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12月中國外匯儲備降幅從11月的691億美元收窄至411億美元。這是中國外儲7月以來連續第六個月下降。12月外儲的美元值為30,105億美元,為2011年2月以來最低水平。以SDR計值,外儲從11月的22,542億降至12月的22,394億。同期,中國黃金儲備保持在5,924萬盎司(即1,842.6噸)不變,但美元估值小幅縮水至679億美元。
評論
12月外儲面臨不小的負向估值效應。美聯儲加息後,美元進一步走強,錄得0.7%的月度漲幅。相應地,日元、歐元和英鎊分別對美元貶值2.1%、0.7%和1.3%。根據我們測算的中國外儲貨幣構成,上月匯率變動造成了約102億美元的估值縮水。
12月外匯流出繼續,但節奏有所放緩。剔除估值效應後,12月外儲變動所隱含的外匯流出規模為309億美元,明顯低於11月同口徑下的462億美元。中國早前(在對外並購、直接投資等方面)收緊資本管制的相關措施可能正發揮作用,抑制了外匯流出的速度。然而,12月在岸外匯日均交易量超過336億美元,創下去年9月以來新高,不能說資本外流壓力已經緩解(圖表1)。考慮到外儲已處於3萬億美元整數關口邊緣以及年初個人換匯額度更新帶來的壓力,在央行資產負債表和遠期頭寸等數據公布前,我們還不排除央行借入美元以暫時充實外儲的可能性。
往前看,中國應該而且也會繼續實施較為嚴格的資本管制。1月中國外儲可能跌破3萬億美元。盡管這並不改變外儲充足的基本形勢——按不同指標,充足的依然充足、不足的依然不足,但它必然是個心理沖擊,可能增加市場壓力。央行近期在離岸市場的動作已經表明其保持人民幣匯率相對穩定、打破人民幣貶值一致預期的意圖。在此背景下,我們認為中國繼續執行“寬進嚴出”的外匯管理措施是其自然選擇。特別地,我們估計中國出口商至少有超過1.1萬億美元的貿易收入滯留海外。如果外匯壓力進一步加大,政府可能會敦促這些企業、尤其是國企進行結匯,增加外匯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