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企業領導者該怎樣管好自己的“脾氣”

多年前,在谷歌的美國總部,有那麽一群天才級的人物,他們在整體員工中的占比可能僅1%左右。這些人非常優秀,但同時也承受著非常大的壓力,對自己的高要求以及天才慣有的“與眾不同型溝通障礙”,使他們並不十分利於管理發展。

為了幫助這些天才減壓,並且提升管理者的運作和領導力,於是谷歌公司的團隊開發了“探索內在的自己”領導力課程,提供基於科學的實用工具,幫助天才們提高應對壓力能力和團隊合作效率。

此後,該課程開始在全球被廣泛傳播開,不少企業主動邀請相關的講師來做領導力培訓。而該課程之後成為獨立的企業管理課進行傳播和發展。

就在近期,“探索內在的自己”領導力課程首次登陸中國,該項目的市場與銷售副總裁Peter Weng接受了第一財經記者專訪,並透露了如何通過情商自我管理,來對各個層次的專業人士調整適應,幫助領導者提高影響力,並讓企業運作順利。

“當下”與積極應對

“我們以前會認為,一個企業是否成功,在於領導者是否聰明,而這種聰明更多是停留在智商層面的。但之後我們會發現,管理者的成功與否,其實與情商有著莫大的聯系。因此要提升領導力,必須要在管理者的情商提升方面下功夫。職場情商研究發現,高情商有助提升職員表現、領導效率和幸福感。”Peter Weng直言,一個企業在運作的過程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甚至是非常大的挫折,發生問題時,反思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意識到“當下”。

在常年與各類企業的接觸中,Peter Weng發現,遇到困難時,人難免會有負面情緒,於是很多管理者會陷入較長時間的責問和反思中,甚至抱怨“如果早知道是這樣,還不如……”之類的話題。

“適當的反思可以有,但長時間的抱怨和假設問題不會發生的幻想,對於解決困難一點幫助也沒有。我們必須意識到,無論好壞,已經發生的事已然發生,你最應該考慮的是未來如何?即註意到當下。管理者要盡快摒棄負面情緒,回到理智世界,考慮解決方案。”Peter Weng坦言,這說起來容易,可要做到並不簡單,清理負面情緒,需要及時積極應對,這並非每個人都可輕松做到。

“探索內在的自己”領導力課程中顯示,意識到“當下”並保持積極態度,有助於個人成長,尤其是自我意識、自我管理和情緒控制能力的提升。神經學研究表明,人們關註的方向決定人們的思維的習慣、情緒的變化和最終的結果,而人的神經是具有可塑性的,如果進行調控和訓練,則可應對日常工作的挑戰。

懂得更好地面對“當下”者,或許在企業管理中就是優勝者。

第一財經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這樣一個案例。數年前,三胞集團旗下的南京新百收購了英國House of Fraser百貨,然而這筆收購在最後關頭可謂驚心動魄,高層的“當下”意識起到很大作用。

“我們在並購英國House of Fraser百貨時遭遇了突如其來的困難,原本一切已基本談定,我們管理層團隊已經在飛往倫敦的飛機上。就在此時,傳來消息,英國零售業大亨——紐卡斯爾聯隊老板邁克阿什利在突然發起阻擊,購買了一名小股東11%的股份,同時向其他股東發起收購要約。聽說這個消息後,很多隨行人員都非常不安,甚至有人產生了‘如果買不成就算了’的消極想法。”三胞集團高級副總裁嶽雷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

然而此時,三胞集團董事長袁亞非卻表現得相對淡定。

“當時,袁總通過衛星電話等方式,了解情況後,就在飛機上臨時制定了應對方案,一下飛機,都沒有倒時差就和英方連續談判了36小時,我們並不是采取土豪式砸錢法,而是給英方闡述自己的戰略理念,最後說服了對方,對方最後說袁總是一個有情懷的領導者。’”嶽雷描述道。

上述案例顯示出,袁亞非在面臨問題時,立馬意識到“當下”最重要,事情既已發生,關鍵是如何解決,並且要以接受挑戰、保持自信的方式來處理。

管控情緒

在情商領域,對於情緒的把控也十分重要。

“我們的目標是把邏輯和情緒一起溝通,不是全部都是情緒,也並非全部都是邏輯,首先,你要了解自己,我們註意到,我現在在想什麽,感覺什麽,註意到什麽,可以多理解,然後再調整。這聽起來有點虛化,但其實是可以實際操作的,我們有個‘五步驟’法則,來理清邏輯和情緒之間的溝通,並且可以起到管理自我情緒的作用,來提升領導力。”Peter Weng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這個“五步驟”法則依次是停止、呼吸、註意觀察、反射和反饋,即遇到問題時,先不要馬上激動,而是停下來,給自己一個深呼吸,然後去觀察周圍的情況和人,讓大腦作出反射和判斷,最後決定以何種反饋方式來解決。

Peter Weng舉了一個其自身經歷過的例子。

“多年前,我還在科技公司時,有一次我轉到新部門,一切還不太熟悉。一次大會上,策略部門的同事不停地批評我的團隊,當時我很不開心,差一點就直接和這個同事吵架了!然而此時,我告訴自己,先停一下,做個深呼吸,此時我註意到我自己身體的反應——很生氣,且腦子里面浮現出很多對方的不好。接著我開始觀察,這些‘不好’究竟是彼此的偏見還是客觀事實,然後到第四步,我發現他批評的內容並不是針對我個人,更不是要害我,從公司管理層面而言,這是他的工作,他其實在就事論事。而在做完這個反射和判斷後,我再審視了一下我自己,在那一瞬間我發現,由於我是新轉到這個部門的,很多方面並不熟悉,於我而言,我當時最擔心的是自己的管理崗位是否穩定,所以對於被人的批評會很在意。”Peter Weng坦言。

在了解自己的內心後,Peter Weng作出的反饋就是並不與那位同事吵架,而是耐心地對於對方提出的質疑一一回答,並真誠接受對方提出的正確意見。這避免了部門之間的關系惡化,也提升了管理效率和團隊合作。

如果在公司會議上遇到嚴重的意見相左或部門沖突情況,管理者可以先暫緩會議進程,過幾天再開會討論,而在緩沖期間則可以進行觀察、判斷等,最終進行反饋。

發揮同理心

同理心也被認為對於管理者領導能力非常重要。

同理心,又叫作換位思考、神入、共情,指站在對方立場設身處地思考的一種方式,與人際交往過程中,能夠體會他人的情緒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場和感受,並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處理問題。主要體現在情緒自控、換位思考、傾聽能力以及表達尊重等與情商相關的方面。

“我們先要認識自己的情緒,然後你就可以理解其他人的情緒。用同理心去看待問題甚至是你的競爭對手,去理解他們的想法和行為。”Peter Weng表示。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這樣一個案例,曾經有一位在外資公司工作的管理者張先生,其部門急需招人,於是在與人力資源部門溝通後,啟動了招聘,不過這次招聘是針對全公司所有崗位的,並非只有張先生這一個部門。出人意料的是,結果所有招聘的人員最終都沒有分配到張先生所在的部門,這令張先生心急火燎。按通常的做法,必然是馬上找人力資源部“算賬”,在企業內部寫郵件且抄送老總。然而冷靜下來之後,張先生並沒有這樣做,其懷著同理心換位思考後認為,人力資源部與自己無冤無仇,沒必要為難自己,這其中必然有什麽原因。

本著同理心,張先生放棄了寫內部郵件告狀的方式,而是私下找人力資源部負責人了解情況,此時其發現原來是另一個競爭部門搶走了新員工,而人力的同事也是按流程辦事。經溝通後,人力資源部重新提出申請,為張先生所在部門啟動招聘,且本著對張先生並沒有告狀,而是理解人力資源部難處的感激,人力資源部對第二次專為張先生部門啟動的招聘格外用心,並解決了問題。

“好的情商管理可提高效率、決策能力和創造正面文化的能力。增強大腦註意力、提升情緒複原能力和執行力,激發同理心,增強幸福感和改善人際關系,減少病假和消極怠工等。據美國Aetna保險公司估計,自實施提升情商管理的計劃後,每位員工每年平均節省約2000美元的醫療開支,人均生產產值每年提高3000美元。”Peter Weng說。

不過,這套源自美國的領導力法則是否適用於中國本土企業呢?

“中國很多創業公司都非常追求快速發展,缺乏耐心,你要他們停一停,再想一想,似乎就錯過很多新生意的發展機會了。不少公司現在都是先做了再想,好像不抓緊就會被對手搶先一步。同理心也很難做到。”資深零售業人士沈軍指出。

對此,Peter Weng表示,其也註意到上述問題。“我們所提出的暫停、思考等解決方式其實是讓企業在總體經營上可更快運作,磨刀不誤砍柴工,只有意識到癥結才能真正推動企業發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22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