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家是做什麽的?”
“水下機器人,你們家呢?”
“掃地的。”
“今年中國人不少。”
“一年比一年多。”
在拉斯維加斯機場行李提取處,兩位中國參展商一邊提取旋轉盤上紙箱包裝的產品,一邊彼此詢問。每年一度的美國消費電子展(CES)讓拉斯維加斯這座賭城變成名副其實的“堵城”。在這個舞臺上,中國面孔也越來越多:2010年第43屆CES上,有超過2500家參展商,中國公司約300家,2017年,有150多個國家的4200多家參展商來到這里參展,來自中國的廠商有1300家。
作為展示創造了巨大產值並且仍然蓬勃向上電子工業成就的載體,以及展示新興公司產品創新力和品牌價值的載體,已經有了50年歷史的CES是科技界保留的狂歡節目,數千種新奇酷炫產品爭艷、知名科技大佬紮堆走穴,也毫不意外地繼續吸引眾多中國廠商參展。
中國印記無處不在
第一財經派出了多路記者參加今年CES展會,從被稱為“車展”的北展館,到科技巨子紮堆的LVCC,到新興公司紮堆的南展館;從無人駕駛汽車、VR、智慧家庭設備到小型無人機,無不發現眾多中國參展商的身影。
CES主席CEO Gary Shapiro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中國是美國最大的貿易夥伴,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參加CES,比如小米今年就首次參加拉斯維加斯的CES。其他中國企業,比如華為、大疆、樂視都是非常棒的公司,它們展示了中國企業的原創力。”
今年,樂視創始人、樂視控股董事長兼CEO賈躍亭亮相拉斯維加斯,在資金困境和高爭議性之下發布了首款其據稱可以很快量產的電動車FF91,在演示現場,FF91進行了無人駕駛、自動尋找停車位、停車入庫等演示。
除了樂視,寶馬也發布了一款“無人駕駛汽車”。打造了一個機器人開放平臺,借助於中國公司賽格威的平衡車技術和AI技術,寶馬開發了一款自動引導無人汽車進行泊車的機器人。自動泊車、機器人引導。
此外,還有數十家中國VR廠商參展CES。聯想智能手機業務2016年呈現明顯衰落,不過其將VR技術和AR技術與手機結合試圖改變局勢,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也參加了今年的CES,聯想的展臺展示了VR頭顯及一款AR眼鏡。CES上的中興公司,也將VR作為一個重點展出。
不過和無人駕駛一樣,要實現優質VR體驗,依舊需要在技術上有更多突破,以及內容和應用更加豐富。
不僅僅是大公司,距離中央館2英里外的Sands EXPO &Convention Center(金沙館)聚集了更多創業公司或者來此尋求海外訂單的消費電子公司,它們的展臺大多只有9平方米,用簡單的隔板隔開,根據不同產品類型劃分,密密麻麻依次排開。
Shapiro對記者表示:“隨著5G、寬帶等基礎設施的建設成熟,科技公司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期,同時我們也對新政府的行業監管持樂觀態度。過去,美國公司需要遵守太多的規則和監管,這增加了成本。”
正如華為消費者業務部CEO余承東在今年發表主旨演講時表示:“中國在過去很多年中都是以當之無愧的模仿者形象出現,但是很快就會擺脫這種局面。這不像10年、20年前,中國從西方學習了很多,現在中國有更多自己的原創。”
基礎技術展示仍缺位
上千家參展商、數千種產品和解決方案,在重點領域都出現了中國廠商的身影,確為中國元素影響力提升的一個具體體現。幾年以前,消費級無人機還被認為可以和“玩具”畫等號,不過當其展示出在拍攝、物流領域的應用潛力,體驗明顯提升時,人們才突然發現,原來提前布局的中國公司不僅可以獲得市場,也積累起了核心技術能力。
不過,琳瑯滿目的消費電子產品背後,作為消費電子產業基礎支撐的產業鏈能力,眾多基礎技術、核心技術的展示,中國元素仍然相對缺位。
以計算能力方面為例,無論過去的PC、手機,還是現在的無人駕駛汽車、無人機、VR,凡使用芯片的地方,清一色采用了英特爾、高通、英偉達等國際大廠的產品。中國芯片盡管也有參展,但產品和解決方案應用相對有限。
CES上,英特爾聯合愛立信現場展示了一個場景,基於360度高清全景攝像頭、英特爾的計算能力、愛立信的準5G網絡、VR終端,進行了現場3V3籃球賽的VR直播。不久的將來,前端采集信息,通過5G網絡傳輸,隨時隨地通過VR觀看包括賽事在內的直播,技術上已經可以實現。
“在西甲聯賽、NBA全明星賽上,我們其實已經安裝了一圈的VR攝像頭,會產生非常大規模的數據。盡管我們現在還無法做到實時,但相信隨著技術的進步,我相信有這樣一天。另外我們也希望提供多個角度的全景觀看模式,作為一個觀眾,能夠從運動員的角度來看球場上發生的事情。”英特爾體育事業部總經理 James Carwana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
好在中國正在和全球夥伴共同參與新的5G標準的制定。此外萬物互聯重塑全球科技產業格局,在巨大的連接機遇面前,無論計算、存儲、屏幕供應,現有巨頭一時也難以完全掌控所有新領域,在部分細分領域,有技術儲備的本土企業還有突圍機會。
展會之外,中國貨熱銷全世界,國產品牌獲得了大量消費電子產品市場,例如手機、PC、家電等,不過本土品牌背後的產業鏈支撐主要依靠的仍是國際廠商,在價值鏈中的地位主要仍是為國際廠商打工、組裝。這既是全球產業分工現狀,也是中國本土產業鏈缺位所致。
創業公司兩重天
不同規模、不同行業、不同發展階段的公司來到CES的目的也各不相同,在金沙館不乏一批創業新秀。
Insta360聯合創始人陳金堯是第二次和團隊一起參加CES,他告訴記者,一年前他們租了9平方米的展位,租金大約為10萬元人民幣,每個參展人員要繳納3萬到4萬元人民幣。
伴隨公司規模擴大,今年他們租了40平方米的展位,租金大約為30萬元人民幣,十幾個參展人員的費用為40萬元人民幣。這對創業公司而言是筆不小的開銷,因此他們“鉚足了勁憋大招,拿到CES上來放新品”。陳金堯說,鑒於公司目前現金流還不錯,他希望“明年能夠提前預訂,一定要租到一個更大的展位”。
不過,在CES的繁華熱鬧下,也有一些公司是殊死一搏。有展商透露給記者:“在深圳,我兩個朋友的兩家公司都來參加CES展覽,基本上是天使輪融資已經耗盡,用最後的錢來這里殊死一搏,一方面如果能拿到訂單,公司還能持續運營下去,或者產品的某個點被海內外媒體所get,被宣傳後或許會有起死回生的機會。”
也正因如此,一些類似“亮點不足”、“刷臉鍍金”的聲音開始出現。“以VR為例,來參展的主要有兩類公司,一類是新創企業展示新技術,尋求大廠商客戶、投資方,整合資源等,還有一部分是來賣貨的,一些比較成熟的產品比如耳機、攝像頭等電子產品,就可以直接下單,尤其是針對海外買家。”uSens淩感中國區市場及公關總監劉惠迪告訴記者,他們是一家專註AR/VR交互解決方案的公司,今年是第二年來到CES。
曾經紅透半邊天的VR廠商也感覺風光不再。“今年明顯感受到VR公司很少,AR公司來得比較多,今年的AR公司參展情況有些像兩年前的VR。”蟻視科技創始人兼CEO覃政向第一財經表示。這已經是他們第三次參展,且參展位置也沒有變,不同的是兩年前周邊展位全部都是VR公司,而今年寥寥無幾。讓他感到欣慰的是,今年再也不用從頭到尾去講述VR究竟是什麽,而是直接談技術下訂單。
不可忽略的背景是,VR行業在過去的一年經歷了大洗牌,進入技術沈澱期,資本寒冬下不少VR創業公司破產。但這依舊不影響中國的VR/AR參展商數量,在今年CES上VR/AR將近一半的參展商來自中國,其次是法國和以色列。
但這里依然對初創企業有著致命的吸引力。盡管以金沙館為代表的展位會對新創公司推出優惠和鼓勵政策,例如滿足一定的創業年限、屬於消費電子領域、無重大負面新聞等條件,幾千元人民幣就可以租到一個展位,這樣的展位還是非常緊俏。於是一些公司並不租賃展位,而是將產品發布會放置酒店的套房內,對外傳播也是在CES期間參展。
在走訪了所有展館之後,又一次參加CES的紀源資本管理合夥人李宏瑋說她最大的感受就是“非常亮眼的東西並不多,前幾年提出的非常前沿的技術已經開始陸續做出成熟的產品,因此會給人亮點不足的印象”。但同時從今年的展出情況來看,“無人駕駛會在接下來一年發生很大的變化。”而根據美國消費技術協會3日發布的報告預計,受美元升值及全球貿易不確定性增強影響,2017年全球消費電子產品支出將繼續下降。報告顯示,2016年全球消費電子支出預計為9500億美元,同比下降1%,而今年消費電子產品支出將繼續下降2%至9290億美元,為連續四年下降。
在金沙館下午一點多,不少展商剛剛吃上同事從外面買回的盒飯;一些工作人員在不停地演示自己的新產品,展位前卻無人駐足;一些展位只有一個人無聊地玩著手機;也有一些工作人員因為時差問題在一旁的休息處瞇著眼小憩。
夜幕降臨,拉斯維加斯如同蘇醒一般,光怪陸離,人潮喧鬧,一如當下的創業大潮,華麗卻迷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