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伊利將社會責任融入企業血脈   點亮燈火引領產業前行

2016年國內乳企龍頭伊利集團逆勢而上,在“全球乳業20強榜單”上,伊利集團以93億美元營收躍居全球乳業八強,創造了亞洲乳企的最好成績。

作為國內規模最大、產業規模最完整的乳業行業“老大”,在好成績的背後,其實從成立伊始,伊利就一直秉承“平衡為主、責任為先”,提出了“健康中國”的社會責任核心理念和長遠目標,扮演著中國乳業中流砥柱的角色。多年來,將產業報國和社會責任融入企業血脈,利用自身優勢資源,反哺行業上下遊,創造共享價值,充分證明了“行業繁榮勝於個體輝煌,社會價值大於商業財富”的企業使命。

伊利奶牛學校牛二代訓練營部分學員與培訓導師合影留念

奶牛學校 5年帶動500萬奶農脫貧致富

若是提起伊利的產品,幾乎所有消費者都能如數家珍,但是外界可能很少知道,伊利在行業里率先開辦了一所奶牛學校,雖然這所奶牛學校一向低調,甚至沒有一個響亮的名號,但這個奶牛學校一點也不普通,不但有奶牛和牧場管理泰鬥李大輝等百余位專家坐鎮,還請來國際上畜牧養殖水平最高的明尼蘇達大學教授前來授課,在形式上更是采取更紮實有效的“田間學校”模式。

伊利奶牛學校成立於2010年,以科學養殖為核心,開發奶牛繁育、飼養、保健、擠奶等課程模塊,面向社會開辦專業技術培訓。和坐在會議室里的開會培訓不同,專家們帶著學員鉆牛棚、看牧場,將專業知識傾囊相授。

伊利企業社會責任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我國大力發展現代化新型農業已是強國之本的基本戰略。目前我國農業處於轉型階段,走科技化、現代化及市場化農業路線的關鍵在於人才,因此現代農業人才培育被提升到全新高度。而在乳制品行業,伊利作為乳業領袖,有責任有義務在乳制品領域的人才培養方面,引領整體行業升級。

針對年輕一代牧民缺少經驗,對行業知之甚少的情況,2015年,伊利在奶牛學校基礎上,全面升級了現代牧場人才的培養模式,推出了“伊利奶牛學校牛二代訓練營”。在全國範圍內,該訓練營聚焦牧場主接班人以及牧場經營管理,即針對牧場的未來接班人進行包括技術、管理、財務等在內的綜合能力培訓,致力於推動現代化牧場的可持續發展,引領了中國奶農培訓的升級和變革。

在伊利的幫助下,不少牛二代們熱愛上了牧業事業,利用科學的管理方法,提高了牛奶產量、降低了牧場的成本。通過科學餵養,讓一些嚴重虧損的牧場都實現了扭虧為盈。

業內人士表示,一直以來,國內奶源成本遠高於國外,這也是國內奶業國際競爭力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通過伊利的努力,對於促進我國奶業行業發展,提升市場競爭力,具有積極的意義。

統計顯示,2010年開辦以來,奶牛學校成績優異,共組織200多場牧場管理專項培訓和專題講座,6000余次牧場現場技術指導,每一位來奶牛學校上課的養殖戶都有收獲。有數據顯示,伊利合作牧場的奶牛日單產水平整體提升了4公斤。而截至2015年,伊利帶動500萬奶農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

伊利奶牛學校牛二代訓練營導師教授學員如何辨別牧草的質量以及如何科學餵養

產業鏈金融 伊利大樹底下好乘涼

牛雙柱是呼和浩特市金河鎮章蓋營村的普通牧民,作為當地的養牛能手,卻每年面臨著一個同一個苦惱。由於每年9月需儲備全年的青貯飼料,家境一般的他根本無法承擔這個費用,對他來說,這無疑是“9月難關”。

而當地信用社雖能辦理惠農貸款,但是金額小,成本高,流程特別繁瑣。通過民間融資,利息又偏高,他只能望而卻步,為了籌措青貯資金,每年他都不得不忍痛賣掉一部分自己辛辛苦苦飼養的奶牛。

伊利發現,像牛雙柱這樣因融資問題而陷入發展困境的養殖戶甚至經銷商不在少數,融資難的問題已然成了產業鏈上三農、小微企業健康發展的最大制約因素。因此,為解決產業鏈企業融資和發展困局,從2009年開始,伊利集團即開始著手探索通過發展普惠金融、產融結合的途徑,來帶動整個產業協同持續健康發展。

2014年,伊利集團成立了擔保公司,專門為牧場、經銷商等上下遊合作夥伴融資提供擔保,有效解決中小微、三農企業的資金問題。 2016年上半年,伊利又成立了融資性擔保公司、商業保理公司,以及“伊利集團產業鏈金融中心”,從組織架構上實現了產業鏈金融服務的專職化、專業化管理,以穩步推進產業鏈金融生態圈的建設,將金融支持普惠到更多的產業鏈合作夥伴。

據介紹,董事長潘剛高度重視產業鏈金融的發展,他每周都會關註提交上來的產業鏈金融的報告。在潘剛看來,伊利應該讓產業鏈金融發揮積極的促進作用,確保讓產業鏈上下遊真正從中獲益,讓普普通通的牧民和經銷商從中受益,從而推動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和升級。

然而伊利並不滿足於現狀。2016年9月23日,伊利在行業內又率先推出合作新模式——成立了“牧場合作夥伴發展學院”、“供應商發展學院”和“經銷商發展學院”,旨在全方位地幫助產業鏈合作夥伴成長,最大化發揮全產業鏈協同價值。

伊利作為龍頭企業的擔當也得到了國家和行業的一致認可。2015年底,伊利憑借“以產融結合方式破解乳業產業鏈中小企業融資困局的解決方案”,獲得了輕工業界的“金熊獎”——中國輕工業聯合會“2015年度輕工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一等獎。

行業專家表示,伊利創新產業鏈金融模式,探索了一種以“核心企業承擔實質性風險責任”為特色的產融結合模式,有效解決了奶農融資需求,體現了一個龍頭企業的擔當和行業共贏的追求。

伊利奶牛學校牛二代訓練營導師現場指導學員養殖技術

讓社會公益融入企業血脈

事實上,無論是對產業,還是對社會,在掌門人潘剛的帶領下,企業責任和社會公益早就融入了伊利的企業血脈。

伊利認為,企業的第一社會責任,應該是成為“品質企業”,即以品質為信條,在發展過程中始終把品質放在最重要位置的企業。它至少包括三個層面的內容:高品質的品牌、高品質的產品和高素質的人才。塑造高品質的品牌、生產高品質的產品、培養高素質的人才,靠的是行動,而決定行動的是思維方式。打造品質企業,必須堅持品質思維。在前不久在杭州舉行的G20峰會期間潘剛特別強調了“品質企業”的概念,得到了社會各界對伊利的廣泛認可,將社會責任與伊利的戰略有機統一。

為實現這一目標,伊利集團建立了以最高領導層為戰略決策,以各個業務部門為實施主體的社會責任管理架構,將社會責任與企業發展有機結合,並在中國乳業企業社會責任方面,伊利開創了3個第一:第一個完整的健康中國社會責任體系、第一個社會責任應急預案、行業內第一份企業公民報告。

而在踐行企業社會責任的道路上,伊利始終走在行業前列。

針對自然災害的突發性,伊利建立了企業社會責任內外應急預案系統,聯動企業內外部體系和資源,確保迅速作出反應。同時,伊利建立了常態化的災害緊急援助機制,安排專人進行災害事故的關註預警以及監測評估。

在汶川地震、玉樹地震、西南旱災、雅安地震等重大災害搶險中,伊利都第一時間啟動自然災害應急機制。在重大事故救援現場也從來不會缺少伊利的身影,2015年天津濱海爆炸和東方之星翻覆的搶救工作中,伊利都第一時間捐款捐物。

除了災難救援,伊利同樣關愛青少年兒童的安全成長。

作為國家“學生飲用奶計劃”的定點企業,伊利積極推動校內規範化飲奶及食品安全管理規範,累計建設學生飲用奶規範示範校近2000所,全年未發生學生飲奶不適的群體安全事件,有力地保障了學生奶項目安全。

與此同時,伊利集團還開展了全國最大的關註“兒童成長安全”的教育類公益項目“伊利方舟”。重點關註日常生活安全意識和應對能力提升,以及特定自然災害的識險、避險及自護能力提升。四年來,該項目已在全國25個省市地區開展了近百場涵蓋日常生活和自然災害近20個主題的兒童安全專項培訓,直接讓20余萬孩子、老師、家長受益。同時還為中西部地區培育了260余名安全“種子”教師,匹配安全教育物資以及資金,全年持續不斷指導其開展安全教育工作,讓安全教育活動更為有效地進行日常開展。

作為乳業龍頭,伊利可以說真正詮釋了責任和擔當的含義所在。或許說,責任和擔當本身就是伊利的發展基因之一,在古代漢語中,伊是“她”的意思,引申為你、我、他、大家,伊利就是讓大家得利,伊利集團就是為了大家的利益而生存發展的。

有這樣一個具備責任和擔當的龍頭,是中國乳業之幸,而產業共贏,也讓伊利有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前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66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