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大數據揭示真相:京津冀空氣質量變好了,還是變差了?

進入2016年歲尾,一場又一場的重汙染天氣接踵而至。學界也開始爭論:經過這幾年的努力,京津冀的空氣質量,到底是變好了,還是變差了。

“如果說是變好了,那麽為什麽人們對空氣質量的憂慮比以前增多了?如果說是變差了,那麽這麽多年政府有關部門所做的努力成效何在?”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胡大源說。

空中看北京的霧霾。攝影/章軻

調查數據顯示,2005年,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組曾織學生對北京1000戶居民進行了入戶隨機抽樣問卷調查,結果表明:70%的回答者認為北京空氣質量得到改善,認為空氣質量惡化的人只有13%。

而在去年,中央電視臺聯手國家統計局和中國郵政,在全國進行了“CCTV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其中北京2000多份問卷的統計結果表明:僅有21%的回答者認為空氣質量得到改善,而認為空氣質量惡化的人上升到50%。

到底哪些數據可以說明真相?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環境保護部了解到,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日前剛完成一項霧霾大數據分析,就2013年~2016年京津冀區域PM2.5濃度變化趨勢進行了分析。

結果顯示,2013年~2016年,京津冀區域各省市PM2.5濃度均呈逐年下降趨勢。

截至2016年12月27日,北京市PM2.5平均濃度為7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0%(下降8微克/立方米),與2013年相比下降20.0%(下降18微克/立方米),其中2014年~2016年每年同比下降率分別為4.4%、7.0%和10.0%,下降比例呈逐年上升趨勢。

天津市PM2.5平均濃度為6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下降1微克/立方米),與2013年相比下降29.2%(下降28微克/立方米),其中2014年~2016年每年同比下降率分別為14.6%、15.9%和1.4%,2016年下降比例明顯小於2014年和2015年。

河北省PM2.5平均濃度為6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2%(下降7微克/立方米),與2013年相比下降36.7%(下降40微克/立方米),其中2014年~2016年每年同比下降率分別為13.8%、19.1%和9.2%,2016年下降比例小於2014年和2015年。

總體統計數據顯示,京津冀區域PM2.5平均濃度為7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3%(下降8微克/立方米),與2013年相比下降34.6%(下降37微克/立方米),其中2014年~2016年每年同比下降率分別為12.1%、17.0%和10.3%。

此外,環保部門重點監測的74個城市,PM2.5平均濃度為4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9%(下降6微克/立方米),與2013年相比下降31.9%(下降23微克/立方米),其中2014年~2016年每年同比下降率分別為12.5%、12.7%和10.9%。

京津冀各省市及74城市逐年PM2.5濃度變化趨勢(截至12月27日)

京津冀各省市及74城市PM2.5濃度同比變幅(截至12月27日)

數據分析顯示,從2013年至2016年京津冀區域13個城市逐日累積平均PM2.5平均濃度來看,每個城市PM2.5累積平均曲線均呈逐年整體下降趨勢,且每一年的變化曲線基本在9月中旬之前均呈下降趨勢,但進入秋冬季以後,累積平均曲線呈上升趨勢,每經過一次區域性重汙染過程,城市累積平均濃度就會階梯上升。

其中,北京市11月底PM2.5平均濃度為67微克/立方米,經過12月5次重汙染過程後,累積平均濃度上升到72微克/立方米,特別是12月16日至21日重汙染過程,累積平均濃度由69微克/立方米上升至72微克/立方米。

天津市11月底PM2.5平均濃度為62微克/立方米,經過12月5次重汙染過程後,累積平均濃度上升到68微克/立方米,12月16日至21日重汙染過程,累積平均濃度由65微克/立方米上升至68微克/立方米。

石家莊市11月中旬PM2.5平均濃度為79微克/立方米,經過持續多次重汙染過程,12月底已達到98微克/立方米,12月16日至21日重汙染過程,累積平均濃度由90微克/立方米上升至97微克/立方米。74城市11月底PM2.5平均濃度為46微克/立方米,經過12月持續多次重汙染過程,12月底已達到49微克/立方米。

北京1999-2015期間140個PM2.5濃度月度數據,在控制主要天氣因素(如風速)和季節變化等解釋變量的基礎上,分析能源結構調整和煙塵粉塵減排等治理措施與PM2.5濃度變化之間的關聯關系。胡大源說,“事實上,北京的各項空氣汙染治理確實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計量經濟模型結果表明,北京市日均天然氣消費每增加100萬立方米,PM2.5濃度就平均下降1微克/立方米。2000年北京市日均天然氣消費量為353萬立方米,2015年漲到了3983萬立方米,15年間增長了3600萬立方米。從理論上看,在其它解釋變量不變的情況下,“煤改氣”對北京PM2.5下降做出的貢獻高達36微克/立方米。

“為此,北京居民也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單就供暖一項來粗略估算,成本就增加了3倍左右。”胡大源說。

胡大源認為,之所以有人認為空氣質量變差了,是由於環境質量信息公開程度低,公眾與傳媒不了解實際情況,一遇突發情況,政府有關部門的回應又難以服眾,致使媒體和公眾在批判北京空氣質量變化趨勢時,單憑感覺和記憶,或以發達國家的現狀作為參照系,代替了北京以往的空氣質量變化實情。

“這種參照系錯位,不但不利於公眾對已有成就的認同,而且增大了未來空氣汙染治理取得成效的難度。”胡大源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22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