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像Ben Graham般了解財務報表“第一堂---川河例子

巴黎:

星期六是全新班"像Ben Graham般了解財務報表“第一堂。


原以為這本薄薄的書,有些章節Ben Graham一頁便講完,誰不知要找尋和透過年報證明去表達幾句說話卻是另一件事, 實踐是檢視真理的唯一標準, 這正是坊間的意見和教學最缺乏的,  於是筆者用了洪荒之力,3個小時休息了5分鐘, 以上市公司實際的年報講解了八個Chapter。

因為Ben Graham是以生意人角度+價值法而非會計入數法看待有關數字, 因此筆者先要用普通人能理解的方法解釋GAAP,然後再用價值人角度加實際上市公司財報中的例子細節説明, 有很多時候更要參考他另一本書Security Analysis的看法.

例如說到可供出售投資,筆者解釋了可供出售投資的GAAP定義,並不適合川河,因為持有的11%湯臣都是和川河同一管理層,没有20%持股也有絕對控制權,現時損益帳只顯示股息,或在保留盈利直接扣減股價變化的盈虧,都不是生意人的評估方法。

即使川河只持有11%湯臣,也應把它們合拼,並関注這持份額每年能獲分的生意盈利是多小而不是股價和股息對每年在財報顯示的盈虧。

有同學説CFA不是這樣說,而是只說法例的要求, 以這種角度教很特別.

做生意的人從來不拘一格,川河的管理層自己也不是這樣看,作為川河的出錢投資人,更加不能受GAAP的界限.


(2015年川河的損益帳只入帳湯臣派的1900万股息, 而資產淨值更因爲湯臣價格下跌而準備扣減了2100万, 實際當年應記錄獲分配的淨利潤應是6100万)

另一個待售投資,很多分析師或Google,Yahoo Finance等並沒有把它當作現金看待,實際這類資產能今天賣出,後天便獲現金, 較定期更快套現,  因此川河的直接持有現金或現金類資產(待售投資)高達11億, 也未計算另外在聯營公司可分到的3億7的現金,筆者買的時候, 川河市值只是9億, 大家當它只有6億多的現金就走寳了。


說到無形資産goodwill,無可避免要説收購合拼,堂上談到盈科數碼當年以空殼收購香港電訊,如何賬面制造大筆空氣Goodwill資產,當天的管理層如何給我們一幅“X大空",  把2000億的電訊股東的資金赴之于流水,  其實簡單用一個試算表就可拆穿呢條數。

但卻有一些無形資產Patent,例如藥廠真的能產生巨大的現金流,有趣的是有同學非常熟悉藥物的專利期運作,於是這同學就有一個我們沒有的優勢,他會較其它人更能掌握一些藥物的現金流量,對評估這些公司内在價值更靠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57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