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梁伯韜轉型

http://magazine.caing.com/chargeFullNews.jsp?id=100235622&time=2011-03-11&cl=115&page=all

昔日「紅籌之父」 能憑財技發掘和造就「李嘉誠式」的企業家,並複製過往「忠誠」而長期的服務關係,再造輝煌嗎?
財新《新世紀》 特派香港記者 王端 記者 劉衛

 

  如果不是「喜羊羊」,也許梁伯韜還會低調下去。

  這位曾經叱咤風雲的香港投資銀行家,在「沉寂」五年後,因為牽手內地家喻戶曉的動漫人物,再次在鎂光燈下亮相。他巧設交易,亦獲香港多位富豪撐場,不費一分一毫現金,即將標的收入囊中,當年「紅籌之父」的財技光芒閃現,而背靠富豪關係的個人特徵,亦不見褪色。

  其實在低調的數年中,梁伯韜並未賦閒。約訪梁伯韜時,他的秘書曾問及,將在哪間辦公室進行訪問?自2006年從投行業界脫身,此時的梁伯韜已擁 有多個新的頭銜和身份——上市公司意馬國際(00585.HK)主席、美國私募股權基金(PE)大中華區主席、私人投資公司董事總經理等。

  在收購「喜羊羊」的消費品授權之後,梁伯韜曾多次強調,自己已經從「資本運作」轉型為「資本經營」,其低調財務投資亦不乏亮點,但已不是當年全城矚目的境況。但梁伯韜說:「我現在很瀟灑。」

  梁的「轉型」可能在意馬國際的「喜羊羊」項目之後有新的變化,並讓梁伯韜在公眾面前真正復出。「做PE要低調,但做上市公司主席就不同嘍」,梁伯韜說,他正嘗試進行「財務運作」,即不再單純謀求財務投資收益,而為所投項目謀求附加值。

  不過,過去20多年,無論撮合交易、財務投資,還是現在的「財務運作」,梁伯韜的價值都將很難脫離其在市場上安身立命的「財技」。他或許在數年的韜光養晦中再次綻放,也可能就此步入廉頗老矣的階段。在其走出新轉型的切實步伐之前,資本市場將不會輕許回報。

牽手喜羊羊

  2月21日,香港香格里拉宴會廳,一陣「霹靂啪啦」的閃光之後,梁伯韜攜同喜羊羊和灰太狼大型人偶出現在媒體前。

  當天的情景有點似嘉年華,帶著太太送的綿羊印花領帶的梁伯韜,也不乏應景之辭:雖然喜歡「羊」,但也喜歡灰太狼,「因為灰太狼更疼老婆。」

  價值8.14億港元的交易,當然不僅如幾句玩笑話般輕易。數日前,梁伯韜任主席的意馬國際,在香港交易所發佈公告收購動漫火車集團。後者專注於消費品授權業務,管理和擁有多個動畫包括《喜羊羊和灰太狼》的商標及卡通人物版權的知識產權。

  這是梁伯韜入主意馬國際後第一個大動作。2010年5月,梁伯韜以「白武士」的姿態,入主深陷財務危機的意馬國際,並擔任主席一職。「我當時的想法就是重組了意馬國際,然後就把它賣出去。」但在進入後,對市場機遇的敏感改變了梁的看法。

  意馬國際此前是一家動漫製作公司,曾經製作《忍者神龜》以及《阿童木》,但也是因為後者,入不敷出,將整個公司拖垮。梁伯韜發現,意馬國際敗在 面向需要龐大資本實力和關係資源的美國市場,而非自己更有資源優勢的中國市場。在扭轉公司的業務導向中,梁伯韜放棄了出售意馬國際「殼」資源的設想,開始 了「財務運作」。

  梁伯韜的運作策略源於一位朋友的啟發。早在入主意馬國際之前,梁的朋友就曾請其引薦香港影星、上市公司比高集團(08220.HK)執行董事周 星馳,期冀與周合作打造其影片《長江七號》中的卡通人物——「七仔」這個品牌,包括在內地發展相關衍生品業務。這樁生意並沒有成功,但梁因此對新興的文化 產業和這種商業模式產生興趣,並第一次從朋友口中聽到了「喜羊羊」。

  直到收購意馬國際,並打算運營改造之後,梁伯韜與「喜羊羊」才真正牽手。通過朋友介紹,梁與推廣喜羊羊品牌的動漫火車的行政總裁蘇思偉一拍即合,自2010年四季度開始就交易進行商談,至2011年2月簽訂協議。

  意馬國際此次收購動漫火車可謂空手套「狼」。在8.14億港元的交易中,3.3億港元為現金支付,剩餘款項將透過每股代價0.35港元向賣方發 行及配發約13.83億股支付。而3.3億港元現金,也無須意馬國際拿出,而是通過向李嘉誠旗下公司、榮智健、何炳章、投資基金IDG、中信證券旗下基金 等投資者配售意馬國際股份籌得。

  雖然交易本身並不龐大,但外界認為,市場熟悉的那個梁伯韜出現了:在交易設計上不凡的「財技」和身後不離不棄的豪門身影。

「財技」與「忠誠」

  1987年底,梁伯韜與英國人杜輝廉聯手創立百富勤投資集團,在隨後幾年中,成功安排上海石化、上海實業等一大批國內大企業赴港上市,由此被稱為「紅籌股之父」。

  亞洲金融危機爆發時,因投資印尼債券失敗,百富勤在1998年宣佈破產。梁伯韜轉而加入法國巴黎銀行,組建巴黎百富勤,又成功發行Tom.com等香港創業板明星。輾轉三年後,梁伯韜加盟花旗銀行旗下的所羅門美邦公司,成為亞太區主席兼董事總經理。

  如果在谷歌(Google)上搜索「梁伯韜+財技」,有超過7000篇的文章。巴黎百富勤證券公司的前同事評價說:「梁伯韜可能是香港投資銀行業界最善於處理結構性交易的人。」

   「其實,我覺得財技並不是貶義詞。」梁伯韜指出,「你不可以只用財技玩概念,一個事業要做大,擁有國際競爭力,需要把實業和資本運作完美結合。我以前做紅籌股,不僅是做概念,而且是幫助很多公司成長並走入國際市場。」

  如果僅有財技,也不能成就梁伯韜始終留有一席的地位。他的名字上一次大規模見諸媒體報端是在2006年,當時他正在從花旗銀行卸任前後,替香港富商李嘉誠出面擔任「救火隊員」,試圖解決李嘉誠之子李澤楷出售電訊盈科(00008.HK)資產惹出的風波。

  這種與大客戶的密切關係,正是梁伯韜突出的特徵。不少投行家依靠機構的名氣在業界呼風喚雨,梁伯韜則更多地以個人魅力和關係爭取交易。

  「以前的投資銀行是Trust Advisor,基於與客戶的信任,而且追求的是長期利益。」 梁伯韜如是解釋。隨著美資投行拓展亞洲市場,引進了標準化的操作模式,投行逐漸「以Transaction Oriented,變得很短線,缺少人性。我後來已經不再享受做投行家的感覺了。」2006年,梁伯韜離開花旗,創立佑星資本,進入私募股權投資領域。

  他的客戶關係則繼續發揮著影響力。2009年,榮智健因中信泰富外匯衍生品投資巨虧而辭任主席,成立隆源控股再度創業,梁伯韜受邀出任董事總經理。今年1月,梁率團訪問內地滁州之時,榮智健幼子榮明棣也現身左右。

  從協助李嘉誠處理「家庭糾紛」,「輔佐」榮智健家族成員繼承家業,再到此番收購喜羊羊時,多位富豪象徵性「解囊」力挺,「最重要的是忠誠。」梁伯韜說。對這種穩固的私人關係,他強調是「長期的信賴」,而不是「短期的利益」。

  憑藉出眾的專業技能,與長期「忠誠」獲得的財務後盾,梁伯韜有足夠的空間調整自己,找尋轉型和再造輝煌的最終方向。

轉型無終點

  2006年離開花旗銀行後,梁伯韜一度受天津市政府青睞,邀其執掌渤海產業投資基金,「我當時是籌備委員會顧問,做了很多文件」。其時,投資銀行家轉投私募股權基金(PE)界潮流初現,梁伯韜亦可謂趁勢而動。

  但希望有個「自由身」的梁,最終沒有選擇當時僅是試點、相關的管理辦法以及法律配套並不健全的渤海產業投資基金。隨後,他成立了佑星資本,從事直接投資。此外,他也在原百富勤同事徐新創立的今日資本等一些基金中,擔任有限合夥人(LP)。

  這期間,梁最為得意的一筆投資即對電子商務公司京東商城的投資。早於2007年,今日資本就向京東商城投入千萬美元。2008年底,今日資本、 雄牛資本以及梁伯韜私人公司再注資京東商城共計2100萬美元。完成四輪融資計劃後,京東商城在2010年底最新一輪的融資高達5億美金,公司尚未上市, 已榮登中國B2C電子商務產業融資之冠。

  借助PE平台,梁伯韜亦回到金融中介服務領域。2010年4月,環球私募基金CVC Capital Partners(下稱CVC)斥資21.4億港元,取得香港本地券商新鴻基19%的股權。梁伯韜以CVC大中華區主席身份,出任新鴻基非執行董事一職。

  新鴻基是香港最後一家有影響力的本土券商。但夾縫中的香港本地券商已顯式微。梁伯韜恐怕比其他人都感同身受。其一手精心扶持成長起來的百富勤, 曾是香港最大的投行,但終因內部管理不善、投資失誤,在亞洲金融風暴的打擊下徹底垮台。「我當時在百富勤問題上,太過執著。」梁反省道,如果不是堅持要維 持品牌獨立,而拒絕了當年眾多外資公司的收購和合作意向,「可能我們就避開金融風暴。」現在,他試圖為新鴻基尋找一個有「Chemistry(化學作用) 的內地合作夥伴。」

  不過,事實證明,PE投資和重組本土券商僅是梁伯韜轉型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他以「財務經營者」,來形容自己從投行轉型後的角色。「做了幾年PE,我覺得單純的財務投資者在PE行業並不會出眾,也不會受人重視,你必須有些value added(附加值)。」

  意馬國際和「喜羊羊」的交易就顯得順理成章。「喜羊羊一直想上市,在眾多競爭入主的PE中,我有上市公司這個平台,因此談成合作。」梁伯韜不諱言,為下一步「財務運作」預留伏筆。

  對今年56歲的梁伯韜來說,「揮灑自如的工作方式,以及與日劇增的滿足感」是當下的追求。這種滿足感可能來自十年前就提出的願望——在中國內地碰到一個「李嘉誠」,幫助他發展,一起來成長。

  在梁眼中「像李嘉誠這樣成就國際化,多元化企業的商人」,至今沒有出現。從「喜羊羊」出發,他將能憑眼光和「財技」發掘和造就這樣的企業家,並複製過往「忠誠」而長期的服務關係,創造輝煌嗎?無論是梁伯韜自己,還是市場,都未有斷言。

  本刊實習記者況沖對此文亦有貢獻

 

  梁伯韜簡歷

  梁伯韜,現年56歲,於2010年5月出任意馬國際主席兼非執行董事。1987年創立百富勤投資集團,稱為「紅籌股之父」。現任CVC Asia Pacific大中華區主席、隆源企業控股有限公司的副主席兼董事總經理,新鴻基有限公司的非執行董事等。他擁有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工商管理碩士及本科學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9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