企業將工廠生產線搬到墨西哥或其他地方再把產品賣回美國的話,將面臨高額邊境稅,很快,墨西哥方面一改此前的隱忍,直接“懟”了回去。
墨經濟部長瓜哈爾多(Ildefonso Guajardo)發出了“反擊信號”,稱如果遭到邊境稅的打擊,將立即實施報複。
“簡單粗暴”
在當地時間13日的一個墨西哥電視節目中,瓜哈爾多表示:“很明顯,我們必須準備立即抵消這種措施的影響。”
墨西哥經濟部長瓜哈爾多(Ildefonso Guajardo)
自大選以來,特朗普一直聲稱要把工作機會留在美國,當選後,他用最“簡單粗暴”的方式,讓一家家計劃在墨西哥建廠的美國企業中止計劃。12月初,印第安納波利斯市的空調制造商開利(Carrier)宣布改變此前將1000多個工作崗位轉移到墨西哥的計劃,將這些崗位留在印第安納州。盡管為了這1000多個工作崗位,政府將付出10年內700多萬美元的稅收減免優惠,該事件仍被特朗普團隊作為其兌現“將制造業帶回美國”承諾的標誌性項目。
最近幾周,特朗普對在墨西哥進行生產制造並在美國銷售產品的公司發起“校準”行動,威脅稱將施加35%的主要邊境稅。他向汽車業巨頭喊話,要求他們將工廠從墨西哥遷回美國。當地時間3日,特朗普在推特上發文威脅通用汽車公司(GM),要麽把雪佛蘭科魯茲車型從墨西哥遷回美國制造,要麽就等著高額的邊境交易稅。除了通用、福特和豐田,科技巨頭蘋果公司等多家公司也被點名。
在勝選後的首次新聞發布會上,特朗普再次發出警告:“那些選擇離開和逍遙法外的公司將面臨一項重大的邊境稅。”
導致全球衰退?
隨著就職日的臨近,以及特朗普態度的愈加強硬,墨西哥的態度從開始的隱忍猜測開始轉變。
瓜哈爾多是最新就邊境稅問題進行表態的墨西哥高級官員,他稱特朗普威脅對墨西哥征收高達35%的關稅,一旦成真,將導致全球經濟衰退,因為除了墨西哥,可以預計還將禁止美國公司在其他地方進行生產活動。
“這將是整個世界的問題。”他警告說,特朗普關稅“將帶來讓我們進入全球衰退的沖擊波”。
有分析認為,無論從地緣政治、墨美雙邊關系和全球經貿自由化,還是墨西哥自身的經濟體量來看,墨西哥都不太可能默默忍受特朗普政府的威脅。
2013年,墨西哥總統培尼亞曾在接受第一財經專訪時強調,墨西哥和美國共享3000公里的國境,兩國之間的競爭力和繁榮都存在天然的紐帶。
一段美墨邊境
墨西哥歷來都是美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之一。第一財經記者查詢美國官方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美國和墨西哥貨物進出口總額2118億美元。從數據來看,兩國經貿占到墨西哥整體外貿總額的1/3左右。
培尼亞當時表示,墨美正在就形成一項全新的共識展開合作,這將有助於加速邊境流動、減少交易成本,同時整合地區和全球價值產業鏈,從而確保北美成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地區之一。但特朗普似乎並不這麽想。
特朗普的經濟顧問此前表示,他們將利用關稅威脅換取和墨西哥之間更有利的貿易協議,同時他們還暗示就北美自貿協定(NAFTA)進行重新談判將是特朗普政府的第一要務。
據美國媒體報道,培尼亞11日稱,墨西哥將尋求就貿易、安全和移民等問題和特朗普政府進行談判,但同時強調不會為美墨“邊境墻”付款。同時,他還表示將繼續推動北美自由貿易一體化。
墨西哥是全球第15大經濟體,也是美洲第四大經濟體(僅次於美國、巴西和加拿大),在美國主導的一些多邊經貿組織中,墨西哥都是積極參與的成員國,比如NAFTA和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作為世界最開放的經濟體之一,墨西哥同46個國家簽署了自貿協定。工業門類齊全,石化、電力、礦業、冶金和制造業較發墨西哥還是世界貿易組織、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成員。
另有美國觀察家分析認為,特朗普對於墨西哥這樣一個開放經濟體舉起大棒,還得多思量一番。最簡單的邏輯是,高關稅顯然意味著美國消費者也要付出更多,如果哪天超出了美國人民的承受範圍,特朗普也將因此承擔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