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國航空產業“心病”:如何攻克發動機難題

在國務院印發的“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中,加快航空發動機自主發展。與國產幹線飛機一樣,國產飛機發動機的研制,作為中國戰略關鍵性行業中的短板,一直都是中國航空業的一塊心病。

航空發動機被喻為飛機制造業“皇冠上的明珠”,作為飛機的“心臟”,每年中國從空客和波音公司引進的商用飛機上,都需要裝載更多數量的發動機,而這些發動機,基本由世界三大發動機供應商GE通用電氣、羅-羅和普惠供應。

目前,盡管中國的軍用飛機已經配備了國產發動機,但國產客機新舟60、ARJ21卻仍要使用國外的發動機,一些大涵道比大型渦扇發動機關鍵技術也有待攻克。

與國外差距大

“發動機可以說是飛機研發中技術難度最大的部分,其價值自然也就更高,一般發動機的價格可以占據單機成本的25%~30%。”曾經參與過多款國產飛機研制的飛機制造專家周濟生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前,商用飛機的發動機制造主要被GE、羅-羅和普惠三大發動機生產商壟斷。

周濟生指出,盡管中國的軍機已經可以配備國產的軍用發動機,但與國外的發動機相比,差距依然比較大,“差距是多方面的,包括工藝、冶金、設計、制造等”,而與軍用發動機相比,民用發動機在安全性、可靠性和經濟性等方面的要求就更高了,加工制造也更加複雜。

據記者了解,發動機的研制難度很大,研制時間長,從研制到生產一般需要15年,發達國家大多嚴禁向國外轉讓航空發動機核心技術,甚至在西方國家之間也不例外。

早在2012年7月印發的《“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中,就將航空裝備產業列為高端裝備制造產業中的第一個項目,明確提出要突破航空發動機核心關鍵技術,加快推進航空發動機產業化。

在搶占發動機市場大蛋糕的“戰役”中,一直擔負著中國軍用飛機和民用飛機零部件研制任務的中航工業集團,最近幾年就一直在加速在航空發動機領域的突破和布局,同時還嘗試通過海外收購的方式,以加快獲得國外先進的發動機技術。比如旗下的中國航空技術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就先後完成了對美國大陸發動機公司和德國Thielert航空活塞發動機公司的收購。從而成為全球唯一擁有全系列航空汽油活塞發動機和全系列航空煤油活塞發動機的供應商,這類發動機主要應用在通用航空市場。

為了更好更快地發展目前明顯處於短板的中國航空發動機產業,今年8月,中航工業所屬的發動機業務資產從中航工業剝離,註入到了全新的航空發動機公司,從而實現飛機主機與發動機生產的分離。

新成立的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目前也是成發科技(600391.SH)、中航動力(600893.SH)、中航動控(000738.SZ)等相關發動機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承擔著航空發動機與燃氣輪機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任務。

資金和人才的配套

在今年11月舉行的珠海航展上,新成立的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下稱“中國航發”)就首次參展,向公眾展示了中國航發在相關領域的重要產品和關鍵技術發展成果。

比如“玉龍”、“金沙”和1600kW三型渦軸發動機就首次以實物亮相。“玉龍”發動機是中國第一款完全自主研制,並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先進渦軸發動機,配裝於新一代5.5噸級直升機;“金沙”發動機是在某型自主研制渦軸發動機的基礎上發展的民用技術驗證機,用於適航關鍵技術探索與攻關;1600kW渦軸發動機則是通過集成創新自主研制的大功率先進渦軸發動機,它的出現填補了國內該功率等級渦軸發動機型譜的空白。

此外,公眾耳熟能詳的“太行”渦扇發動機也亮相發動機、燃氣輪機展區,這是我國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性能、大推力加力渦扇發動機,還有渦軸-16發動機、民用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以及RO11O重型燃氣輪機等通過模型展出。其中,渦軸-16在研制中以全壽命成本最低為原則,具備了低油耗、高可靠性等特點,適用於7~8噸級雙發直升機和13噸級三發直升機;RO11O重型燃氣輪機是一款民用單軸、前輸出的發電用工業燃氣輪機,用於基本負荷供電或尖峰負荷調峰,填補了中國在自主研發工業用重型燃機領域的空白。

在國務院印發的“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中,明確提出發展1000千瓦級渦軸發動機和5000千瓦級渦槳發動機,滿足國產系列化直升機和中型運輸機動力需求;發展使用重油的活塞式發動機和應用航空生物燃料的渦輪發動機,推進小型發動機市場化應用。這也為未來中國研制國產發動機提出了發展的重點方向。

“預期專項資金1000億元,加上配套資金,我們認為未來5年航空發動機扶持資金將超過2000億元,有政策和資金的有力支持,未來5年整個航空發動機行業將步入歷史機遇期。”東北證券的研報預計,美國在過去50年中,在航空發動機領域的累計投入就達到1000億美元。

而除了資金,人才也是必不可少的關鍵一環。目前擁有6名院士、230余名國家級專家學者的中國航發的副總經理、黨組成員陳少洋就指出,中國航發要激發創新活力,培養造就創新型科技人才,就要為科技人才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大力引進國內外高層次人才,積極吸引國外留學人員回國工作或服務,邀請和歡迎國內外優秀人才來中國航發幹事創業。同時擴大和民營企業的深度合作,通過市場機制完善航空發動機產業鏈,此外,還要推進與國外同行的合作及共同研發,開展技術含量高、價值高、集成度高的合作項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49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