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食色性也王利民


2013-04-11  NM  
 

 

這一場送行,送了足足四個鐘頭。

由傍晚七點幾開始,check-in、點餸、食飯、中間加插驚喜生日蛋糕環節,埋單時有人騷出來一共五十個、由長洲直送機場的平安包,每人塞一個,說意頭意頭。

臨入閘前突然又迎來了李樂詩博士,她也特意來送行。

飛機於清明節夜晚十一點五十五分起飛,這班人的喧囂鬼叫覆蓋了半個離境大堂。合照影了又影,有人爆出來一句:「嘩!影車頭相咁。」眾人回以大笑,而不是啋大吉利是。

十一點二十分,吸引了五十人送機的六名壯士,終於揮手入禁區。王利民向記者丟下一句:「如果我有咩冬瓜豆腐,你個訪問一出,咪賣到好多紙?」他們於香港時間昨日(週二)清晨六時多,在北緯89°一塊大浮冰上參加北極馬拉松比賽,是史上首次有港人作賽;而這個戴玳瑁色眼鏡,唇上下巴也蓄一撮小鬍子的上市公司主席,就是這樣的口沒遮攔。

臨行前在機場的酒樓吃晚飯,王利民發辦:梅膏骨、鴛鴦棗、滷水拼盤、方魚芥蘭、三檸蒸烏頭、欖菜肉鬆炒飯,再加碟一蚊雞。有心水清者說:「七個餸喎,點多味。」王利民撇齒拉嘴,還刻意提高聲線:「嘩!清明食七,一路走好呀!」

他老婆由始至終處變不驚:「唔使理佢,佢係咁。」

王利民是康宏理財(1019)主席,擁有上巿公司主席這個職銜的,在香港起碼有千幾人。只是財經博客「湯財手記」曾經大費周章公開「徹查」王利民,想舉證他就是在《蘋果日報》用筆名「盧先亞」寫作的幕後真身。行文可見這位盧先生跟蔡東豪稔熟,長久以來代表中環人發過不少批評,身份卻非常保密。

網主憑專欄內容的蛛絲馬跡,於上巿公司中篩選出介乎一九六五至六九年出生的主席名單,再從中圈出港產的已婚男人,然後收窄範圍至有幾滴墨水曉寫字的、非與《蘋果》為敵之士,並以曾參加二○一一年毅行者為條件;由千三人中篩剩二百幾人、二百幾人篩剩五十幾人,再從五十人中勾出八人,最後鎖定兩個人名:長興國際(238)主席陳育明和王利民,又以後者更呼之欲出。

盧先亞下筆嘲諷不留情,王利民恰巧也是性情中人,但矢口否認盧王的關係。

反正王利民本身由打扮、談吐到行為,已夠重口味,大概叫盧先亞的人也望塵莫及。「我去北極跑步,好多人叫我記住禦寒,在他們眼中我係搵嘢嚟搞。我多謝他們關心,也答到:禦寒的唯一方法,就係保持你自己熱血囉。」關心的問候,也會遭他搶白。

跑最近六年,他花了很多時間跑步。跑香港、北京、廈門、澳門、台北、京都和大阪的馬拉松,兩年前更去了撒哈拉跑沙漠,要在攝氏接近五十度的不毛之地,連續跑七日,於黃沙中完成二百五十公里,幾乎是六個全馬的路程。他曾經為此而跑沙灘練習,那是香港的四月天,腳下的沙一片潤濕,迎面吹來的風黏黏涼涼。惟當他真正踏在摩洛哥南部的撒哈拉沙丘上時,才意識到此沙不同彼沙:「幼細到……似麵粉,又似爽身粉,捽上面可以做facial,捽在手中好過癮,但在這些沙上跑,原來毫無承托力,除非你識輕功。」平均每日要跑三十幾公里,無時無刻不是烈日當頭,王利民捱唔住的時候,死死氣坐在黃澄澄的爽身粉裡,望住個天,想找棵樹,但整個世界只餘一天一地的沙子:「我好想搵嘢遮蔭,但係冇,乜都冇。個人好灰,就這樣坐着,坐在沙漠裡。我諗理由俾自己放棄,例如我覺得自己個心有問題、依家好辛苦,透唔到氣,咁仲唔走?」他催眠自己有重病,退出才能保命,自己呃自己,就在靈魂幾乎受騙的一刻,他的眼睛看見了真相。一個狀態比他更不堪的人,從後面一跛一跛走上來:「我心諗,有冇搞錯呀你,搞成咁你仲行?你仲唔退出?有咩理由呀?」他愈想愈覺得那個人有冇搞錯,想着想着,手腳一撐竟然就站了起來,抖擻了精神,繼續上路。「當你不能夠接受自己在某個處境時,最好的方法,就是嗱嗱臨走。你要識得激勵自己。如果我全程都冇諗過放棄,反而不是好的經歷;事實上我時刻都諗住放棄,好想走佬,卻克服到而繼續行,才是最大的學習。」

一個跑齡六年,並四出作賽,跑過了撒哈拉,這一刻正在北極浮冰上衝線,預計生命裡總要跑一趟南極的人,你問他為什麼喜歡跑步,他少有地好認真的答你:「我從來冇鍾意過跑步,點解你咁問?」六年前他三十九歲,偶爾見頭暈,做了身體檢查後發現有條血管栓塞,四十歲未到便要服降血脂藥,更要排隊通波仔。他被強烈告誡今後必須食得清淡,嗜吃如命的他走投無路,唯有開始運動。「如果我天生異稟,勁食不會尿酸高、不會有膽固醇、也不會有高血壓,我根本不會做運動。別人常說運動過程中好舒暢,又話唔跑唔舒服,我從來不覺得。跑步咁辛苦,係作賤自己。」他不過為了能大吃大喝,才瘋狂跑步,他心底計算得好清楚,跑得愈激,就可以食得愈癲。幾年間他跑山跑馬拉松,最後服藥分量減半,血管奇迹地暢通還原,而他也絲毫沒有減食,依舊大啖動物的心肝脾肺腎。他甚至許下跑七大洲兩極地一沙漠的馬拉松之諾,就只為縱容自己能繼續放肆飲食。「我唔係職業運動員,真係冇成績的壓力。有些人喜歡搞到好緊張,操成績,樂此不疲。可以求其跑完,我一定揀求其跑完,跑完就了一件心事。」這個人不享受跑步,賽前也沒半點興奮期待,要他講跑步是石頭鑽不出血,卻滲出了愛情。記者問他:「那你還會再跑撒哈拉嗎?」他斬釘截鐵:「不會。無謂。跑過了我就做完一件要做的事,不做兩次……」但隨即他又猶豫:「除非我老婆要跑,陪佢就另一回事。」多年以來王利民身邊有兩個女人,一個是他老婆,一個是公司的CEO。他們三人同是大學工程系的同學,叫Nathy的給他娶了,叫Rosetta的當日邀他入行今日一齊打拼。他說兩夫妻相識廿六載,相知廿二年,相親十二個春秋,能讓他把作賤自己的事情做第二次的,也只得王太。「跑撒哈拉喎,我老婆要去死,我冇理由唔陪佢!第一次跑你通常係為你自己,第二次再為自己件事已經無價值。除非陪我老婆跑,又或者有人籌款要我去跑,我才會做多一次。」那次的沙漠馬拉松,打動了身邊四個同事;於是這四人去年報名跑沙漠,回來後竟然又激勵了另外十個同事,今年遠征撒哈拉。而跑沙漠和跑北極的兩批人,也同在清明節當日上機,一早機一夜機:「這兩個星期公司走了十五個人去跑馬拉松。」「跑北極本來只我們公司同事去,我喜歡green monday這個社企,便拉了創辦人魏華星落水,他們開記招後,又吸引了TVB派藝員去跑,又令到蘋果動新聞派記者直擊。件事搞大咗,覺得自己好似做了件大事,你正在影響人、正在宣揚一種訊息喎!好過你玩Candy Crush送條命俾人。」他解釋這是他的精神勝利法,不斷為個人行為賦予意義:「聽落好戇居,但如果你肉體勝利唔到、精神又輸埋,咁咪係loser?你總要給自己製造一些勝利啊。」

吃他嗜吃,未實行跑步這個玩意前,花最多時間煮飯仔。他會在家起壇切一大條黑毛豬腿,或者搶火燒一味火焰非洲雞。他家裡沒請傭人,卻往往大宴親朋,自己落手落腳做胡椒蟹、托大半隻豬回來烤燒肉;廚房的生鐵鑊一般家庭可用個六、七載,但他每做一次工序繁複的桂花煙熏糖心蛋,鐵鑊就報銷一隻。他喜在家裡作法,浸了十幾個大玻璃瓶的自釀酒,菊花酒、青梅酒、荔枝酒等,還是逐顆荔枝剝殼去核,鮮釀出來的甜酒。遊一趟,你便明白為何他不喜跑步,卻心甘命抵的跑沙漠跑浮冰作賤自己,只因他放棄不了家裡那一片溢滿肉汁果香的人間天堂。食得繽紛,他連穿的也花哨,食色性也。平日上班的恤衫是桃紅襯紫色再加黑色直條,配一對棗紅色尖頭皮鞋。他喜歡shopping多過跑步,2008年金融海嘯經營艱難,公司四個董事自願減薪至每月一蚊,維持了一整年。由年薪二百幾萬減剩十二蚊,他遂強迫自己大量減產,瘋狂購物的慾望從此稍為收斂。現在買衫少了,但零碎小東西他還是會縱容自己,但會為其賦予意義,就是抵抗地產霸權。就像眼前一人一杯他親手調製的潮汕藥桔加陳皮熱飲,也是他shopping的戰利品,問他特別喜歡飲嗎,他又說不上:「我通常在街上看到細鋪頭仔,入去望吓老闆講兩句,我就會幫襯。你叫不動鋪霸減租,那你可以做的便是消費。」王利民是個沒什麼回憶的人,他不喜歡把經歷化成場景氣氛向你繪影繪聲。事情發生了他立即讓自己忘掉細節,只留下一些沉澱的看法,甚至只總結成幾個keywords:「我每件事都浮光掠影,過去了的事情我真係唔記得,話你知某個回憶令我刻骨銘心,通常都係老作。我不會讓某件事情霸佔着我的內心,只讓教訓留在心裡。」他人未老卻善說教,對於「人渣」帶來的教訓特別有感覺,一邊攪着眼前那杯黑墨墨的藥桔陳皮,一邊長嗟短嘆。「你生命裡總會遇到一些人渣,但他們的價值在於令你知道其他人對你有幾好。人渣只是過客,他不會毀了你的一生,只是他的出現逼你做一些事情去改變現狀。」說着原來好戲在後頭:「例如當日如果唐英年當選,你覺得算吧,之後再換個林鄭,你覺得OK啦,一晃十幾年便習以為常。但如果特首是個人渣,便令香港人團結起來,但人渣也不過代罪之人,他讓我們知道制度有問題,應該針對制度去改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406

What we are reading:食色性也?

1 : GS(14)@2016-09-25 10:19:39

吃是為了生存、為了提供身體能量而設的本能。然而,為何我們會「捐窿捐罅」找好吃的餐廳,甚至出現米芝蓮等的星級飲食指南呢?由神經學家John S. Allen寫的《大腦裡的美食家》(The Omnivorous Mind: Our Evolving Relationship with Food)以物種的角度,了解人類如何「思考」食物。人類的智慧與文化的複雜性,遠超其他動物──包括我們的靈長類近親。我們的飲食習慣在自然界是獨一無二的:我們不是單純吃好的、吃時令的產物;食物還是一種文化載體,具有除營養以外的深層次意義,人類甚至由古到今都以食物拓展勢力範團,以現今的說法,這就是一種文化或國家的「軟實力」。書中首先探究,即使影響健康,我們為何仍然喜歡吃「脆卜卜」的食物,到底油炸物有甚麼吸引力?這可能源於昆蟲。雖然現代人對昆蟲反感,但不能否認的是,昆蟲是絕佳蛋白質來源,在世界各地也時常出現在餐桌之上。記得早前到北京遊行,街頭有大量蠍子、草蜢等昆蟲小吃等着遊客,不過小肥波見到都怕怕,可女友人還真是女漢子,吃完一串又一串。植物也是另一種自然界的香脆食品,當中的秘密就是「新鮮」。蔬菜在收割後,開始流失水份,營養成份也會隨之改變;對比不新鮮又或有問題的蔬菜,新鮮蔬菜的養份較易吸收、較脆身,顯然我們喜歡「脆卜卜」,是從我們的祖先遺傳下來的喜好。經歷幾百萬年的演化,我們已發展出這種分辨食物好與壞、食物與非食物的能力。而某些如猶太人或伊斯蘭教徒禁吃豬肉的飲食禁忌,是與文化認同不可分離。如此對某種食材產生厭惡,拒絕再吃的態度,不僅是討厭某種食物這樣簡單,而是視之為「毒素」、不再是食物。不過,某一文化的毒素可能是另一文化的食物,反之亦然。這種對食物的厭惡甚至對之反胃,是具有強烈的演化基礎。在自然界中導致反胃或惡心的食物都很危險,但在人類的角度而言,文化會影響此類基本認知,是一種雙向的關係──演化而來的智慧創造出文化,而我們又透過這些文化影響力,重新將前人的智慧及大腦定位。又,因為大腦容量的增加,我們能做的事情也越多,單是記憶空間也需要更多。以煮碗餐蛋麵而言,就需要打蛋、切餐肉、開爐,然後留意各種食材熟透與否等等的步驟,都比你想像中複雜,要不然黑猩猩就不會只是用木條釣白蟻吃,牠們也會跟你一起「煮飯仔」。而這種能同時處理多種事項的能力,亦提升了人類應變能力與靈敏度,令我們成為萬物之靈。古語有云:食色,性也。然而,人類「食好西」並非只是天性使然,而是前人留下來的智慧與恩賜,看畢此書你定會有同樣的看法。小肥波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925/1978072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993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