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落地了!郵儲銀行推出行業首個區塊鏈資產托管系統

近兩年“區塊鏈”概念全球火熱,國內銀行也在加快區塊鏈的實際應用落地。

1月10日,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下稱“郵儲銀行”)與國際商業機器(中國)有限公司(IBM),宣布推出基於區塊鏈的資產托管系統。

據介紹,該系統於2016年10月上線,已在真實業務環境中順利執行了上百筆交易。通過與IBM的合作,郵儲銀行采用超級賬本架構(Hyperledger Fabric)將區塊鏈技術成功應用於真實的生產環境。

“區塊鏈技術能夠低成本地解決金融活動中的信任難題,將為多方交易帶來前所未有的信任和信用的高效交換,具有推動金融業深刻變革的潛力。” 郵儲銀行行長呂家進表示。

IBM大中華區董事長陳黎明表示,區塊鏈具有不可篡改、可追溯、信用高效傳遞、數字隱私得以保障等特點,非常適合於互聯網時代的記賬核心技術,可以從基礎上改變商業、行政、法律和社會治理的方式。“可以說,區塊鏈技術對金融行業和社會基礎設施建設將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因此在世界範圍內銀行和風投非常關註這個領域的投入,匯豐、花期等金融機構紛紛加入到區塊鏈的聯盟。”

根據IBM商業價值研究院發布的報告顯示,65%的銀行希望未來的三年將區塊鏈的技術運營到產品當中,80%的銀行認為貿易融資、企業貸款等領域都有可能會被區塊鏈技術顛覆,15%的銀行將會在2017年落實區塊鏈的解決方案。

此次郵儲銀行與IBM打造的區塊鏈資產托管系統,這也是中國銀行業將區塊鏈技術應用於銀行核心業務系統的首次實踐。

據郵儲銀行介紹,資金托管業務需要跨多個機構和多個部門,單筆交易巨大,業內參與機構眾多,但是目前還沒有可以得到多方共同介入的信息系統來支撐此類業務場景。

以往通過電話、傳真、郵件等手段反複進行信用校驗,費事費力。通常一個托管業務場景中會涉及托管業務委托人、管理人、投資顧問、托管人這四方。委托人發起一個資產管理產品,並與其他三方共同協商來制定一個產品合約,在多方協商達成共識之後,共同簽署完成這個合約。

接下來就會基於產品的合約條款進入運作環節,在以前的運作過程中,投資顧問需要通過傳真電話將指令內容發給委托人,委托人確認沒有問題才可以發給管理人,而管理人根據合約進行審核後,依然需要對合約進行確認。直到委托人確認無誤,管理人才可以將指令發送給托管方,這個時候托管方再將指令進行確認,如果沒有問題才進行資金劃撥操作。

這樣一個交易場景橫跨多個機構、多個部門,需要交易多方多次確認才能達成交易模式,這樣的業務流程造成大量的人工成本耗費,即使這樣也很難做到及時審計和風險的有效控制。

“究其根本是缺少一個多方共同信任的信息系統,來支撐此類業務場景。”郵儲銀行稱。

具體來看區塊鏈在其間的應用,在區塊鏈托管業務系統中,郵儲銀行將智能合約運用到投資方向的合規界面上,並給出風險提示,幫助業務人員對投資方向進行及時監管。

該系統將投資方向按照合規劃分為三類,完全符合合同條文及監管要求可以直接進行投資的投資方向被劃為“白名單”,被劃為白名單的投資指令,只需要管理人審批即可。需要多方確認的投資方向,被歸為“灰名單”,這類投資指令需要委托人等共同審批,不符合合同條文和監管要求的,被歸為“黑名單”,這樣的投資指令不能被執行。

郵儲銀行推出的區塊鏈解決方案實現了信息的多方實時共享,免去了重複信用校驗的過程,將原有業務環節縮短了約60%-80%。

“當前,金融科技蓬勃發展,金融業務不斷創新,郵儲銀行期待與更多金融機構攜手,共同建設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金融生態體系。”呂家進表示。截至2016年末,郵儲銀行資產托管業務規模約4萬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64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